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丨「一帶一路」:消除貧窮與偏見的大道

观察丨“一带一路”:消除贫穷与偏见的大道

本文共2001字,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作為東西方交流溝通的大通道,古絲綢之路是連接歐亞大陸的經濟、文化、民族、宗教紐帶。它的內涵和外延,隨著歷史變遷而得到豐富拓展。在大航海時代和近代民族國家出現前,古絲綢之路在全球化歷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此後,世界上出現了更大範圍的交流與融合。但這一輪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全球化,最突出的問題表現在全球性的發展不平衡:一是國家和地區發展不平衡,二是文化交往的不對等、不平衡。

观察丨“一带一路”:消除贫穷与偏见的大道

2017年4月13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佈一組新的地球夜間燈光分佈圖。(來源:重慶晨報)

網絡上流傳的地球入夜燈火分佈圖顯示,北美、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沿海地區燈火輝煌,這是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地方;而內陸地區的廣大範圍仍然是暗淡一片,那裡是尚未實現現代化的地方,有些甚至還生活在“貧困的黑暗”中。從全球化的總體收益來看,沿海國家大於內陸國家,一個國家內部的沿海地區大於內陸地區,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大於沿海一般城市。這種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全球不公正、不平等加劇。

對此,有觀點將問題的出現一味歸咎於經濟全球化。歷史地看,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它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以及各國人民交往。但它也是一把“雙刃劍”,尤其是在世界經濟處於下行期的時候,需要被更好地適應和引導,以此來消解因“蛋糕”變小而引發的增長和分配、資本和勞動、效率和公平等矛盾。

观察丨“一带一路”:消除贫穷与偏见的大道

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貧民窟鳥瞰圖。(來源:路透社)

面對需要新動力的世界經濟、需要普惠平衡的發展和有待彌合的貧富差距,中國適時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它本質上是建立在互聯互通基礎上的全球化,包括基礎設施、交通工具、信息手段的互聯互通。同時,致力於通過政策溝通、民心相通等來解決文明衝突問題,從而使新一輪全球化更加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和互鑑性,進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傳統的全球化中,貿易和投資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而有效的政策溝通和全球性公共產品相對緊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支持在貿易和投資領域採取更多的相向行動,而且積極推進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等制度性改革。這些領域的探索創新,有助於創造就業、鼓勵創新、增進福利並促進包容性增長。

除此之外,“一帶一路”還前瞻性地鼓勵全球互聯互通,包括設施、政策、文化等多個抓手。這個中國版全球化方案與以往金融自由化、泡沫化的導向模式不同的是,它始終著眼於基礎設施建設,引導資金投向實體經濟;與過去少數國家受益的模式不同,它始終重視“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戰略對接、優勢互補以及共同受益;與過去的沿海開放發達、內陸封閉落後不同,它始終注重通過陸海聯通賦予內陸地區更多的發展機遇。進一步來看,“一帶一路”致力於分享中國的發展理念、發展經驗,以推動新一輪全球化的深入開展。

一是設施的互聯互通,將“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全球化。

硬件上的互聯互通包括建立和加強相關國傢伙伴關係,構建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促進全球新價值鏈的生成。其中,高鐵等先進陸上交通設施,有助於解決內陸交通問題;海上港口建設的進一步加強,有助於提升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全球開放型經濟體系中的競爭力;信息技術設施的完善,有助於相關國家實現“彎道超車”,由封閉落後走向開放前沿。相關舉措使得新一輪全球化更加開放包容,既促進內陸和不發達地區的開放,又讓更多地區和人口納入全球化進程。

二是政策的互聯互通,將“有事好商量,好事一起辦”的理念全球化。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相關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的相互對接、優勢互補。政策互聯互通既是開展務實合作的基礎,也是實現互利共贏的重要保障。“一帶一路”倡導健全長效化政策溝通機制和全方位政策溝通平臺。各國政策的有效對接有助於提高全球整體資源的有效利用,全球化短板的補齊則有助於提高公共產品的效用。同時,政策相通還可以加強全球化的協調,及時應對相關問題。相關舉措使得新一輪全球化合作更加高效,既促進各國的政策協調,而且能有效克服全球化短板、提高整體效率。

三是文化的互聯互通,將“人心齊,泰山移”的理念全球化。

國際紅十字會創始人杜楠有言:“真正的敵人不是我們的鄰國,而是飢餓、貧窮、無知、迷信和偏見。”“一帶一路”倡導包容與普惠、和平與發展,旨在用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激活相關國家的歷史記憶;通過互學互鑑、溝通對話,處理好文化衝突和融合問題;通過民間交往,努力培養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從而使得新一輪全球化更加和諧、更為趨同。

當前,“一帶一路”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它是世界夢和中國夢的有效聯結,必將引領新一輪全球化走向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來源/解放日報(節選)

責編/張廣琳 審校/劉夢 監製/李雨思

投稿/糾錯:[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們:[email protected]

观察丨“一带一路”:消除贫穷与偏见的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