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發展研究院校園行活動 點亮農村環保建設新希望

前不久,一組由大連理工大學十幾名同學共同拍攝的創意照,在網絡上迅速躥紅。這組照片通過獨特的視角,展現不文明行為給“蟻人”們帶來的煩惱。同學們說:希望這些照片能呼籲大家,從自身做起踐行保護環境,共建文明校園與環保社會。每個人小小的環保舉動也可以有意想不到的力量產生。

零碳發展研究院校園行活動 點亮農村環保建設新希望

零碳發展研究院校園行活動 點亮農村環保建設新希望

不隨手丟棄廢物,僅僅是環保善舉的一小步。在全球氣候與環境問題日趨加重的今天,低碳環保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從2017年開始,一個熱詞——零碳(zerocarbon)成為了全球最流行的詞彙之一。"零碳"並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過計算溫室氣體排放,利用設計方案抵減“碳足跡”、減少碳排放,達到"零碳"——即碳的零排放,以及緩解氣候變化的目的。

零碳環保,校園先行。日前,由零碳發展研究院發起,全國各大高校積極參與的首屆零碳校園行,如火如荼的在全國各大高校展開。本次2018“零碳杯”中國美麗鄉村生態住宅設計大賽,面向建築及動力相關專業的全國高校大學生,希望通過大學生專業知識結合實際應用,設計具有節能、生態、經濟、近零碳排放,並具有示範推廣意義的“美麗鄉村”改造建築。

參與此次大賽的參賽團隊可利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型環保節能建築材料、低碳節能技術等進行房屋建築設計,將“開源+節流”的設計理念貫穿到零碳建築設計作品當中,例如使用太陽能光伏能源供電、取暖的設計,從而解決燃煤汙染和用電成本高的實際問題,將房屋打造成為可推廣、可複製的零碳排放宜居建築。

作品提交後,將由行業專家組成的評獎委員會對徵集方案進行評選,並從獲獎作品中優選出第一名,交由具有建築資質的機構實施改造,作為“美麗鄉村”近零碳宜居建築的樣板加以複製和推廣。

關於本次大賽相關要求如下:

【參賽人員】

本次競賽活動面向全國全日制在校大學生(含研究生)、以團隊形式報名,每隊2~5人,每隊需要1名本專業指導老師帶隊。

【參賽作品】

設計作品應滿足現行的國家規範、標準和規定。設計說明要求對方案的理念、特色、功能性、適應性、經濟性等事項進行文字說明,並對佔地面積、建築造價、改造材料新加元素等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列表說明,需要提供成本核算數據。

【報名方式】

通過點擊零碳發展研究院官方微信公眾號“零碳杯”-我要報名,參與本次大賽。

【作品提交】

2018年6月30日前,參賽團隊將參賽作品圖紙電子版以pdf文件格式發至指定郵箱(,文件命名:零碳建築設計大賽+學校+團隊名稱+聯繫人電話;

登錄活動官方網站(零碳發展研究院官網),可查看更多詳細信息。

【作品評選】

2018年7月30日,公佈初步評選的結果,通過網絡評選和專家評審的方式,評選出16組獲獎團隊;2018年8月上旬,在設計院的指導下對被選定的第一名設計改造作品進行實施落地。2018年9-10月,將在第二屆零碳發展高峰論壇上展出優秀的設計作品,當場公佈最終獲獎團隊名單並頒獎。

本次大賽將產生一等獎1名,冠軍將獲得證書、獎盃及獎金5萬元;二等獎2名,獲獎者將獲得證書、獎盃及獎金各2萬元;三等獎3名,獲獎者將獲得證書、獎盃及獎金各1萬元。另外,還設置了優秀獎10名,獲獎者將獲得證書及獎金各1千元。

本次大賽的組委會,還對具體的評選標準,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1、規劃與建築設計:20分

合理的規劃佈局,充分考慮環境利用與融入,滿足功能流線需求,融合建築藝術需求,鼓勵技術創新。

2、融合可再生能源:30分

具有可再生能源元素。通過使用太陽能光伏、熱泵、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設計結合,滿足建築採暖、用電的需求,從而實現建築的近零碳排放。

3、採用環保建材和低碳節能技術:20分

滿足低碳環保理念,利用低碳節能技術和材料,達到低碳節能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鼓勵新技術和應用創新。

4、低成本性與技術的適宜性分析:20分

房屋具有低成本和技術可行性,適宜大面積推廣,滿足現行的國家規範、標準的規定,並進行市場潛力和可行性分析,確保作品的可實施性。

5、宜居性:10分

建築室內外空間要符合美麗鄉村建設的宜居性,符合當地的風俗民情、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徵,體現建築、環境與文化的協調統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著全社會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廣大高校在校師生,憑藉其智慧與學識,同樣期待在環保領域做出更大的貢獻,相信此次零碳校園行,一定能聚攏人才,通過環保創意之舉,為中國環保事業和新農村建設增磚添瓦,繪製出一幅美好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