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寶寶說話遲、走路晚?什麼才是家長應該擔心的發育遲緩……

北京的李女士,她的女兒已經四歲了,但是仍然不說話,帶去醫院被診斷為自閉症。

接診的醫生說孩子自閉症的成因主要是因為寶寶從出生到三歲前,語言發育敏感期沒有得到足夠刺激。李女士和丈夫又疏於照顧,讓孩子太過依賴電子產品,導致語言發育遲緩,進而演變成迴避型的社交障礙,需要通過長期持續的語言刺激來矯正。

李女士說特別後悔,總怕孩子發育太快,容易早熟。過去那些安慰她的“貴人語遲”、“長大就自然好了”的事例,在殘酷的現實問題面前,統統失去了作用。

她和先生過去欠女兒的陪伴和引導,現在都需要加倍來彌補。

這是一個悲傷且殘酷的事!是的,每個寶寶的發育速度各有不同,但大部分的孩子都會遵循一個基本的時間軌道!最瞭解寶寶的肯定是媽媽,請相信媽媽的直覺!如果寶寶好像在通常年齡的幾周後都沒有達到某些發育里程碑,那麼建議媽媽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下,沒什麼問題自然是皆大歡喜!但如果真的是發育遲緩,早發現早治療那肯定是最好的!

聰明的寶寶說話遲、走路晚?什麼才是家長應該擔心的發育遲緩……

關於孩子是否屬於發育遲緩討論之前,家長們應該充分了解孩子發育情況的一般規律,這樣才能做到了如指掌,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不同。

1個月以內

如果在嬰兒2周、3周或4周大時發現下列發育遲緩的信號,應通知兒科醫生。

  • 不會吮吸,吃奶很慢。
  • 強光的照射下不會眨眼。
  • 視線不會關注並跟隨面前左右移動的物體。
  • 四肢很少有動作,看起來很僵硬。
  • 四肢似乎非常鬆軟或無力。

1-3個月

如果你在這一階段發現孩子出現下列任何警告信號,請與兒科醫生詳細討論。

  • 2個月時仍然沒有注意過自己的手。
  • 2個月時聽到你的聲音不會笑。
  • 2-3個月時雙眼仍不會跟著移動物體看。
  • 3個月時仍不會抓握東西。

4-7個月

如果孩子在本階段顯示出下列跡象,可能代表發育遲緩, 應諮詢兒科醫生。

  • 4個月時仍不會扭頭去找聲源。
  • 5-7個月時仍完全不會翻身(不管是從俯臥到仰臥還是從仰臥到俯臥)。
  • 5個月後在晚上仍然無法安撫入眠。
  • 6個月時仍然不能在大人的幫助下坐起。
  • 6-7個月時仍不會主動去抓東西。
  • 7個月時仍不會用雙眼跟著在30 -180釐米之間的移動物體看。
  • 7個月時仍不會通過動作來吸引注意力。

8個月-1歲

如果孩子在8-12個月階段顯示出下列跡象,可能代表發育遲緩, 應諮詢兒科醫生。

  • 不會爬。
  • 爬行時拖著一側身體(超過1個月)。
  • 不能扶著站立。
  • 不會尋找當著他的面前藏起來的東西。
  • 仍沒有說過任何簡單的詞(“媽媽”或“爸爸”)。
  • 不會用身體語言,比如搖頭或點頭。
  • 不會用手指出對應的物體或圖片。

2歲

如果孩子在本階段顯示出下列跡象,可能代表發育遲緩,應諮詢兒科醫生。

  • 經常跌倒,不會上下樓梯。
  • 仍然不停地流口水或吐字不清。
  • 不會用4塊以上的積木搭高塔。
  • 無法理解簡單的命令。
  • 對其他孩子不感興趣。
  • 極難與母親分開。

3歲

如果孩子在本階段顯示出下列跡象,可能代表發育遲緩,應諮詢兒科醫生。

  • 不會把球從手裡扔出去。
  • 不會原地跳。
  • 無法疊起至少4塊積木。
  • 每當父母準備暫時離開時仍會黏著不放或大哭大鬧。
  • 對互動遊戲沒有興趣。
  • 只要一生氣或不開心就立刻情緒失控,沒有任何自控能力。
  • 不會使用由至少3個詞彙組成的句子。

4-5歲

如果本年齡段的兒童顯示出下列信號,可能代表發育遲緩,應諮詢兒科醫生。

  • 注意力極易分散,對任何活動的注意力都不會超過5分鐘 。
  • 沒有興趣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 對人一般沒有反應,或只有非常敷衍的反應。
  • 大部分時候都看起來很不開心或很難過。
  • 迴避其他孩子和大人,或者表現冷漠。
  • 情緒表達不豐富。
  • 不理解含有介詞的兩部分的指令(“把杯子放在桌子上” “把沙發下面的球拿出來”)。
  • 不能正確說出自己的姓名。
  • 不會跟大人講自己的日常活動和經歷。

發育遲緩不代表寶寶就是笨小孩!只要不是遺傳性的疾病,通過科學的方法來引導治療,相信孩子的情況會慢慢好轉起來的!

即使寶寶出現了文中列舉的這些信號,媽媽們也無需過分緊張,及時諮詢兒科醫生,根據寶寶的弱項進行針對性的引導,絕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在成年前矯正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