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邪不壓正》熱鬧地宣傳了大半年,我很期待它,原因有三個:一個是我在專注看電影,看電影是我的正事;第二,我不想錯過任何好電影;第三,周圍的人都說姜文是神人,他都拍到第六部了,我還有什麼可猶豫的。

經過近兩天的觀察,我得出一個結論,他不是一個神人,他是一個凡人。對凡人的捧殺,就是在害他,他會更加自我迷戀,以為自己可以橫行天下。今天,《邪不壓正》排片率下降,我也可以騰出工夫問他十個問題。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坊間傳說,你在《讓子彈飛》裡暗諷觀眾是鵝,拍完《一步之遙》又諷刺觀眾是豬。考慮到未經你本人證實(也不可能有人這樣自證),姑且算是謠言。

3年前你做客崔永元的《東方眼》,談到觀眾對《一步之遙》不理解,當時你是這麼說的:「至於理解不理解,藝術是用來欣賞的,算數才需要理解。」

由此可見,你是真的認為「觀眾看不懂,賴觀眾自己」,並上升到「不需要你們理解」的高度。從這點來說,你和馮小剛、陳凱歌是同一類導演。

當然,大導演有脾氣,我們可以理解,甚至還有點兒受虐式的喜歡。

可問題是,一邊「罵」觀眾,一邊收觀眾的錢,你當觀眾是什麼呢?A股的韭菜嗎?

1963年出生的你,從小就「根紅苗壯」,生長在部隊大院。你和你的小夥伴們(比如英達),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權貴子弟」。從這點來說,你和高曉松是同一類知識分子。

我不仇富,也不想給你戴什麼帽子。我只是想提醒你,你從沒站在地面上看過世界。你眼裡的觀眾群體是概念化的,是與「你們」格格不入的,是被你「高端審美」俯視的小老百姓。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電影觀眾,不外乎「多數人」和「少數人」。

如果你是拍給多數人看的,那麼《太陽照常升起》、《一步之遙》、《邪不壓正》很多人看不懂,足以說明你的失敗。

如果你是拍給少數人看的,問題就更嚴重了。

因為,《邪不壓正》的宣發是面向多數人的

各種通稿,各種熱搜,各種上節目,各種接訪談。你和你的團隊一直在向多數人釋放信號,這跟尋常商業片沒什麼兩樣。

然後,你把多數人哄進電影院,卻給他們放少數人能看懂的片子——說得難聽些,這是欺詐。

好比你是個廚子,嗚嗚喳喳宣揚半天,街坊四鄰都來了。結果你端上來的不是酒菜,而是螺螄粉、榴蓮羹、活刺身,多數人的心理陰影面積那得多大?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據說,你是反思過的——

「包餃子餵豬」,多麼生動的比喻。前面說你諷刺觀眾,不是沒有依據。

倔強如你,只會甩鍋給觀眾,從不考慮鍋的感受。

令人費解的隱喻,自說自話的糾結,鬆散混亂的故事——四年前《一步之遙》的死穴,正是今天《邪不壓正》的命門。

在失敗中不反思自己,甚至不承認失敗,必將導致失敗重演。

預見未來,你五年不反思,下部還會撲;十年不反思,就連撲四部。到那時候,「10後」都走進電影院了,還會有人像今天這麼捧你嗎?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彭于晏脫光了洗澡,光屁股上房;許晴脫內褲打針,跟廖凡上床——可以說是很香豔了。

問題是,有必要嗎?它們承擔任何敘事功能嗎?

遙想當年,《讓子彈飛》入室強暴,立馬推進劇情起飛;《鬼子來了》開場床戲,襯托深夜敲門的突兀;《陽光燦爛的日子》偷窺寧靜脫衣,馬小軍腎上腺素被引爆,繼而牽出整個故事。

這樣的裸戲,你拍再多也無妨,都是給電影加分的。

反觀《邪不壓正》,單純就是在賣肉,目的是為了賣票。

不管你的擁躉強行解讀出多少含義,它直觀上是怎麼回事兒,觀眾心裡都有數。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宣發時,你和你的團隊一再強調,要在電影中還原一個真實的老北京。此論調貫穿宣傳週期,一度成為熱門噱頭。

然而理論界認為,歷史真實無法被電影還原,任何被電影拍出來的歷史,都只是「本文歷史」。

當然,你可以不鳥理論,我們來看電影本身。

彭于晏在屋頂玩跑酷,上躥下跳閃轉騰挪,卻連一片瓦都沒踩崩。誰家老北京的房頂這麼結實?難道全北京都是王府大宅?

