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付非婚生子撫養費 「老賴」支付寶被凍結忙履行

“真沒想到你們把我的支付寶也給凍結了,我什麼東西都買不了,出行特別不方便,我現在就來交撫養費。”近日,桂陽法院成功執結了一起撫養費糾紛案件,因為支付寶被凍結,“隱身”許久的被執行人李某軍又急又惱,主動現身,來到法院履行義務。

黃某鳳與李某軍於2016年2月10日確定戀愛關係並同居生活,2017年生下非婚生男孩李某宇。2017年5月,雙方解除同居關係,小孩李某宇出生後一直隨黃某鳳生活。雙方因小孩撫養問題訴至法院。

案經桂陽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原告黃某鳳與被告李某軍同居期間所生育小孩由原告黃某鳳撫養,被告李某軍每月負擔小孩李某宇撫養費700元至小孩獨立生活。

判決生效後,因被執行人黃某軍一直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對申請執行人黃某鳳避而不見。無奈之下,黃某鳳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立案執行後,承辦法官依法向被執行人李某軍發出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手續,督促其自覺履行,並通過執行查控系統對其財產狀況進行查詢,但李某軍仍置之不理。

法院先後凍結、查封了李某軍的銀行賬戶,但銀行賬戶內只有零星餘額。經承辦法官多方查控,被執行人李某軍的支付寶賬戶有存款,承辦法官當機立斷,立即將凍結執行裁定、協助執行通知書等法律文書以加急特快專遞方式郵寄至支付寶杭州總部,對李某軍的支付寶賬戶進行了凍結。

這一措施果然見效,李某軍在其支付寶賬戶被凍結的第二天就主動聯繫承辦法官,表示願意履行義務,請求法院解除凍結其支付寶賬戶,並當即讓其家人送達了全部執行款。至此,該案圓滿執行完畢。

法官說法,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網絡虛擬交易賬戶,雖不同於普通銀行賬戶,但虛擬賬戶所有人對賬戶內的資金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所以這類賬戶內的資金也是被執行人的財產,屬於法院執行範圍。隨著科技信息時代的發達,法院開展執行工作手段日趨多樣化。今後,查封、凍結網絡虛擬交易賬戶中的資金將會成為執行工作中的一項常態化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