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爲什麼阿里巴巴比百度更像「中國的谷歌」?

福布斯:為什麼阿里巴巴比百度更像“中國的谷歌”?

阿里巴巴 材料圖

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

1. 搜索

在西方,各品牌的官方網站佔據了在線銷售額的大部分。而在中國,超過80%的網絡銷售發生在平臺上。鑑於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和天貓商城佔據了中國網絡銷售的3/4,這也就成為了網民搜索產品的實際發源地。

2. 創新

1998年穀歌上線時,一掃之前的搜索陰霾,以一種創新和簡潔的方式為人們提供實用信息。要研究全球最具創新性的企業,谷歌必不可少。

與谷歌一樣,阿里巴巴在中國也是如此。在電子商務領域,中國一直向西方企業敞開大門,但阿里巴巴還是戰勝了eBay等傳統巨頭。這意味著阿里巴巴的領先來自於創新,而非是政府保護。

3.網絡視頻

無論是在中國國內還是國外市場,視頻已成為最有效的營銷渠道之一,也成為搜索營收的重要來源。2006年,谷歌以16.5億美元收購Youtube時,許多分析師都認為價格過高。但如今,這筆交易被認為是科技市場最成功的收購交易之一,Youtube市值已超過750億美元。

2015年,阿里巴巴以46億美元收購了優酷剩餘80%股權,實現了100%控股。如今,優酷是中國網絡視頻領域的領頭羊。

4. 大數據

谷歌最偉大的資產之一就是數據。無論是觀看Youtube視頻,進行搜索,還是通過Gmail收發電子郵件,用戶的每一次登錄都為谷歌貢獻了大量數據。

鑑於阿里巴巴在中國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領域的主導地位,以及通過一系列線下和線上收購向用戶提供諸多服務,阿里巴巴獲取的用戶數據更加廣泛。

無論是谷歌還是阿里巴巴,都將所收集的用戶數據與自己的許多資產相整合,並利用人工智能(AI)讓它們變得更有意義,以獲得最大回報。

5. 價值觀

眾所周知,谷歌的座右銘是“不作惡”。2015年組建母公司Alphabet時,谷歌把該座右銘更改為“做正確的事”。雖然谷歌的一些稅收行為存在異議,但基本上秉承了公司的座右銘。

6. 社交媒體

兩家公司的共性並非都是積極的,在社交媒體領域,谷歌和阿里巴巴都有過失敗的嘗試。自2004年以來,谷歌在社交媒體領域的嘗試包括Orkut、Dodgeball、Latitude、Google Buzz和Google+等,但都不是很成功。

在中國,阿里巴巴也是如此。阿里巴巴曾多次試圖挑戰中國社交媒體巨頭騰訊,但基本上以失敗告終。

7. 輕資產運營

與亞馬遜一樣,阿里巴巴也擁有云計算和娛樂遊戲業務,也對知名報紙進行了投資。但與亞馬遜為庫存和“端對端”履約投入巨資不同的是,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僅僅是一個數字平臺,把亞馬遜的上述成本聰明地轉移給品牌和廠商。

也正因為如此,阿里巴巴的利潤率也遠高於亞馬遜。雖然谷歌的利潤率也不及阿里巴巴,但還是達到了30.3%,同樣遠高於亞馬遜。

結束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