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險中有一種是交20年錢,保終身重大疾病,這種保險可信嗎?

dodo139404588


可信。交了錢投保,就是一種契約。但是,必須看清楚所投保的病種範圍。

商業保險本身就是就是一種保障,包括財產險、健康險等多個險種。而健康保險中有一種是交20年錢,保終身重大疾病,不過是其中一個險種而已。

這種保險,繳費20年可以保障終身重大疾病,就是一個商業保險的品項,怎麼會有不可信的認知,這是比較奇怪的。

因為保險公司推出這樣的險種,都是精算師經過千錘百煉計算出來的一個險種。包括年度收入,病患幾率,治療費用等。也就是當這個險種大量銷售時,保險公司還是盈利的。

要知道,這個終身重大疾病保障中,其實投保的疾病是有選項的,不是說所有的疾病都被包括在裡面。而是投保人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然後選擇某幾類疾病作為投保範圍。

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保險的觀念也在改變,一些好的保險品類,銷售量很大,這樣投保人發病幾率就會縮小,這樣保險公司就能夠承受保費賠付,保證自己的盈利狀態。

而購買保險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研讀條款。因為保險公司本質上市一家商業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的,這樣在條款上會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操作。比如一個人投保的重大疾病是癌症,但發病時卻是腦溢血,這樣就沒辦法得到賠付,因為與投保的項目不一致。

而保險公司會列入大量的重大疾病,而那些所謂的重大疾病其實發病率很低,所以看上去好像保險覆蓋挺多挺廣,單實際上用途很少。這樣的保險品項選擇,就是沒有價值的。關鍵在於投保人要有一些基本 專業知識,最好需要得到一些專業人士的幫忙,比如律師、醫生等。

其實,所謂的保險就是集中大眾力量,為部分遭遇不幸的人提供幫助。這是保險的最大價值所在。

所以投保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投資活動,但在籤合同之前,一定要睜大眼睛,看清楚關鍵條款與約束條款,營銷人員說得再怎麼天花亂墜,沒有寫到條款裡,還是一場空。


波士財經


你好,這裡是7分鐘理財。

重疾險是健康險中很重要的一個險種,按保障期限分為終身型、固定期限型,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保障到終身或者60歲、70歲、80歲這種。繳費年期更是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10年交、20年交、30年交。

您提到20年交保終身的是重大疾病保險最常見的一種組合。這種保險是否可信,這個標準很難從形態上來判斷。

挑選重疾險首先要明確自身的保費預算和保障需求。保費預算對重疾的挑選有很大影響,比如是選擇消費型還是儲蓄型,或者是儲蓄+消費?是選擇保障到終身的還是保障至80、70歲的,或者是終身+固定期限?是選擇單純的重疾險還是帶輕症、身故責任的,或者是附加分紅、意外?

所以,重疾組合形式多樣,如果您保費預算非常充足,那您怎麼買都可以。如果不是,那就要多注意啦。通常儲蓄型重疾比消費型貴,終身重疾險比固定期限的貴,帶附加責任的比純粹的重疾險貴。

大多數人都不是保費無限制的,建議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重疾險,儲蓄+消費,終身+固定期限,重疾+輕症。這些組合將會是你不錯的選擇。

(歡迎不同意見,本條內容是獨立的理財平臺——7分鐘理財的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予轉載,會追究哦~)


7分鐘理財


其實,單看這個問題,題主是在問那種長期繳費的終身型重大疾病是否可信?但是,你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更深一層次的含義: 透過這個問題展現出來的是對商業保險,甚至於當前保險行業的不信任問題。

現在,大家有這樣的疑慮,其實並不難理解。看看你身邊的親戚朋友有多少是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大家會對這種終身型重大疾病保險不信任了。

最近這兩年,隨著互聯網保險行業的飛速發展,很多我們壓根都不瞭解的保險知識的普及,讓大眾或多或少對商業保險都有了一定的瞭解,這種不信任保險的情況還有所好轉。

往回看更久一點,互聯網保險行業還沒有興起,大家都不懂商業保險,特別是這種終身重疾險。而在投保之前,大多也是在線下保險代理人的介紹下投保。但是由於保險公司也不是慈善機構,需要盈利,所以很多代理人就會以個人業績為導向,就不會那麼客觀中立的去分析產品,可能就儘可能的放大產品的優勢,對於劣勢,隻字不提。而購買保險。其實是有一些衝動消費的因素在裡面的。可能被代理人拋出的某一個利益點所打動,就投保了。投保完成,結果自己投保前沒有看產品條款,代理人口頭上的承諾無法兌現的時候,大家就覺得被騙了。找代理人,可能人家早已經離職不幹了,找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是以產品條款為準的,所以導致用戶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有冤但是還沒地兒申。久而久之,被忽悠的人多了,就會對商業保險產生厭惡,覺得保險不可信了。

