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衆美器,琺瑯彩

琺琅彩瓷是中國彩繪瓷器中最著名的品種。琺琅彩始創於清代康熙晚期,是引進國外琺琅材料創制而成的,並一舉成為極名貴的宮廷御用瓷器。琺琅彩瓷的正式名稱應為“瓷胎畫琺琅”,後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由於其燒造數量少而且當時僅供皇帝秘玩,故顯得異常珍貴,又被稱為官窯中的“官窯”。

小眾美器,琺琅彩

琺琅彩瓷器的前身就是景泰藍,也就是所謂的“畫琺琅”。它興起於明代,是在銅胎上以藍為背景色,掐以銅絲,再填上紅、黃、藍、綠、白等色釉燒製而成的工藝結晶。琺琅彩瓷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特製,解運至京後,在清宮造辦處彩繪、彩燒。所需圖式由造辦處如意館擬稿,經皇帝欽定,由宮廷畫家依樣畫到瓷器上,受皇室親自監控及嚴謹審查,可見其珍貴。

小眾美器,琺琅彩

琺琅彩瓷備受青睞,取決於其藝術性與稀缺性。琺琅彩瓷的特點是瓷質細潤,彩料凝重,色澤鮮豔,畫工精緻,可以說秉承了歷史上中國陶瓷發展以來的各種優點,拉胚、成型、施釉、燒製的各個環節,採用的都是最精湛的工藝。畫工也不是一般的窯工,而是皇宮裡面頂尖的專業畫師,所以這些器物可以代表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最高的工藝水準。

小眾美器,琺琅彩

琺琅分為“掐絲琺琅”和“畫琺琅”

小眾美器,琺琅彩

掐絲琺琅一般是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琅之後

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它有著五彩斑斕、華麗奪目的魅力。

小眾美器,琺琅彩

畫琺琅是在金、銅胎以及瓷胎上以琺琅粉直接描圖案和作畫,再經過燒製後顯色而成,它富有繪畫趣味。瓷胎畫琺琅也被稱為“琺琅彩瓷”。

小眾美器,琺琅彩

琺琅彩瓷的繪畫是其精華所在。琺琅彩瓷的胎、彩和造型終究逃不過同時期其他彩瓷的影子,而繪畫卻有他獨特酌一面。琺琅彩繪的發展有各自的時代特點。

小眾美器,琺琅彩

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複的雍榮華貴,琺琅彩瓷,集中西風韻於一身,畫盡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在今天看來更是珍貴而精美,可以說琺琅彩瓷始終是高檔、永久、珍貴、極具感染力的奢侈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