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收購eASIC冀推動旗下可編程晶片業務

英特爾公司今天表示正在收購(https://newsroom.intel.com/editorials/mcnamara-psg-expands- portfolio/)一家名為eASIC Corp.的無晶圓廠芯片製造商,eASIC生產的可編程計算機芯片可在生產過程中進行定製。

英特尔收购eASIC冀推动旗下可编程芯片业务

該交易的財務條款未有透露,英特爾則表示價格“不重要”。大約120名eASIC員工在交易完成後將加入英特爾的可編程解決方案部門,該部門是無晶圓廠芯片製造商2015年用167億美元收購了Altera後創建的。

eASIC的芯片是名副其實的 “結構化ASIC”,所謂的結構化ASIC介於完整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和特定應用集成電路之間。 FPGA通常被稱之為 “硬件加速器”,是一種可以隨時重新編程的集成電路,並可針對特定的計算任務進行定製。而ASIC則是專為特定應用量身定製的芯片,製造完成後無法重新編程。

近年來,FPGA和ASIC大行其道,按英特爾可編程解決方案部門企業副總裁兼總經理Dan McNamara(上圖,eASIC首席執行官Ronnie Vasishta)的話說,其推動力是“數據的爆炸式增長及處理、分析、存儲和分享這些數據的需求 “。

由於FPGA的多功能性和高性能,FPGA在數據中心應用的部署上用得最為廣泛。FPGA由邏輯、存儲器和數字信號處理模塊組成,可用於實現各種功能,具有極高的吞吐量和低延遲。

FPGA的這些特性使得FPGA成了雲和邊緣應用的理想選擇,但FPGA卻更昂貴些。因此,如果新應用程序建成後不會有太大變化的話,使用比FPGA更靈活、更具成本效益的東西就更合適一些。

在通常情況下,這意味著將應用程序移至ASIC芯片上,而eASIC的結構化ASIC就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如果客戶已經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設置英特爾FPGA的方式和程序,那麼就可以在工場裡將該程序凍結到結構化ASIC芯片上,因而可以在更快的時間範圍內比常規ASIC更接近完全定製芯片的優勢。

市場諮詢公司Moor Insights&Strategies總裁兼首席分析師Patrick Moorhead告訴記者,“結構化ASIC更易於設計,從而可以消除傳統ASIC上架所需時間較長的缺點。”

據路透社報道,英特爾可能有計劃提供結構化ASIC,為那些已經使用FPGA但希望遷移到更便宜產品的客戶提供過渡。結構化ASIC的潛在應用可能會是4G和5G網絡中的基帶頭或人工智能服務等數據密集型雲應用。

Moorhead 告訴路透社記者,“不是在現場編程,而是在工場進行編程。仍然要花費數十萬美元,但可以在四個月內完成,而不是在兩年內完成。”

關於此次收購的時間,英特爾目前正在積極地將自己的優勢擴展傳統中央處理器以外的更多專業領域,其中包括含存儲器和視覺處理以及FPGA和ASIC等功能的各種芯片。

Moorhead 表示,“此次收購進一步強化了英特爾不再僅僅是關乎CPU而已的舉措。英特爾斥資收購Altera在FPGA上進行了大量投資,還收購了Movidius和Nervana,並正在創建一個獨立的圖形處理器。我希望英特爾能夠進行更多的ASIC收購和封裝商收購,達到能在不同類型和大小的計算機芯片上組裝系統,譬如CPU、GPU、FPGA及ASIC等等。英特爾表示希望可在第三季度完成對eASIC的收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