作為導演,你的眼裡只有權貴,幾乎不拍周星馳、徐崢式的小人物。可是所謂的「老北京文化」,恰恰就是窮人階層的文化。

你不拍窮人,也不拍窮人的房子,何談還原老北京?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宣傳期間,你和你的團隊製造「快意恩仇」的導向,預告片裡充滿「天賜大恨」、「民國武俠」等元素,令人熱血沸騰。

觀眾信了,以為《邪不壓正》會是一部《讓子彈飛》式的燃片、爽片。

但是,他們錯了。

《邪不壓正》不燃也不爽,它充滿《太陽照常升起》、《一步之遙》式的隱喻和荒誕,是披著復仇外衣、打著成長旗號的「人格糾結片」

壓抑的情緒,鬆弛的復仇線,莫名其妙的哭和笑,令人大失所望。

原本,我們可以不去期待它超越《讓子彈飛》,不去盼望你修正《一步之遙》的錯誤,重回「商業類型片」的大路。

是你成功的宣發,讓多數人眼前一亮,繼而掏錢買單,而你根本不用理會觀眾的怨念。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抗日神劇」四個字,原本是你宣發時放出來的噱頭,你們在口徑上是否認的。

但實際上,《邪不壓正》不僅是神劇,而且是一部「嗑了迷幻藥的抗日神劇」——

中國人神功蓋世,飛簷走壁,殺敵如麻;日本人又壞又蠢,毛本事沒有,一車鬼子分分鐘死光。

隨便換一個導演,抗日神劇的標籤早就貼到他家門上了。

就因為你是姜文,你拍的神劇就不是神劇?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2010年《讓子彈飛》火爆全國,「站著掙錢」的價值觀念迅速躥紅。

八年來,人們一直用這四個字評價你,認識你,讚美你。

可是,你真的是在「站著掙錢」嗎?

你一個拍「作者電影」的藝術導演,故意迎合觀眾,憑《讓子彈飛》在商業院線名利雙收,這叫站著?

你一個堅決不上訪談的導演,為了宣傳電影,頻頻接受各種訪談和採訪,這叫站著?

你一個從不摻和娛樂圈的導演,跑去土創101給自己打廣告,這叫站著?

商業和藝術之分雖不科學,但你兩頭亂竄、捧鍋抱碗,吃相是不是太難看?

明明早就跪了,偏要假裝站著,空撐一副鋼鐵直男的皮囊。哪天狂風驟起,你怕是受不了迴歸本位的落差。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你讓史航在《邪不壓正》裡出演太監影評人,對這一群體大加諷刺。

你的擁躉聽到召喚,到處辱罵影評人群體,現在玩兒得正嗨。

然而,史航也是影評人。在《一步之遙》中飾演大帥老婆的洪晃,她也做電影評論。你的好友焦雄屏,更是享譽業界的著名影評人。

由此可見,你不是恨影評人,你是恨批評你的人。

只要跟你唱反調,你總要變著法的諷刺對方,從來不接受負面意見。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最後一個問題,我們聊聊時代。

從電影宣發上看,你的確是跟上了時代:噱頭足,抓點準,推力強,人脈廣。最重要的是,商業利益有保證,不賠錢。

可是從電影作品上看,你眼裡壓根就沒有這個時代。

且不論你迄今為止的六部電影都是「年代戲」,不關心當下社會

單說作品趣味,你永遠在懷自己家的舊(舊北京、部隊大院、紅色文化);永遠在玩自己愛的梗(日本刀、槍械、大屁股妞);永遠在用90年代的審美口味,呈現專屬於你自己的電影幻想。

說好聽點,這是「姜文式的浪漫主義」。說白了,你根本沒把2018年的觀眾放在眼裡。

最後,感謝你為這片子做的推廣和宣傳,不常聯繫的朋友都來信說,特期待。這也是有一說三。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上週五,巴塞君組織了近20名小夥伴,在盧米埃影城(九方店)觀看了姜文導演的新作《邪不壓正》,並在VIP室舉行了映後交流活動。

這是一部非常具有爭議性的電影,有觀眾贊它“很爽很姜文”,也有觀眾認為它依舊是晦澀難懂。但正因為這些不同的聲音,才讓關於電影的交流變得有意義,從這點上來講,還是要感謝《邪不壓正》的。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現場交流圖

此次活動大力鳴謝深圳盧米埃影城,盧米埃影城(九方店)設有10個影廳,其中包含一個IMAX影廳、一個豪華VIP廳以及盧米埃旗下最負盛名的品牌廳——LD廳。影城一直致力於讓每位蒞臨的觀眾都能享用到世界最頂級的視聽盛宴,享受到完美的觀影體驗。

關於《邪不壓正》,有十個問題想問姜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