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控制搖黃十三家對於張獻忠政權至關重要?

孫雪涵


明朝末年,農民起義的浪潮席捲華夏大地。在這些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中,要數張獻忠和李自成兩人最為人所熟知。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這兩人所擁有的兵力最為強大,以至於很多小的軍事力量也與這兩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搖黃十三家”便是與張獻忠有著直接聯繫的活躍於四川北部地區的一股小型軍事力量。


圖1四川省地圖

搖黃這兩個字其實分別來自於是張獻忠兩個手下的名字。為了與李自成相互配合,張獻忠於1634年攻打四川。一年以後的1634年,張獻忠帶兵離開四川。但是,他遺留下了一支部隊駐守川北。這支部隊有兩個首領,他們分別是搖天動和黃龍。所以,他們的軍隊就叫“搖黃軍”。1636年,搖天動和黃龍在抗擊明王朝的官兵的戰爭中相繼去世。他們的所領導的軍隊也被分成了十三家,所以被稱作“搖黃十三家”。“搖黃十三家”的領導人名號分別是:初犯蜀時,賊首搖天動、黃龍二賊遂號‘搖黃’。後分為十三家,如為:整齊王張顯、遵天王袁韜、逼反王劉維民、黑虎混天星王高、奪食王王友進、邢十萬、息九思、黃鵝子、景可勤、震天王白蛟龍、順虎混天星梁時政暨王光興、楊秉允、陳琳等(出自《淞頹囊》)。雖然分成了十三家,但是,這些起義軍主要活動的地域還是在四川。

圖2 張獻忠畫像

“搖黃十三家”軍事鬥爭策略分成兩個時期。在鬥爭的前期,他們的軍事策略類似於游擊戰;後期則是正面協助張獻忠或其他人抗擊明軍和清軍。之所以會有這兩個時期的區別,主要的根源在於搖黃十三家兵力、糧草上的力量上的變化。軍隊發展的前期兵力十分弱小,只能採用攻其不備的偷盜方式積累軍事物資。等到糧草充足後,吸引了大批當地人加入到軍隊中來。此時的搖黃十三家發展成了正規的軍隊。

圖3四川盆地地形圖

搖黃十三家各個部隊最後的走向也有所不同:有的軍隊歸順了明朝軍隊;明王朝被推翻以後,有的軍隊歸順了清王朝;有的軍隊則變成為了抗擊清朝小部隊,抗擊清王朝的部隊也稱之為“夔東十三家”。

所以,“搖黃十三家”指的是以搖天動、黃龍名字命名的,在他們死了以後又分別為十三人所領導的一些農民起義軍。

參考文獻:

[1] 王綱.搖黃十三家小考[J],社會科學研究,1983年第5期,89-92.

[2] 孟森,明史講義[M],中華書局,2009年.

[3] 張廷玉等,明史[M],中華書局,1974年.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章亞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