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熟茶,老茶頭

常飲普洱茶的朋友或許對生普、熟普、山頭、古樹臺地等類別劃分頗為熟悉。但普洱作為茶中另類,不但在茶類劃分上自成一派,伴隨著市場對普洱茶的認可,相關周邊與新品不斷推陳出新,紫芽、螃蟹腳、茶花、黃片等相繼面世。在諸多另類中,有一品種口感近似熟茶,實則與熟茶又有所不同,它們即是老茶頭。

另類熟茶,老茶頭

什麼是老茶頭?

老茶頭,有說自然沱(實際存疑),是曬青毛茶中芽葉在熟茶的渥堆發酵過程中形成。由於原料嫩度高,果膠含量高,長久壓於茶堆中下層,自然捲曲或糾結成塊,形成了茶頭。歷經歲月洗禮,陳年茶頭逐漸緊結、發酵充分,成為一類味似卻形不同的另類熟茶品種。

普洱熟茶都是經過人工灑水渥堆發酵的,在這個發酵的過程中,一堆茶的中間會升溫,然後茶葉通過自身含有的酶發酵,漫漫變成熟茶。

在這個過程中,每過一段時間,就要人工把這堆茶翻幾翻,以免裡面溫度太高把茶給燜焦。

發酵過程中經過反覆不斷地翻,茶葉會分泌出一些果膠來,因為果膠是比較粘稠的,所以有些茶葉就粘在一起變成一團一團的疙瘩。

等茶葉發酵完畢後,人們會把這些一團一團的茶葉疙瘩揀出來,用手把它解開,然後放回到茶葉堆裡,而有的實在粘的太牢了,如果要解開的話會將茶葉弄碎了,只好另外放成一堆,這就是「茶頭」。

選出茶頭之後,隨著人們對它們的認知與瞭解,通過適當倉儲、存放轉化,最終形成老茶頭。

另類熟茶,老茶頭

老茶頭的泡法

老茶頭相較一般熟茶(餅磚等)更為緊結,因而時常在衝飲至尾水階段也不見茶葉散開。正常沖泡而言,老茶頭的泡法可參照熟普,即使用沸水、聚熱容器、保持高溫、平衡每泡出湯時間等。但是既然老茶頭不同於熟茶,自然也有一些講究。

通常來講,老茶頭雖然經過分揀,但基於其形成環境,整體茶品會含有木屑、灰塵等雜質,因而沖泡講究一點會在醒茶過程中多清洗幾次。老茶頭的味道需要高溫激發,甚至其所需要的水溫等高於一般熟茶的要求,因而選擇容器時儘量應當保證餘溫的持久度,適宜紫砂、金屬(銀、銅)等類型的茶器以正常還原出茶頭味道。老茶頭一般在衝飲結束後還可直接加入壺中煎煮,等級較高的老茶頭通過直接煮的形式還能激發出一些別樣的香氣與滋味(如棗香、藥香等)。

另類熟茶,老茶頭

沖泡與煎煮

第一二道茶水倒盡,一為洗茶、清除雜質;二為醒茶,讓茶葉通過沸水衝淋能夠在起始階段一定程度喚出本味

第三道茶水視雜質去除情況,可倒去或飲用。考慮到老茶頭形狀及特性,可適當延長坐杯時間

此後每泡茶湯可根據具體茶品等級及飲用者口感調節出湯時長,以達到每一杯滋味平衡與持久。(隨著沖泡次數增加,茶水濃度漸淡,則浸泡時間可適當延長)

在沖泡至餘味時(茶味變淡、湯色變淺),可取出老茶頭直接投入壺(煮茶器)中加水煎煮。此時通過沖泡已不足以解開茶頭,而煮茶恰能一定程度打開茶頭,喝到內部的另種味道。

另類熟茶,老茶頭

特別提醒

醒茶時間夠長,茶頭內質才易析出。老茶頭較一般熟茶耐泡,故沖泡時投茶量可視飲用者喜好適當增減,考慮老茶頭多為塊狀、沱狀,投茶時應稱取,避免投入量過大(老茶頭體積較小,但重量會不同於散茶等)。沖泡時儘量不人為攪動或解開茶葉,每次沖泡出湯速度可適當放慢,但需倒盡容器中的茶水,以免混雜每泡滋味,也可防止下泡茶湯味道過濃。

另類熟茶,老茶頭

老茶頭,且喝且珍惜

老茶頭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含有豐富的果膠質。相比於正常的熟茶,其具備耐泡、湯感柔滑、茶性溫和等特徵,屬於飲用時忌諱較少的茶品。

茶頭是普洱茶中獨特的存在,其伴生於熟茶的渥堆發酵,但產量僅佔渥堆總重量的百分之二以左右。因而茶頭的數量相對較少,而老茶頭則更為稀少。一泡好的老茶頭出了因機緣而生,還需要歲月沉澱來賦予它別樣滋味。在倉儲環境有異的不同區域,曾經名不見經傳的茶頭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更沒有去發掘其中滋味與價值。達到一定年份的老茶頭少見,保存得當的老茶頭更稀有。優質的老茶頭,且喝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