但是,說句實話,從本質來來看,商業保險還是靠譜的,就像題主說的這種長期繳費的終身重疾險確實可信的,是有保障的。這也是為什麼互聯網保險興起之後,大家對商業保險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會去選擇給自己和家人投保這種終身型重大疾病保險的原因。

所以,想要保險可信,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自己在投保前多下點兒功夫,多去比較和了解,自己不懂,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多在網上找保險從業人員去了解。自己多學習,不要片面的去聽任何一個保險銷售人員的一面之詞。銷售人員介紹的產品的保障優勢的時候,就讓他(她)在產品條款中找給你看。寫進條款的東西最有保障。


Tmac何


不跟風、不被騙、不被坑,買重疾險你必須知道這些事兒!

週末坐高鐵去蘇州見一個大學同學A,A本科畢業後就立馬結婚生娃,老公在蘇州自己開了一個製片工作室,相對於魔都來講,蘇州的生活壓力比較小,她則全職在家帶兩個娃,家庭年收入在25萬左右。

雖然不能算中產階級,但是倒也比至今還在魔都租房子住的小編來得瀟灑。但是她卻一臉愁容,跟小編吐槽近期想把買的重疾險退了。

未雨綢繆的她,前年開始給全家買了長期重疾險,而且保額都是設定100萬。一年全家人的保費3萬多一點。 根據保險“雙十定律”,家庭保險設定的適當比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

她之前購買重疾險的保費設定倒也是合理的,但是實際情況是,由於老公今年工作室的活兒接得比較少,而且兩個孩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該開始考慮換學區房的問題了,加上她是長期沒有收入,因此她覺得保費有點壓力了。

一般這種長期返還型的重疾險,一旦退保損失是比較慘重的。

《保險法》對此的規定是:對已交足2年以上保險費者提出退保時,保險公司自接到退保通知之日起30天內,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未繳足2年保險費提出退保者,保險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在扣除手續費後,無息退還保險費。

此外,再次投保保險費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高,而且又要重新面臨新的90-180天的等待期,而且很多人因為身體健康狀況而喪失了投保資格。(可參閱之前的文章《身體的哪些小毛病會導致被拒保?》)

為了避免中途退保的情況出現,在這裡表現給各位新手們一點購買重疾險的小建議:

1、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設定保額

小編一直以來的給大家的建議就是保費一定不能影響到現有的生活品質。建議最好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慢慢增加額度,切不可一次貪多買高保額,造成經濟困難,反而讓保險變成了一種負擔。

上述A的家庭情況就是,老公是家庭經濟的頂樑柱,因此設定100萬保額,每年的保費一萬多左右是比較合理的。因為他老公一旦生病,家庭就失去了經濟收入,除了治病費用、療養費用外,還要考慮到她跟孩子的生活費。

但是她這種家庭收入不穩定的情況下,她自己其實可以購買50萬保額,因為一般重疾病的治療費用在40萬左右,因此可以再不影響生活質量的情況下,又可以享受健康保障。

此外兩個孩子,建議可以選擇【短期消費型重疾險+醫療險】,一來消費型的重疾險保費低,二來4歲左右的孩子,抵抗力較弱,這個階段的孩子日常生病住院的花費較大,小孩醫保的報銷有限制,如果想有更好的醫療環境的話,還是購買一份醫療險較好。

如果A按照上述的配置來購置保險的話,每年至少可以節省30%的保費。剩下的錢可以自己拿去做一些投資,資金也比較靈活。

2、重疾險到底什麼時候買最合適?

曾經碰到過一個朋友,她自己研究了下相關數據,一般重疾高發年齡在40歲左右,因此她打算自己38歲左右的時候再為自己購買重疾險。這種想法萬萬不可,首先重疾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此外購買重疾險需要保證自己的身體是健康的,如果這段時間自己的身體狀況不符合投保要求了,會得不償失。

再者,如果上述的朋友她38歲開始買重疾險,20年繳,如果這20年期間沒有生病的話,保費比25歲開始買要貴很多。

最後小編想說的是,重疾險如果有經濟條件的話,一定要及早購買。如果是一位25歲的女性,購買重疾險的話,需要解決的是每年幾千快的問題,但是如有沒有購買重疾險的話她將面臨的是未來生活的某一天,需要解決幾十萬醫療費的問題。

3、不同年齡階段的保險應該怎麼買?

