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培養計劃|李鑫:求教 傳承 奮鬥

英才培养计划|李鑫:求教 传承 奋斗

求教 傳承 奮鬥

——青年檢察官 李鑫

英才培养计划|李鑫:求教 传承 奋斗

作為2015年司法責任制改革首批入額的檢察官,公訴部的李鑫本期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就青年幹警的培養談幾點感受。

英才培养计划|李鑫:求教 传承 奋斗

1

建立培養機制,是保障

我院黨組十分重視青年幹警的培養工作,很早就提出了英才培養計劃,2012年4月份,開始推行檢察實務導師制,並且建章立制,讓工作有章可循。

我2011年11月份進入青檢後,一直在公訴部工作。當時的辦案模式是師傅帶徒弟,青年幹警的成長也主要是這樣的模式,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所以,能跟一個好的師傅是比較幸運的。檢察實務導師制,打破了部門和辦案組的限制,每個青年幹警除了自己的師傅外,還可以選擇1-2名實務導師,雙方簽訂協議書,明確權利義務,實現了導師“用心教”,幹警“虛心學”的良好統一。我自己選擇了反貪部門和綜合部門的兩位導師,向他們學習偵查思維、宣傳寫作方法。這樣,師傅領進門後修行也有了指導,我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2015年司法責任制改革,我有幸以助檢員的身份首批入額,也得益於這樣的人才培養機制。

2

營造學習氛圍,是抓手

青年幹警培養的著力點是全力提升履職能力。上週,孫光駿檢察長在拼搏趕超會上強調:人才是在充分履行職能中成長的,可謂一語中的。對此,我深有感觸。對公訴部門的青年幹警而言,優秀公訴人都是用案件喂出來的。入職6年來,我共辦理1000餘件案件,通過大量的辦案你會發現,辦案越多越感到本領恐慌,因為新型的案件總在出現,法律的更新總在進行,就會倒逼你不斷的學習,這樣辦案-學習,學習-辦案週而復始,形成良性互動,自己的業務能力就會不斷的提升。

我們青檢是一個注重學習的集體,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創建學習型檢察院的意見。院裡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為青年幹警搭建“青檢講壇”、青年加油站、讀書會等平臺,定期開展各種學習、交流的活動,新改建的圖書館也投入使用了,所有圖書都出自幹警們的推薦,真正落腳到青年幹警的切實需要,努力做到讓青年幹警學習有平臺,展示有舞臺。

3

搭建培訓平臺,是關鍵

都說奮鬥的人生最幸福,我一定不負厚愛,不負時光,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青檢爭光,為檢察事業貢獻所有力量。

英才培养计划|李鑫:求教 传承 奋斗
英才培养计划|李鑫:求教 传承 奋斗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文稿:李 鑫

攝影:王永明

排版:黃 琳

編審:劉 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