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市爲農村低保對象發放11500.45萬元

社會救助作為兜底線、救急難、保民生的基本制度,在脫貧攻堅中肩負著不可替代的責任。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社會救助兜底扶貧工作,採取有效措施紮實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共有農村低保對象81266戶113011人,1至6月累計發放低保資金11500.45萬元。

為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制度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兜底保障作用,確保2020年我市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收入不低於國家脫貧標準,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2016年6月和2017年5月,我市先後印發了《中共濮陽市委辦公室 濮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濮陽市社會保障脫貧實施方案的通知》《濮陽市社會救助精準兜底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了社會救助精準兜底的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工作內容,強化責任和措施,促進低保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無縫銜接,為我市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油助力。

為確保農村低保標準不低於按年度動態調整後的扶貧標準,實現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兩線合一”,我市及時調整農村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今年4月11日,市民政局聯合市財政局、市扶貧辦下發了關於提高2018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財政補助水平及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的通知,規定城市低保月標準由去年的430元提高到470元,城市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水平由去年的250元提高到262元;農村低保年標準由去年的3210元提高到3450元,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水平由去年的142元提高到不低於154元;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供養標準每人每月不低於611元;農村特困人員分散供養標準由去年的每人每年3500元提高到4315元,集中供養標準由去年的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6000元。新的保障標準均從2018年1月1日起執行。

為做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確保救助資金及時發放,各縣區將社會救助兜底扶貧所需資金足額列入財政預算,統籌安排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特困人員供養救助資金。為確保困難群眾及時領取社會救助資金,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及時下撥2018年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補助資金和醫療救助資金。

截至6月底,全市共有農村特困人員18178人(其中集中供養人數1728人),1至6月全市累計發放供養資金3998.46萬元。全市城鄉醫療96455人次,1至6月全市累計發放醫療救助資金2931.94萬元。其中:資助參加基本醫療保險68518人,資助參保資金346.9萬元;實施門診救助6436人次,發放救助資金67.93萬元;實施住院救助21501人次,發放救助資金2517.11萬元。實施臨時救助,全市共救助對象2842人,1至6月全市累計發放救助資金602.6萬元。(記者 段利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