年輕上班族:收入有限,但是工作壓力很大,負擔也比較重,建議購買消費型的重疾險,有條件後再為自己購買長期重疾險。

中年人:中國目前的社會情況就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比較重,這樣的情況下,一定不能把買重疾險的錢省下來,特別是家庭的頂樑柱,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為自己購買足夠保額的保險。

4、家裡老人的保險應該如何買?

對於老年人來講,大部分年邁的老年人不論年齡還是身體狀況都不符合重疾險的投保要求。即使符合投保要求,保費也是很貴的。但是家中的老人也確實存在著健康保障的需求,有部分老人甚至沒有醫保。

這種情況下,建議為老年人購買【老年人意外綜合險】,外加三高人群也可以投保的【老年三高癌症醫療險】。


大特保


整個社會的保障體系分為社保和商業保險。從近期國家出臺的一些政策來看,國家已經在大力支出商業保險,比如減稅養老和減稅醫療。從7月1日開始,員工購買的,或者公司為員工購買的符合條件的商業健康險可以抵扣個人所得稅。每年最多2400,每月200,也就是說個稅起徵點在這個條件下可以達到3700.


給你舉個例子,現在每個地方公交車網絡已經很發達了,但是許多私家車依舊在大街上跑。什麼意思呢,就是社保是國家的福利,可以解決你基本的醫療保障,是保而不是包,如果你有一些特殊的醫療需求,社保是保不了的。社保的報銷類型是報銷型,就是以經濟補償為主,而且是先墊錢看病,然後根據你的消費情況,符合條件的給你報銷,不符合條件的自己承擔。除去起付線,和封頂線,除去自費藥,除去不能報銷的檢查費等,社保根據消費金額和醫院等級進行一部分報銷。溫家寶總理說過,任何事情乘以十四億就是大事,所以社保只能提供基礎保障,既然是基礎保障,就是一定要有的,新生兒或者城鎮裡面的年老居民,一定要及時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村合作醫療。


商業健康險是約定給付型的。就是你說的這種,只要你有符合條件的醫生診斷證明,這個病種又恰好在保險合同的範圍之內,保險公司就一次性支付保額,保險合同終止。至於這錢怎麼花,你看病還是不看病,保險公司就不管了。買大額的重疾險是唯一的可以通過保險“掙錢“的保險。怎麼說呢?比如看病花了20萬,但是保險公司賠償是50萬,那麼剩下的30萬看起來就像是掙的了,重疾險又叫做收入補償險,就是解決看病,以後看完病以後的康復理療費用。眾所周知,如果得了重疾,不能工作,收入損失,還的花錢,病好了也不能及時上班,收入還是損失還的花錢。所以,假如經濟條件允許,買一份重疾還是有必要的。


如果經濟能力有限,建議購買意外和意外醫療+重疾險,社保可以作為住院醫療。這樣基本保障就有了。當然還有人擔心生病不在保險合同範圍之內怎麼辦?這是對未來的一種假設,這種假設無法放在現實中檢驗,在購買保險的時候,同等的費率,儘量購買保障範圍大的。最後,如果你有重疾險,你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在出險的時候跟保險公司對話,如果沒有的話,那就連對話的資格都沒有。

