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娟:鄉村職業代辦人爲何「生意興隆」?

隨著國家對農村投入的增加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由國家財政投入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醫療、教育投入等“大事”取得了很大進展,但農民如何便利地辦理各種事務等“小事”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在人口流動、現代化轉型以及基層治理科層化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地為農民辦“小事”,需要更有效的基層管理制度設計。

在我的家鄉,曾大年是個傳奇人物,非常有本事,常常幫鄉親們解決各種難題,主要是代辦各種需要到政府部門辦理的事務。比如,張某的三個小孩在不同的省份出生,但是當時沒有辦理出生證明,落戶時遇到困難,張某現在去醫院辦理出生證明的話,醫院往往以事隔多年為由不予辦理,曾大年出手,就能幫其辦好出生證明和落戶。又比如,我一個堂哥的兒媳婦未到法定年齡就結婚了,無法辦理結婚證,孫女落戶時,堂哥也是請他幫忙辦理結婚證和幫小孩落戶。只要是農民與政府部門打交道遇到的困難,曾大年都可以幫忙解決。

曾大年代辦這些業務並不是無償的,於他而言,這是一門生意。他有自己的收費標準和原則。一般情況下,費用包括代辦業務時的現金支出和務工補貼,他也會根據當事人的家庭經濟條件進行增減。家庭條件好的,他多收一點,家庭條件不好的,他少收一點,甚至一分錢都不收。其中代辦幾類業務是絕對不收錢的,如代辦殘疾證明。按照他的說法,這些都是“弱勢群體”,不應該收錢。這為他贏得了很好的聲譽。

據曾大年介紹,依靠代辦業務每年可以收入七八萬元左右。鄉親們則傳言他年收入有十幾二十萬。原本從事村莊清潔工作的他,現在是專職的辦事員。

曾大年能夠辦成農民難辦的事,秘訣首先是他本人善於學習,可以說專業知識豐富。我們在和曾大年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他雖然只讀了小學二年級,卻掌握了很多法律知識和政策條文,比如森林法、婚姻法、水法等。一些重要的法律條文,他能夠熟練背誦出來。這讓他在代辦業務時能夠講出道理,讓政府工作人員難以應對。目前,隨著土地問題日益重要,他正在抓緊學習關於宅基地、承包地等方面的知識。

曾大年在代辦業務的過程中獲得了與政府部門打交道的能力,這是普通農民所不具備的。他知道各個部門的人員和地理位置,瞭解政府工作人員的上班時間,能夠準確地找到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

除了這些,他還有一個特別的“本領”——“賴”。他列舉的策略主要是在政府工作人員的辦公室裡賴著不走。即使一些業務不合程序,政府工作人員為了免去麻煩,對他也會開綠燈。例如,曾大年到縣交通部門反映道路維修的問題,工作人員每次都敷衍他,他就一直待在縣交通部門的辦公室裡,跟在交通局局長後面,直到縣交通部門將道路修好了,他才作罷。

從曾大年所講的案例來看,他辦理的都是農民自己難辦、村幹部不願意代辦的業務。他在這個縫隙中找尋到了機會,並依靠這個灰色空間獲利。在我的家鄉,一些教師、宗族權威等也充當著代辦員的角色。例如,本村一位小學老師,常常幫鄰居和親戚辦理業務,很多人來諮詢他怎麼辦理合作醫療、落戶等,不過,他只是義務性幫忙,不以此獲利,專業程度和服務範圍不大。

灰色空間的大小主要取決於鄉村社會的現代化水平。在現代化程度較高的發達地區,鄉村社會的正規化、程式化水平較高,這種灰色空間幾乎不存在。在不發達地區,地方政府的科層事務不多,農民辦理業務的程式化水平較低,這種灰色空間也不大。而正處於現代化轉型過程中的地區,地方政府的科層事務增多,灰色空間最大。在這個意義上,這種灰色空間是鄉村社會現代化轉型過程中的特有現象。

(作者為中國地質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