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王健林:會「算計「這樣東西的人,必成大事!

馬雲王健林:會“算計“這樣東西的人,必成大事!

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

1

2018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似乎還有很多年初的計劃沒有落實,做了很多卻沒什麼值得炫耀的,簡單總結,就是兩個字:瞎忙。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明明用了很多碎片時間,處理了緊急事物,但一點成就感都沒有;每天都在搶時間,效率卻越來越低,越忙越亂;外界的干擾因素太多,很難集中處理一件事……

馬雲王健林:會“算計“這樣東西的人,必成大事!

這些問題,並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比如第一個,在處理工作時,我們總是本能的處理最緊急的事情,就像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作者提到的,處理最緊急的事情是慣性,但會導致重要的事情被荒廢,所以不會對“重要事”和“緊急事”進行排序,是造成時間被大量浪費,和工作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緊急事”和“重要事”的處理方法可參照下圖:

馬雲王健林:會“算計“這樣東西的人,必成大事!

要知道,想找到工作的平衡其實很難,我們都沒有超能力去顧全顧好每一件事,但是當你學會將工作進行劃分,將最重要的事情先處理好,你會發現付出和工作效率是可以成正比的。

2

再來看第二個,似乎每到新年伊始或者月初,我們總是喜歡給自己列各種flag,比如早起半小時,抽出一小時健身,每天看幾頁書……後來漸漸發現,自己堅持的時間還不如列計劃的時間多。

要知道,一時興趣立計劃很容易,但是堅持下來的人卻寥寥無幾,這也成了劃分我們和成功人士的重要標誌。“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比你有錢的人比你還努力!”

前段時間網上瘋傳一張作息表,62歲的萬達董事長王健林的一天:

馬雲王健林:會“算計“這樣東西的人,必成大事!

百度CEO李彥宏也曾說道:“自己每天早晨5點多就“被機會叫醒”,並且每天工作時間都超過12小時。”

有蘋果公司員工在凌晨4點半收到過CEO庫克的郵件。

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每天4點半起床,在吃早餐的同時看報紙,保證6點前趕到辦公室。

所以這世上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真正成功的人都知道,與其說管理時間,不如說是管理自己。

3

馬雲曾預言:未來每天只要工作4小時,不懂時間管理的人,到時職場會更忙!

如果按照馬雲的預測,在工作量一定的前提下,只有懂得時間管理的人才能準時下班,而大多數的人,只能陷入到無限的加班之中。

馬雲王健林:會“算計“這樣東西的人,必成大事!

回想一下,我們每天在上班的時間都做了什麼,刷微博?逛朋友圈?把工作拖到最後一刻,然後熬夜完成,第二天繼續精神不濟,於是陷入了惡性循環。

每天“忙”“茫”“盲”,相同的時間,為什麼人家就可以做好時間管理,有時間逛街、喝咖啡,而你只能加班吃泡麵?

市面上,時間管理方法那麼多,但並不是每一個都適用於你。只有找到為你量身定製的時間管理方法,才能真正幫你脫離加班和家庭事業兩難的魔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