動機與約束,外部政策對國內政策的約束使得短時寬鬆效果基本失效

文:憑欄欲言

經濟中

經濟的參與者受到動機和約束的共同影響。

談及政策影響時,政策的動機往往比較明顯,但政策面臨的約束卻要更多的思考。

01

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是國企和地方政府債務問題。

而圍繞這個動機的配套政策是容易被估中的,筆者在近幾個月事件中就曾經多次提前估中。

而約束卻是多方面的,有需求、匯率、國際環境等。

如擴內需,擴內需方向有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發展房地產業、刺激消費金融等等多種手段多種政策,但其受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約束。

佔比GDP僅四成的國民可支配收入,約束了國民消費能力的上限。

上限的限定決定了促消費政策的空間越來越小,效果越來越差。

自201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會議中重提“擴大內需”開始,時間接近三個月,從效果看消費還在下滑。

動機與約束,外部政策對國內政策的約束使得短時寬鬆效果基本失效

沒有居民收入提高而只談促消費,勢必難以給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在外需受阻的情況下,消費對產能的約束,

必以 居民可支配收入/GDP 的提高來實現。

當政策無擴大分子的動機時,經濟會以縮小分母來實現約束。

02

國內的政策也將受到國外的約束

國企的高槓杆債務存著在系統性風險,出於支持國企槓桿置換的動機,央行制定了短時寬鬆政策給予貨幣上的支持。

但其受到匯率和國外環境的約束。

短時寬鬆導致了匯率的走貶。

自6.14日開盤美元人民幣6.3928至7.3日至低點6.7108,人民幣貶值3180基點。

動機與約束,外部政策對國內政策的約束使得短時寬鬆效果基本失效

歷史數據表明(興業數據),人民幣貶值1基點約等於上海銀行間3月拆借利率(SHIBOR 3M)升息2.2基點的約等效果。

自6.14日至7.3日半個多月時間,匯率貶值帶來了相當於加息0.7%的貨幣緊縮效果。

已可完全對沖掉央行定向降息0.5%的效果。

可以判定,國外政策對國內政策的約束使得央行短期寬鬆政策已基本失效。

那什麼時候貨幣政策可以完全獨立呢?

答曰:獨立於世界體系之外。

03

美國經濟政策動機很明顯,為美國負債消費模式已不可持續,債務需要縮減。

動機與約束,外部政策對國內政策的約束使得短時寬鬆效果基本失效

97亞洲金融危機中,美國通過加息引爆他國危機實現了本國債務規模下降,而特朗普上任後,其實現降低債務規模的手段仍寄望於拉爆他國危機。

而貿易戰,只是手段。

美國可以印鈔進行近乎零成本的全球採購。

紙嘛,印嘛,要多少沒有?

而政府先天就具有印鈔的動機。

為何就不可持續了呢?

源於美元信用的約束。也是一國國內政策受到國外的約束。

利用國際貨幣地位——無節制印鈔——美元信用受損——失去國際貨幣地位。

當美元失去信用時,國際貨幣地位丟失,自然也丟失了對世界收鑄幣稅的權利。

美元丟失信譽會導致國外棄用美元的行為,約束了美元的印鈔行為。

04

經濟有周期。

供給和消費製造了經濟週期

而債務是經濟週期的推手。

而利率是債務的推手。

而最終世界利率政策由美元政策推動;

美元政策是世界經濟的底色。

債務推升了生產能力,增加了供給。

債務也推升了消費能力,增加了消費。

而消費能力受到可支配收入的限定,至少也需可支付收入能覆蓋債務利息。

當轉折點到來時。

居民需縮減消費來還清負債。

而供給能力卻已經落地。

供給能力受到消費的約束。

當消費不足時,多餘產能需要出清。伴有工廠倒閉。

工廠倒閉伴隨失業,失業降低消費能力,反饋循環。

典型的即是房地產業。

有許多人提醒,政府不可能讓房地產業崩盤,否則將帶來非常惡劣的後果。

這話的動機很對,

政府有防止經濟下滑的動機;

而我們卻更應關注消費、貨幣、匯率、外部政策、內部政策空間等對政策的約束。

說這話的朋友顯然關注了動機,但肯定沒關注過約束。

而消費與供給的最佳匹配利率是多少呢?

即工廠貸款增加的產能恰好可以被居民存款收益增加的消費能力吸收。

即兩者共同等於名義GDP增速。

上季度,中國名義GDP增速為10.2%,。而目前央行一年期基準存款利率1.5%。

雖然最佳匹配利率只是理論上的數值,卻也能看出一些問題。

與GDP增速相比顯得過低的利率,顯然有激勵工廠擴大產能的動機,卻剝奪了居民本應分享的經濟增長紅利。

形成了實質上的儲戶補貼銀行,補貼企業。

最終反映在居民消費能力匹配不了供給增速。

消費能力對供給的約束最終形成周期。

或以危機形式重歸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