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叫好,歐盟史上最嚴數據保護也許是個坑

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已經生效,直接導致臉譜、微軟、推特、蘋果等公司修改了其在歐盟境內對於用戶個人數據的處理方式,甚至有傳言很多美國中小互聯網公司開始屏蔽歐盟用戶,以防止自己惹禍上身。

從歐盟這些年的發展來看,不過是在環境保護,還是在隱私信息保護方面,都是全世界要求最嚴苛的,這與其社會發展程度有密切的關係。我們預計,就如綠色環保標準逐漸被其他國家接受並推廣一樣,歐盟這個通用數據保護條例也會給其他國家的隱私保護立法提供參考。

有關報道顯示,大的互聯網公司很多已經面對歐盟境外的公民開放了更多對於個人信息的權利,包括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在內,都開始主動適應新規則。

且慢叫好,歐盟史上最嚴數據保護也許是個坑

當然,互聯網上的信息保護邊界實際上依然還有爭議,到底什麼樣的信息可以利用到怎樣的程度,都值得繼續探討。如同這幾天被媒體廣泛報道的,臉譜要求用戶提供自己的“裸照”用來保護自己的可能的豔照在網上傳播,用心可能是好的,但一旦信息保護出了問題,這樣的做法反而會成為隱私洩露的隱患。

歐盟之所以執行如此嚴苛的數據保護,一方面是信息保護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其對互聯網發展的新想法在落地。我們看到,在互聯網經濟發展的版圖中,歐盟是一塊不毛之地,不僅全世界排名前十的互聯網公司與歐盟無緣,即便是百強裡也鮮見歐盟的身影,歐盟出臺的政策實際上受到影響最大的都是國外的互聯網巨頭,其中的目的值得深思。

互聯網是大數據時代的基石,而新時代的隱私問題必須結合新技術新思維,防範是必須的,但更重要的是保護,是使用的邊界的確定,而不是因噎廢食。每個國家有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發展模式,更有不同的利益訴求,歐盟的信息保護方案值得我們借鑑,但卻不值得我們照搬。

過猶不及。不管歐盟自己承認不承認,這些年歐盟過度的各種市場保護已經造成了歐洲在世界經濟中的落後,相反,被歐盟認為是野蠻發展的中美等卻成為了引領世界互聯網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只有強大了才有資格談論保護問題,否則就只能成為規則的執行者,這是值得中國監管方面考慮的大事。

當然,對於那些已經或者準備在歐盟區域進行運營的互聯網公司或者其他科技公司,必須要滿足歐盟的要求,甚至要採用完全不同於本土的運營方式。拒絕或者存有僥倖心理都可能遭受嚴重的後果,因為,歐盟做了這個數據保護條例就是在等大魚上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