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李逵」還是「李鬼」?網紅店僱托排隊引出真假「鮑師傅」

前不久“網紅店”鮑師傅糕點武漢店被曝光僱人排隊聚攏人氣,由此而引出了兩家“鮑師傅”之爭。一家聲明道歉,說下不為例;而另一家說店鋪門口的長龍都是真實的,從來沒僱人排過隊。一個排隊事件引出兩家鮑師傅,卻讓我們顧客“傻傻分不清楚”了。

到底是“李逵”還是“李鬼”?網紅店僱託排隊引出真假“鮑師傅”

那麼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鮑師傅”呢?事件發生後,經相關部門調查發現,其中,涉事的掛有“鮑師傅”招牌的糕點店是註冊有“鮑師傅”餐飲服務品牌的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而另外一家則是成功註冊了“鮑師傅”糕點產品商標的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兩家鮑師傅的最大區別在於,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只開直營店,全國只有30多家,而由易尚餐飲管理的“鮑師傅”,以鮑海兵頭像、拼音、“鮑師傅”三個字為餐飲類商標。全國有300多家加盟店。簡而言之就是一家註冊了文字,一家註冊了圖片商標。目前兩家公司已經互相起訴對方侵權。

律師認為,法律將更傾向於保護誠實經營者,要看雙方手段是否正當?有誰在不正當地取得別人的經營成果?

我們正處於一個網紅時代,“山寨”奇景屢見不鮮,從食品到手機,從手機到汽車。從那些涉嫌傍名牌這些產品來看,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用混淆消費者的方法達到擴大產品銷量的效果。

如今,隨著中國的大國崛起,“保護知識產權”逐漸到人們的關注。近年來,國家對於山寨品牌的行為打擊力度也越來越大。國家《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都已經明確指出要保護正規企業的合法權益。此外,於201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傍大牌”等違法行為界定更加明晰,即凡是足以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繫的行為,均屬於法律所規定的混淆行為,並且加大行政處罰力度,賦予執法機關“查封、扣押與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財物;最高處罰二百萬元,甚至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