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兵敗麥城,逃到距離益州二十里臨沮,馬超爲何見死不救?

關羽之死跟馬超沒有什麼關係,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疑問呢?主要還是因為史書記載的一句話:

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為前都亭侯。所以就有人認為,既然馬超督管臨沮,為什麼沒有救援關羽呢?

關羽兵敗麥城,逃到距離益州二十里臨沮,馬超為何見死不救?

馬超督管臨沮的時間是公元215年,這一年馬超投降劉備,幫助劉備兵圍成都。後來劉璋投降,劉備封馬超為平西將軍,督管臨沮。而臨沮屬於漢中的地盤,當時還被曹操控制著,說白了,馬超就是個空頭將軍,督管的臨沮自己根本管不了。

後來到了公元219年,劉備拿下漢中全境,曹操敗退。馬超被封為左將軍,假節沒有實際的封地。所以跟臨沮已經沒有關係了。

同年,關羽敗走麥城,最後逃到臨沮被吳將馬忠所殺。因此,關羽之死跟馬超沒有關係。那麼跟誰有關係呢?如果說有,最有關係的可能就是孟達和劉封了。

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

關羽在自己最得意也是最接近勝利時(水淹七軍,兵圍襄樊),呼喚孟達和劉封的幫助,但是兩人沒有出兵。後來,關羽敗退被殺,兩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那麼關羽為什麼要不跟劉備打招呼就進攻襄樊呢?這就要從當時的大勢說起。

關羽兵敗麥城,逃到距離益州二十里臨沮,馬超為何見死不救?

公元219年,劉備挾定軍山之戰的餘威席捲漢中,孟達負責向北進攻房陵和上庸,後來劉備派劉封助戰,兩人合作成功佔據了房陵和上庸這兩個地方。曹操因為孫權偷襲合肥,難以東、西兩線作戰,於是從漢中撤退,將主力都調到淮南去防守孫權。

劉備拿下漢中後自封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關羽的任務是防守荊州南部五郡。但是關羽沒有這樣想,也沒有這樣做。

同年,曹操封曹仁為徵南將軍,讓曹仁討伐關羽。曹操這時正陷於孫權的威脅之下,為什麼還要讓曹仁在西邊進攻關羽呢?其實曹操的真實意圖是以攻為守,打著進攻關羽的口號,防止關羽出兵,否則就會陷於東西作戰的麻煩。

按照正常情況,曹仁來攻,關羽只要防守就可以了。況且劉備交給關羽的任務也是防守荊州,

但關羽沒有這樣做。關羽看到孫權進攻曹操,曹操的大軍在東方防守。而曹仁孤軍深入,想吃掉偌大的荊州,簡直是痴人做夢。於是關羽改變策略,主動進攻,派兵包圍了襄樊。

關羽兵敗麥城,逃到距離益州二十里臨沮,馬超為何見死不救?

這個結果是曹操沒有料到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主要責任在曹仁。曹仁其實佯裝進攻就可以了

。誰知道曹仁不明白曹操的意圖,積極的準備進攻用的糧草,在南陽郡大肆佂糧,搞得民怨沸騰,於是宛城的侯音與衛開劫持太守造反,還聯繫了關羽,準備南北夾擊曹仁。關羽一看有機會吃掉曹仁,於是就改防守為進攻,派兵包圍了襄樊

曹操這時急的團團轉,曹仁被圍,生死未卜。南陽郡又發生了大的騷亂,許多山賊都打著關羽的旗號趁機作亂,曹操嚇得要從許昌遷都。司馬懿和蔣濟及時勸阻了他。

沒有辦法,曹操屈尊和孫權取得聯繫,以承認孫權的領土為代價,爭權孫權的幫助。孫權早就惦記荊州的領土,因為零陵郡和武陵郡差點和關羽打起來,這回倒好,一個千載難逢的報仇機會來到了。

關羽兵敗麥城,逃到距離益州二十里臨沮,馬超為何見死不救?

於是孫權派呂蒙為大都督,偷襲了江陵和公安,誘降了江陵守將麋芳和公安守將士仁。那麼為什麼呂蒙能輕易的誘降兩人呢?主要還是因為關羽不會善待下屬。關羽兵圍襄樊,兩人負責供應糧草。由於連日大雨,河水暴漲,所以導致糧草運送不及時。於是關羽就放出話說:回去後就要軍法處置這兩個人。麋芳、士仁心中害怕,於是投降了孫權。

這樣的話關羽就沒有了退路,緊接著曹操派于禁率七軍救援曹仁,被關羽圍困,于禁投降。曹操又派徐晃和張遼救援曹仁。徐晃使用計謀,將孫權寫給曹操的信射入關羽營內,關羽知道江陵和公安失守後大驚,急忙領軍撤退。

在路上關羽不斷派使者去查看江陵的情況,呂蒙都善待使者,領著使者參觀一如既往,安靜如常的江陵。關羽的兵知道自己的家人平安無事後頓時沒有了鬥志,紛紛脫離關羽而去。

最後,關羽敗走麥城,在麥城堅守幾天後逃走。此時西去川蜀的路被陸遜派兵封堵。沒有辦法,關羽只有朝西北走,向劉封和孟達駐守的房陵靠近,等走到臨沮,看下圖,遭到吳軍埋伏,關羽和關平被伏,然後遇害。

關羽兵敗麥城,逃到距離益州二十里臨沮,馬超為何見死不救?

從整個過程來看,關羽逃跑的路線基本被堵死,北邊有曹仁,南邊的江陵已經被呂蒙所佔,西邊的秭歸被陸遜所佔,西北方有吳將潘璋的埋伏。從整體部署來看,孫權的目的很明顯,

不捉住關羽誓不罷休。最後孫權成功了。

那麼關羽有沒有機會逃跑呢?有,唯一的希望就是孟達和劉封的救援。如果兩人在關羽兵圍樊城時就支援關羽,那麼關羽早就攻陷襄樊了。如果關羽敗退後兩人及時出兵援救,那麼關羽絕對不會在臨沮被伏。這就解釋了後來孟達為什麼會叛變投靠魏國,關羽的死跟他有很大的關係。

有人會問,關羽攻打襄樊那麼久,為什麼劉備沒有來幫忙呢?其實不是劉備不幫忙,而是劉備壓根兒就沒有料到關羽會敗。

依照關羽統治的區域和兵力,防守荊州根本不成問題。劉備沒有料到關羽會主動進攻,更沒有料到孫權會在背後偷襲。最先知道消息的肯定是離關羽最近的劉封和孟達,而兩人卻沒有施以援手,最後關羽慘死。

關羽兵敗麥城,逃到距離益州二十里臨沮,馬超為何見死不救?

劉備當然不會放過這兩人,孟達在關羽死後就投降了曹魏,劉封被劉備處死。隨後,劉備就以給關羽復仇的名義發動了夷陵之戰。因此說關羽失荊州,使三國間的實力發生了最大的變局,劉備方經過失荊州和夷陵之戰,從此一蹶不振,實力變成了最弱。孫權因為得荊州和夷陵之戰的勝利而實力大增。三國以魏、吳、蜀這樣的實力排序延續了幾十年,劉備的復興漢室之夢破碎。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關羽最後死於臨沮,但是臨沮當時並不歸馬超管轄,因此關羽的死跟馬超沒有什麼關係。如果非要找人扯上關係,最大的嫌疑人是劉封和孟達。兩人在關羽兵圍樊城時沒有支援,更在關羽敗退麥城時沒有救援,最後導致關羽孤立無援,慘死於臨沮,兩人對關羽的死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