商業保險也是國家的一種福利,這種福利不是強迫參加的,而是根據自己的情況自願參加。

希望對你有用。


簡淨軒語


可信。但要分清險種的保障範圍。越早買越划算。可能很多人說年輕時沒病,沒有必要買。但現在疾病越來越年輕化,保障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如何去選擇重疾險這裡面有很多的知識。作為一個專業的代理人給大家說兩條1:健康險的範圍不是看重疾的種類而是看輕症的種類。現在大部分的重疾險已經涵蓋42—60類疾病有的甚至已經到了80種,100種,重疾的種類拼的已經沒有太多意義,保監會規定的最常見的25類疾病已經佔了保險公司所賠付的95%以上,很多的疾病都是在一個特殊階段特殊時期和地區才會發生的如sasa,因此個人認為重疾保障在42—60足夠了。但是否含輕症,輕症如何賠付,輕症涵蓋多少種這要注意。個人認為8-12是個非常好的區間。多了有些譁眾取寵,噱頭太多。2:豁免!怎麼豁免?很多保險都有豁免,但豁免的條件不同。有投保人豁免,被保人豁免。如某安的某安福,投保人豁免,被保人重疾豁免。其意義有多大?其險種保輕症,但輕症後還要繳費,要知道輕症治療花費也不少負擔也不低,再交保費?就不如得輕症後豁免保費的意義大了。還有最噱頭的被保人重疾豁免,都重疾了,重疾保額都賠完了,剩下身故保額也就1萬2萬了,豁免的意義不大。 因此對於豁免最好是輕症豁免。輕症提前治療,同時豁免保費。3.最重要的一條,保險公司的挑選。國有企業要好於小企業,雖然說保險公司倒閉後由其他公司接手,但保險法92條所說的 接手保險公司要”維護”客戶權益,而不是履行,這詞意差大了。所以還是要選擇一個比較大的保險公司。最好是國有企業以防國外的保險公司撤資出現問題。


歐陽不華


很多朋友可能不明白,為什麼買了社保還要買

商業保險

?然而光靠社保是不夠的,我們應該有一個很好的規劃,量身定做一定的

商業保險

,給我們以後的生活充分的保障。
經常有朋友問,我都上了社保了,還有必要再花錢買商業醫療

保險嗎

?與此相對,另一些人卻又走另一個極端,買了一大堆

商業醫療保險

,最後卻發現和已有的社保保障相重複。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設計自己的健康

保險計劃

,既做到少花錢,又能享受到最大保障呢?
第一部分:醫療 光靠社保是不夠的
據衛生部信息中心數據顯示:人一生中患大病的幾率高達72%,得大病不可怕,可怕的是龐大的醫療費,因為這是社保無法完全承擔的。
有醫保 也需考慮商業健康險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是,環境汙染、精神壓力等諸多因素,使很多人的健康狀況堪憂。對此,我們一要預防疾病,呵護自己的健康;二要有所準備,使自己能夠病有所醫。然而,面對“看病難,看病貴”的醫療現狀,人們發現即使有社保,每次大病小情,不少醫療費用依然要自己掏腰包。

35歲的吳先生最近因病住院花去醫療費近20000元,其中屬於社保醫療報銷的有18000元,不屬於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的費用2000元。出院後吳先生去社保部門報銷,結果拿回14620元,還須自付5380元。他意識到光靠社會醫療保險是不夠的,決定購買一些

商業醫療保險

作補充。
某人壽

保險公司人壽

成都市分公司的保險專家表示,目前國情決定我們的社會醫療保障只能是“低水平、廣覆蓋”。這就意味著我們享有的醫療保險面臨不少的限制。首先是社保醫療報銷數額上的限制,簡單講就是“下有門檻費,上有封頂線”。
據介紹,基本醫療

保險統籌

基金支付個人住院醫療費用設定有起付線和封頂線。起付標準以下和封頂線以上的醫療費用由個人賬戶或現金支付。社保只對起付標準以上、最高限額以下且符合報銷範圍的費用按比例支付。
其次是報銷範圍的限制。某些藥品(新藥、進口藥、貴藥等)以及一些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都不在社保醫保報銷範圍之內。對於交通事故所造成的醫療費用,社保醫保一般也是不報銷的。除此之外,在疾病期間經常發生的費用,比如營養費、護工費、收入損失等更不在報銷範圍之內。

社保是事後給錢,而商保中的

重疾險

是確診後就給錢,如出現大病,可以彌補很多家庭沒錢治病的困境;另外,

商業保險

的身故賠付往往可以解決被保險人家人的生活困境。
商業

重疾險

一般都有豁免條款,被保險人一旦發生合同約定事故即無需繳納後續保費,但保障繼續有效,而社保醫療的享受前提是按規定連續不斷按時繳費;
可見,社會醫療

保險好

比城市家庭安裝的木製大門,可以提供基本的防護功能。但是對於防範家庭的醫療風險,單憑這一道防護,尚顯單薄。若想進一步增強個人或家庭的健康防護能力,還需再安一道鐵門———商業健康險。
大病 更要考慮商業

重疾險


保險專家表示,得病一般有三種情況:小病、中病和大病。
小病就是我們所說的頭疼腦熱,花三四百塊錢就可以治癒,一般家庭都負擔得起。中病一般需要住院治療,花費一般在5000元到10000元,加上社保補償的部分,一般家庭也基本可以負擔。

