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1

两年前,有一个74岁的导演用他生命的余辉完成了他此生执导的绝唱之作。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种特殊的民族乐器唢呐,如何在大时代的喧嚣与前进中逐渐被历史所淘汰的悲情故事。

在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表示:“娱乐至死的精神是对历史的不负责”。

当电影最终下档的时候,它的票房只有8764万元人民币,达不到当今任何一部主流商业电影的平均票房水准。但就像导演当初对友人说得那样:“我最近在拍一部电影,它也许都进不了电影院,但我还是会坚持把它拍完”。

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他用电影的方式在薪火相传。

他,就是扶植了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田壮壮等第五代知名导演的中国第四代导演领军人物——吴天明。

他生命旅途中最后拍的这部电影叫做《百鸟朝凤》。

2

《百鸟朝凤》原名“十样景”,中国民族器乐十大名曲之一。在众多唢呐曲中,它最具代表性,将唢呐的表现力演绎到了一种极致。

在其乐曲声中有莺歌燕舞,有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你能听到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能感受到活泼、粗犷的生活气息。

在更早之前的历史意义中,百鸟朝凤的含义更为崇高。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而在影片的设定中,也是唯有德高望重的逝者才配在葬礼上用《百鸟朝凤》这首曲子表示追思。

3

影片围绕着黄土高坡上的无双镇展开。

一个远近闻名的唢呐大师焦三爷,外加两个学徒游天鸣和蓝玉,二十年的陪伴与成长,两代唢呐匠人之间的师徒情深。

二十年,沧海桑田。无双镇的焦加班也变成了游家班,焦三爷年事已高,游天鸣学有所成,衣钵交接,顺理成章。

可是时代变了,镇上除了唢呐,来了“洋乐队”。见所未见的电吉他,丝袜女和铜管乐,让这个小镇上质朴的人们耳目为之一新,原来乐器除了唢呐之外还有这般与众不同的享受。

渐渐地,红白事请唢呐班演奏不再变得必需,经营变得愁云惨淡起来。连为数不多的演出,大家也不会再给唢呐师行礼......

当你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时,连最起码的尊重人们都会选择遗忘。

焦三爷看在眼里,他选择了沉默。因为他知道,就算所有人都放弃了唢呐,还有天鸣,那个连血液里都流淌着唢呐乐章的弟子。

但是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当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理想就会变得动摇。慢慢的,游家班走得就剩天鸣一人。

也许这就是天意,浮华散尽,总会留一个最虔诚的信徒来为业已消亡的事业殉道。焦三爷徒叹奈何,终在人生的文末,用一曲《百鸟朝凤》来划上句号。

4

优秀传统文化是否都会像唢呐这般在面对时代的变迁面前变得无所适从?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是否在面对新文化的冲击时会变成螳臂当车?

时间终究会给出答案,历史终究会做出它的选择。

吴天明用他特有的方式来演绎了《百鸟朝凤》的故事。千千万万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被无数的摆渡人前赴后继的拾起,而《百鸟朝凤》不过是其中的一员。

听完了《百鸟朝凤》的乐章,在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汇中,你是否有兴趣再听听龙凤呈祥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