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網際網路+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羅源:互聯網+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光伏扶貧發電,助力脫貧戶穩定脫貧。

一場大雨,將春日羅源的的容顏浸潤得格外濃烈。

山野田間,街頭巷尾,看似溫和的細節裡,卻上演著一場劇烈的變革。 羅源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正在悄然鉅變。

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羅源對於基層社會治理有著全新的“大”思路,依託互聯網,以大數據為核心,與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水平,讓互聯網的基因滲透到鄉村的每一個角落,成為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羅源:互聯網+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智能化立體停車場。

羅源:互聯網+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隨手拍

“隨手拍”人人都是網格員

信息顯示“趙先生反映:華美小區最近樹木瘋長,很不好看,請幫忙處理。”並且附有照片。接到信息後,陳雁立即到現場瞭解情況,發現的確有部分樹木影響了居民家中的採光。陳雁來到物業協調,很快確定了修剪樹木的日期。

問題得到了初步解決,陳雁在平臺上進行了反饋,投訴人趙先生隨即收到了相關反饋的消息。

近年來,羅源順應大數據時代,以網格化服務管理為基礎,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構建其覆蓋城鄉的網絡化服務管理中心,不斷推進網格社會服務管理精細化。羅源縣、鄉(鎮)兩級網格平臺實現互聯互通,11個鄉鎮建立了網格化服務管理分中心,村(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全覆蓋,全縣11個社區、189個村共劃分網格286個(村實行一村一格一員),新的網格化系統已經聯入智網,正在全面導入基礎數據。

羅源:互聯網+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依託“互聯網+”與“物聯網+”技術,羅源縣秀美山川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運營平臺上線。

“互聯網+”加出城鄉好環境

在羅源縣秀美山川家園事務服務中心的二樓信息中心,牆上的大屏幕上,即時顯示16個環保監控點的現場畫面。管理員通過電腦隨時控制、切換監控點的攝像頭,以便清晰地觀察汙水處理站的池中是否乾涸,村道上有沒有垃圾,海灘邊有無海漂廢棄物……

農村汙水垃圾整治,事關農村人居環境,涉及多部門,存在資金投入大,涉及領域廣,部門職能分散等難題。羅源創新管理模式,整合分散在各個部門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的資金、資源、人手,實行“羅源縣秀美山川行動計劃”,以市場化、社會化治理為導向,全省首創“社團+企業”運作模式,構建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長效機制,守護秀美山川。

今年1月1日,羅源縣秀美山川家園服務中心的宜居環境運營平臺正式上線,耗資約300萬元打造的“實時在線智能監控系統”,可以實時在線監測,發生問題可以隨時響應,大大降低了人力和管理成本,提高了效率。根據羅源的縣情,在內河沿線重點區域建立視頻監控網絡,除水質和漂浮物監測監視網絡外,在河道責任區域分段分區建立河道保潔監測點,進行全河監測。

“羅源縣秀美山川家園服務中心”將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管理理念和手段融合到農村生活垃圾綜合治理中,實現信息化管控:將所有區域掃保潔情況、垃圾收運作業情況、人員在崗情況、轉運車輛軌跡、實時垃圾儲存量等數據實時傳送到指揮中心,中心掌握實時數據,及時下達調度和監管指令,實時調整清運路線,就近處理突發狀況;另一方面,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數據分析,進行動態調整,計算出最佳人員、設備和設施配置標準以及運行路線和方案,以滿足實際需求,有效發揮人員和設備的協同作業。

羅源:互聯網+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羅源的智慧路燈系統,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比傳統路燈節約50%~70%的電能。

智慧服務:惠民扶貧更陽光

只需動動手指,上網就可以查詢到本人或者他人補助項目和金額、標準等信息。這樣透明、便捷的方式讓羅源縣群眾感受到了“互聯網+”帶來的便利。

去年,羅源通過“制度+科技”的模式,整合了全縣22項惠民資金,將惠民政策和惠民資金髮放的情況陽光公開,接受群眾的監督。羅源縣惠民資金網由羅源縣紀委牽頭組織,以縣財政局、農業局、民政局等多家單位的公開數據為資源,動態整合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項扶貧資金,按資金類別明細到項目、單位、人頭,確保數據全面準確及時上傳網站。如今已上傳中央財政扶貧資金、漁業成品油價格補助和重度殘疾人補助等22個項目13354.4萬元惠民資金。

羅源縣紀委的負責人介紹,依託網站,縣紀委對惠民資金髮放過程的實時監控,對資金到戶情況實施精準監督。對違規發放、使用惠民資金問題堅決予以查處,這是等於給惠民資金政策的落實再上了道“保險”。

近年來,羅源縣不斷推陳出新,將互聯網+概念引入扶貧領域,2016年,羅源開發了兼具“畲族脫貧”“黨建幫扶”特色的“羅源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精準對接相應扶持政策,總結經驗,鞏固脫貧成果;2017年,羅源投入85萬元,建設光伏扶貧發電站,由業主單位與全縣43戶脫貧戶簽訂代建代管協議,為脫貧戶“照亮”穩定脫貧路,脫貧戶通過手機APP即可查詢到當日光伏扶貧發電站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