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榮:互金整治期間5074家機構退出

中國保險報網訊【記者 康民】

一是搭建運轉良好的專項整治工作機制。建立中央和地方“雙牽頭”的工作機制,人民銀行牽頭抓總,金融監管部門分工協作,其他相關部門積極支持,各地在中央指導下落實屬地清理整頓和風險處置責任,整治工作有序開展,運行良好。

二是有效化解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大量不具備經營條件的機構退出互聯網金融活動,存量機構違法違規業務規模明顯壓降。專項整治以來共有5074家從業機構退出,不合規業務規模壓降4265億元。

三是及時治理新出現的金融領域亂象。堅決清理虛擬貨幣市場亂象,取締非法金融活動,組織治理“現金貸”業務,通過監測發現大量涉嫌非法從事外匯交易的平臺並開展整治,封堵境外違規網站330家,關閉境內網站48家。

四是不斷健全監管制度規則,及時彌補監管空白。明確了對P2P網貸、網絡小貸、互聯網資產管理領域的監管規則,對交叉嵌套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進行定性和處置,建立第三方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推動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建設,搭建常態化風險監測機制及平臺。

五是持續提升對金融創新的識別管控能力。專項整治堅持規範與發展並舉,對於合法守規,有益於實體經濟和宏觀調控的創新,通過立規矩促發展;對於實質從事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活動的偽創新,堅決打擊並及時發佈風險提示。

六是切實發揮行業自律組織作用。協會積極配合監管部門並全力投入專項整治工作,深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統計監測、信息披露、信息共享、標準規則、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工作,督促引導從業機構依法合規審慎經營,增強消費者金融素養和風險防範意識。

雖然專項整治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效,但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形勢依然錯綜複雜。存量風險尚未完全消化,增量風險時有發生,單點風險爆發可能性較大,防止亂辦金融、亂搞創新的監管體制機制尚未健全,違法違規活動反彈壓力不小,監管合力尚待進一步形成。

為此,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對下一階段的工作明確提出了新的要求,將專項整治工作納入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總體安排,爭取再用1-2年的時間完成相關工作任務。

專項整治工作下一階段如何安排?

一是進一步清晰了總體目標。重申了“發展是以規範為前提,整治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專項整治工作必須堅持穩妥有序、標本兼治的指導思想,通過深入清理整頓,基本完成存量風險化解,消除較大的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二是明確了重點任務。一方面繼續紮實推進清理整頓,使整改合格機構順利納入規範管理,使整改不合格機構實現無風險退出和有序處置。另一方面同步推進長效機制建設,對專項整治工作中經過實踐檢驗、取得較好成效的機制安排和經驗做法予以制度化、長效化,逐步建立健全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體制機制。

三是採取了具體舉措。在抓實推進清理整頓方面,從業機構主動進行整改,做到“風險問題不迴避,落實整改不打折,合規經營不含糊”。對違規情節嚴重、整改不力、頂風違規的從業機構,除依照行業自律規則進行懲戒外,監管機構將依法從嚴從重予以行政處罰。在長效機制建設方面,研製實施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的行業標準規則。強化准入管理和對互聯網金融的統籌監管、穿透式監管和宏觀審慎管理。加大對各類以互聯網金融名義實施的非法集資、違規營銷、商業欺詐等非法金融活動的打擊力度。

四是強調了加強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和社會監督。同時,通過信息披露、合同登記、風險提示等手段,增強互聯網金融服務全流程的透明度,落實投資者適當性、資金存管、信息安全等要求,並接受社會的監督。

基於此,李東榮指出,協會將認真貫徹落實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下一階段部署安排,致力於行業數據統計和風險監測,準確掌握平臺底數和風險程度;致力於發揮標準規則的先行先試作用,引導市場預期和發展方向;致力於推進互聯網金融市場參與者素養和能力的提高,在加快推動從業人員資格水平認證的同時做好消費者教育和風險提示;致力於落實關於支持互聯網金融各類從業機構納入協會自律管理的要求,健全行業自律約束機制。

本文源自中國保險報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