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解禁,真到了彈冠相慶的時刻?

網上一張照片,刺痛了很多人的心,中興的一中高管站在“解禁了”標語下興高采烈。確實,解禁是好事,值得高興,但這確實不值得慶賀。

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中興已繳納14億美元罰款的最後款項,商務部解除對其的禁售令。中興將可重新向美國公司購買關鍵零部件,恢復運營。北京時間7月14日6點33分,中興已經啟動了早先預備的T0業務重建計劃,開始全面恢復全球業務。

中興解禁,真到了彈冠相慶的時刻?

好了傷疤忘了疼,這已經不是中興通訊第一次遭遇類似事件,很可能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在中興的發展史上,屢次出現陣痛,這難道只是偶然?

通訊設備這塊市場,本來就是風險極高,一個決策失誤就可以葬送數十年積累,所以,大多數企業都是如履薄冰。也正是因為此,曾經的全球通信設備市場曾經的“七國八制”,目前僅剩華為、諾基亞、愛立信、中興通訊四家電信設備供應商,而中興實際是最小,如今的格局更像是“三+1”。

我們已經沒有必要再去評論中興是犯了怎樣的傻才被人家捉住辮子,狠狠的敲了一把竹槓,現在需要做的是反思,如何讓教訓變成經驗,如何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據說,這段時間,8萬人的企業,中興今年同期與去年同期的離職人員的差異僅100來人,核心能力沒有流失。這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可是,之所以大家沒有走,到底是因為對中興未來有信心,還是對中興的付出沒有拿到回報不肯在這個時刻離開,也值得考慮。

網上流傳著一個故事,華為的任正非要求絕對不能落井下石,不能從中興挖人,不能搬走中興的設備,也不能去撬中興的客戶,這算遇到了識大局的好友商。當然了,華為也應該很清楚,四家對抗,中興與華為雖然是多年的恩怨,但從整體上看,對中國的設備商是有利的,留住中興的競爭力,對整個行業有益。

中興無奈的更換了所有管理層,這種人事大地震如果說不會對經營造成影響,那是不可能的,還好,設備商這個領域有一定的連貫性和粘性,客戶也還是大多數可以留住,但未來是否會繼續擴大采購就成了未知數,這需要新管理層更大的智慧和執行力,而絕對不是沾沾自喜。

根據中興的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末,中興擁有5G戰略佈局專利全球2000件,並在5G標準的制定、網絡部署及國家測試節點上,保持強有力的先發優勢,已在全球60多個國家部署了110多張Pre5G網絡。而後續,中興為保證5G產品的商用,將會在射頻,主控,交換,光模塊等核心器件領域加大投入,並和業界展開更廣泛的合作,保證全球供應鏈安全。5G要來了,希望中興可以抓住救命稻草。

不要再和我們說什麼多難興邦,那是無奈之舉,我們更希望像中興這樣的企業能夠一直穩定的向前發展,而不是一驚一乍,更不是每隔幾年就把辛辛苦苦掙的錢讓美國人薅了羊毛。

記住吧,應該把這一天當成“廠恥日”,因為你們無條件接受了所有條件,才換來的解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