大病都是現代疾病,如:癌症、心、腦

血管疾病

等,它直接威脅我們的健康和生命,且花費巨大,導致家庭經濟崩潰,甚至負債累累。可怕的是,隨著工作壓力增大及環境變化,大病離我們並不遙遠:一條來自衛生部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人一生中患大病的幾率竟然高達72%———如此高概率下,你不該早做準備麼?
第二部分:

商業醫保

險種不同保障各異

商業醫療保險

的作用:補充社會醫療保險保障範圍的不足;補充自付額部分;補充封頂線以外部分的醫療費用……社會保險追求人人平等!商業保險追求的是量身定製!


撥雲見月


重大疾病險是個坑,得了重大疾病保險不一定給你賠付,看看保險條款就知道了,要達到重大疾病保險賠付的標準,那隻佔患重大疾病的一少部分,保險條款規定的很詳細,很明確,想入這個保險的一定要仔細看保險條款,不能只看病名,患這個病能不能賠,還要看這個病造成的後果是否達到保險條款規定的嚴重程度,大概很多人入保險不注意這個問題,就掉到保險的坑裡了,最終入了這個險,也患了重大疾病,但能不能得到保險賠付,還不一定。當然我們入保險的目的是以防萬一,不得病最好,但是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還得不到很好的賠付,豈不是沒有達到目的。所以,建議想入重大疾病險的,先仔細看看保險條款,再做決定。


老虎60872243


商業保險,有錢你就買;信不信有你。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職工醫保,“新農合”保險;險中包含常規病報銷,有些大病已納入醫保報銷;沒有必要再買“重大疾病”險了。20年交保,交多少?首先醫保報,剩餘的有“商業”險報;划算嗎?假如買一份人壽險,如在保險年限內死亡;還能賠償一筆,人壽保險金。

商業險,買時好講;報銷時難,條條框框情況很多;請根據自身經濟情況而定吧。

個人觀點,謹供參考。


樹下酒仙


我來說我來說!

交20年錢,保終身重大疾病,熟悉的感覺,熟悉的味道,這不就是我自己買的重疾險產品嘛……

不過,你買的到底是不是我買的,這就不知道了。因此,我建議你去搞清楚這幾個問題:

給付型還是報銷型?

簡單地說就是,所謂保終身重大疾病,看看生病之後是一次性賠你一筆錢,還是用多少報銷多少。

如果一次性賠你一筆錢,那就挺值了,畢竟社保不能100%包了你的醫藥費,且不管自費藥進口藥品器材啥的。

保不保輕症?輕症豁免嗎?

如果是重疾險,現在大多數都保障輕症,有的還保障多次輕症。保障輕症的話,這個保險能用得上的概率會再大一些。

輕症豁免,就是得了輕症之後,如果後面還有幾年保費沒交的,可以不用交了。很有用的一個功能,有為佳。

保多少種重疾?

理論上越多越好,實際上,保監會規定的25種基本上也夠了(除非很不巧得了怪毛病)。

如果可以多次賠付的話,看看分組是不是合理。這個說起來有點複雜了,建議諮詢專業人士(比如我)。

有沒有身故責任?

你說的終身重疾險,如果有身故責任,那麼死了的時候要是還沒賠過的,就還是會把保額賠給你的受益人,如買了50萬重疾,那麼保額就是50萬。

如果沒有身故責任,死了的時候要是還沒賠過的,那麼一般會把現金價值賠給你的受益人,現金價值的問題,在投保的時候可以問你的代理人or保險公司索要一張現金價值表,看看“幾歲死,現金價值是多少”。

不過,終身重疾險,帶身故責任,這樣的保險會蠻貴的……

等待期裡的小秘密……

等待期是多久?這是初階問題。關於等待期還有一個小坑值得關注——

第一種情況:有的重疾險,等待期內確診,會把錢還你,合同終止。

你先別急著罵,這算好的,畢竟怕你帶病投保,人家保險公司也有道理。

第二種情況:有的重疾險,等待期內,出現疾病症狀,就會把錢還你,合同終止。

也就是說,即使是等待期後確診的,但如果保險公司發現你在等待期內就出現過症狀了,它也可以拒賠。

當然,這得看合同裡怎麼寫,不可能合同裡寫的是第一種情況,卻按第二種情況處理。

居然一不小心又寫了那麼多……因為,真的最怕你們買錯保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