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鋪經營中的「魔鬼細節」之關於管理(值得收藏)

在日本有一位零售企業董事長總結的關於實體門店經營的一些小細節,從門店到員工,從商品到管理,從市場到客訴,涉及到方方面面,共計70條。這些看上去不厭其煩的“絮叨”,正是實體門店本應該做好,卻往往被忽視的細節。從中亦反映出日本零售業的精益思想。上兩篇中小編講了“關於門店、關於店員、關於商品” ,今天小編再跟大家講講“關於管理”:

1、希望店長能與店員切實做好交流。

店員的年齡構成不是金字塔型而是倒T字型。店長與店員可能有較大年齡差距。儘管如此,請相互間仍能保持密切聯繫、共享信息。信息的共享、貫徹是關鍵。

實體店鋪經營中的“魔鬼細節”之關於管理(值得收藏)

2、商店和店員有危急管理意識嗎

地震、火災、颱風等各種災害可能發生。雖然很少會發生,但“假如”情況下的訓練是否做過呢?可能不會發生惡意顧客對商品縱火這樣的事,大還是請事先做好應急預案,防備此類不測發生時措手不及。

3、請不要染上大企業病。請按照通知的要求辦事。

大企業容易組織機構過多、組織機構過於龐大、責任不明確,易導致不負責任的情況發生。容易發生“我沒有聽說!”,愛發牢騷、盡找藉口這種現象。在商店裡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由店長將負責人明確下來,然後執行。什麼時間之前將問題解決也要制定一個明確的表格,請管理好這類表格。如果解決需要較長時間,請養成中途一定要報告的習慣。

4、看到總部發來的聯絡事項、同志之後請馬上付諸行動。

總部的信息有時會像紙片一樣通過電子郵件、傳真發過來吧?不覺得難以忍受嗎?有時候,同樣的內容從多個地方發過來,難道不會覺得頭痛嗎?但是,通知就是通知。總部當然會相信分店都會遵照通知執行進入下一步戰略實施。但也有的店沒有貫徹調價通知。有必要建立一個對所有信息聯絡進行確認的系統。

5、對總部的人請不必客氣地指出工作上的問題。

總部地位高分店的地位低,總部下達的命令分店就是遵守,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地位高低與發佈、接受命令沒有關係,而是相互彌補各自的功能。都是同一個公司的員工。如果想讓公司變得更好的話就應該相互表達自己的意見。

實體店鋪經營中的“魔鬼細節”之關於管理(值得收藏)

6、店員請定期提交自己的報告。(公司規定的報告書)

對“報告”是否心存誤解?常有人以“我沒有聽說”為藉口不主動提交自己的報告。店員應該在店長聽到“我沒有聽說”之前就將報告遞交上去。對於店長,偶爾也有必要聽一聽下屬的“有沒有什麼報告的內容”。信息就是“提交和接受(GIVE AND TAKE)”。

7、店員對“連鎖經營”(CHAIN OPERATION)有正確的理解嗎?

自動售貨機上有“熱”、“冷”的標記。其中有一個溫度是多少的標準。店員的工作也不能沒有標準。總部決定標準和方針。賣場和商店為取得出色業績展開相互競爭,這就是“連鎖經營”(CHAIN OPERATION)有些分店可能理解成“只要按總部說的那樣去做就好”,這是錯誤的。雖然方針和標準由總部制定,可是根據它來為取得出色業績展開相互競爭則是分店的責任。如何減少業績之間的差距是教育培訓的問題。

8、商店請考慮商品、環境、員工專業程度的平衡。

只有商品不行,只有環境整理也不行,要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施行經營改革。顧客隨著信息量的增加要求商店提供的商品也變得更加高質量化、專業化,如果單店行這些商品的店員專業程度跟不上的話是不行的。商品、環境、專業程度這三種因素之間的平衡如果不能很好的調整的話,商店是決不可能成為能夠長久發展、獲得顧客的支持門店的。

實體店鋪經營中的“魔鬼細節”之關於管理(值得收藏)

9、商店請堅定取得更大利潤的信心。

在諮詢公司的知道下,配合POS機的導入,各個分店可打印出前日的收支平衡表(P/L)。看到各店的P/L收支平衡表,店長和店員應該每天都是緊張的。如果是赤字,其原因是什麼?應該考慮,是因為“銷售額太低?”,還是“人員配置、地點配置是否合理?”,還是“利潤率太低?”。應該堅定逐步獲得更高利潤的信心。

10、應該讓商店在顧客眼裡顯得生機勃勃。

店員對在商店工作感到自豪和喜悅嗎?如何應對千差萬別的顧客,這既需要相當的技術和信心。不將顧客當客人對待的企業沒有存在的價值。和其他流通業相同,21世紀的一個關鍵詞是“顧客與戰略”。建立一種即使來店顧客減少仍能確保銷售額的體系是必要的。

今天的你學到了什麼?歡迎留言交流,下一篇小編給大家分享“實體店鋪經營中的“魔鬼細節”之關於市場”,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