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軼事」荔波第一家捐資創辦的學校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家捐资创办的学校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家捐资创办的学校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家捐资创办的学校

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弱則國弱

國家興衰少年的成長有關

少年的成長環境又與學校有關

那麼

荔波的第一家捐資創辦的學校

你知道是哪裡嗎?

今天

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在貴州,瑤族大都集中居住在荔波縣。荔波瑤族分青瑤、長衫瑤、白褲瑤三支,主要分佈在瑤麓、瑤山、撈村、茂蘭、洞塘、翁昂等鄉鎮,人口大約 5800人。雖都為瑤族,但他們社會、經濟、文化,風俗卻存在很大差異。通過對三支瑤族社會、人文的調查,普遍認為瑤麓青瑤較為進步、開化,教育在其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這裡便誕生了荔波第一家捐資創辦的學校——貴州省立荔波水慶鄉初級小學。

荔波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開始在城鄉興辦學校,最早在甲良、播援、拉圭、巴灰、洞塘、毛難、從善、董界八處各設立初等小學各一所。民國建立後,教育發展較快,各類小學先後創立,但師資缺乏,經費緊缺,辦學條件差,辦學地點、學校名稱多有變更。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貴州省政府委派吳光華到荔波督學,在水慶鄉拉豆村借民房作教室,成立初級小學一班,命名“苗民小學”。年底,因該地非瑤民適中地點,學校遷往瑤麓大寨,將大寨原有的短期小學改設,取名“省立荔波水慶初級小學”。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經省裡引薦,愛國僑商胡文虎、胡文豹捐資3500銀元,創辦“貴州省立荔波水慶鄉初級小學”,新建校舍,有教室12間,禮堂3間,辦公室、接待室各一間,教室宿舍2間,圖書儀器室3間,廚房2間,牌坊式校門一座,體育活動場一個。這是當時荔波縣境內教育教學設施比較完備的、唯一的省立小學,也是荔波教育歷史上第一家捐資創辦的學校,是荔波縣單設民族小學的開始。

捐資辦學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作為貴州邊陲一個偏僻的小縣,能得到捐資,實屬不易,其主要得益於愛國僑商的義舉。胡文虎、胡文豹是享譽世界的僑商,兩兄弟子承父業,從開中藥店開始,不斷求索,歷盡艱辛,開創虎標萬金油等成藥致富,被譽為“萬金油大王”。他們熱愛祖國文化,通過創辦報刊,積極向世界轉播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歷史,架起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橋樑,享有“報業鉅子”的稱號。他們熱心於興辦慈善事業和贊助文化教育事業,倡導“以大眾之財,還諸大眾”,因而也是有名的“大慈善家”。

他們尤其重視致力於文化教育和醫藥慈善事業,在海內外捐資興學,創辦了若干大學、中學、小學,建了若干教學樓、圖書館、體育館等。抗日戰爭前夕,胡文虎、胡文豹捐出350萬港幣,準備10年內在中國興建1000所小學,爭取每縣辦一所,以實現在國內普及教育和掃除文盲的夙願。“貴州省立荔波水慶鄉初級小學”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得以創辦的,瑤麓瑤族從此得以接受較為正規的教育。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家捐资创办的学校

今天我們走進瑤麓小學,當時的大部分建築依然可見。在古老的校門兩邊,有兩塊石碑,記載這段歷史。

左碑文為貴州省立荔波水慶初級小學校宇記:“瑤麓:荔邑之山村也。歷為苗族(應為瑤族,筆者注,下同)居,風俗習慣與漢人殊,不讀書,未開化。邑宰汪公錦波,致力發展苗民教育,親赴省請胡氏之捐資三千五百元,創建校宇,命邑紳覃以介、覃質臣與餘董其事,閱三月落成。從此苗人沾化雨,桃李笑春風,因樂為記,勒諸貞聯。校長白正邦題,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七月 日立”。

右碑文:“胡文虎、胡文豹先生捐資建築,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七月立”。

當時有校歌一首:“此地號瑤麓,居民是瑤族;披髮當禮帽,左衽個當制服;耕種兼漁獵,詩書從不讀。省立荔小學,特設此山麓;國民念七年,款得胡氏捐;校舍建築費,三千五百元;興工五、六月,廣廈數十間;文明日進化,諸生共勉 ”。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家捐资创办的学校

無論碑文、校歌,均向我們傳達一段歷史,一曲頌歌:一筆無私捐贈催生了一所省立民族學校;一個封閉的落後民族從此走向文明與開化;一個偏遠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教育開啟新的希望。

從1936年至1943年,該校教育教學經費全部由省劃撥,每年均派員督促指導,1940年,學校增設高級班,改稱“省立荔波小學”。直到1943年,才將該校轉交縣辦,更名“瑤慶鄉第二中心學校”。當時學校有教師9名,設6個班,在校生233人,其中瑤族學生佔70%,另外30%為本縣水族、布依族和漢族學生。

到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荔波全縣有中心學校17所97個班,國民學校47所49個班,在校生5290人。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家捐资创办的学校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更加重視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發展,荔波教育事業由此翻開新的一頁。1980年學校正式定為瑤麓民族小學,國家對學校的基本建設、教學設施、師資力量以及學生福利等多方面給予特殊照顧。除堅持對原有的房屋進行維修和保護外,還新建了幾百平方米的教學樓,在省、州的關懷下,許多年來,全縣瑤族學生均享受“三包政策”(包學雜費、書本費、生活費),直到實行義務教育。縣裡在為鼓勵瑤族學生上學,還制定了瑤族學生考上中專以上就安排工作的特殊政策,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瑤族教育事業的較快發展。

往期精彩回顧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家捐资创办的学校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家捐资创办的学校

監製:全媒體中心 黎以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