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煙升起的地方,就是家的方向

又是年末,遊子思歸回鄉之時。

“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不覺間,想起陶淵明的這首《歸園田居》。

讀完後,腦海中自然浮現出一幅歲月靜好的田園圖,莫名地被“炊煙”兩字打動。

炊煙,它會在寧靜的村莊中緩緩升起,也會在遊子的羈旅中驀然出現。

無論何時,每當我看到那縷縷炊煙,總會感受到一種家的歸屬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炊煙,是有溫度的,是鄉村最溫暖的一道風景線。

炊煙升起的地方,就是家的方向

“早覺農事動,荷鋤過相招。遲遲朝日上,炊煙出林梢。”

在鄉村,人們的一天,在炊煙裊裊中開始。早飯過後,人們扛著工具,牽著牛走出村莊。太陽落山時,又披著一身夕陽歸來,一縷縷炊煙牽動著他們的飢腸。

炊煙,是農家人灶臺上開出的一朵花,有花開,生活才有飽暖,才有希望。

在記憶中,炊煙是有聲音的,是母親最親切的呼喚。

炊煙升起的地方,就是家的方向

還記得小學時,尤其臘月裡,最渴盼放學回家。冬天裡的寒意,總是讓我哆嗦生冷。

一到放學,就迅速背起書包,衝出學校。

每每繞過校門口的那座小山坡,就能遠遠地看到一顆老樟樹旁側的煙囪上正飄著縷縷炊煙。

那縷炊煙,彷彿是母親在向我招手,迎接我放學回家。

每每這時,我就能知道:回家準能有飯吃!瞬間心裡就會暖暖的,凍僵的雙腳也立馬充滿了力量。

如今,即便回家,也再難見到曾經的炊煙縷縷。

那個煙囪,那些炊煙,停留在記憶深處,是溫暖,是母親的愛。

作為遊子,無論我們身處何地,何種境遇,都應該滿載這一年的收穫,回到家鄉,和家人團圓。

炊煙升起的地方,就是家的方向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鳥兒歸巢,船帆歸港,遊子卻不知家在何處。問鄉鄉不語,思鄉不見鄉。

曾經覺得,炊煙是自由的,可以毫無拘束地去任意想去的地方。

可現在才知道,無論炊煙飄去何處,都會落回故鄉。

炊煙,是溫暖,是回憶,也是濃濃鄉愁。

炊煙無論飄得有多遠,也會落回村莊,遊子無論走的有多遠,也都會記得要回家。

年關將至,遊子思歸。

炊煙升起的地方,就是家的方向

無論風雪有多大,無論人潮有多擁擠,我們都會穿越人山人海,回到家鄉,回到那個曾經炊煙縷縷升起的地方。

不管多遠,炊煙在等你,家人在等你。

春節,你回家嗎?

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年,是值得我們去紀念和憧憬的,因為過年,滿是溫暖,滿是團圓的溫暖。

而這樣難得的一份溫暖,需要有點儀式感。

一個充滿溫度和關愛的杯子,亦是暖暖的一輩子。

“年,或許有一天,會淡化成日曆上一個尋常的符號。”

我們需要用心,也用溫度去賦予它不同尋常的意義。

炊煙又起,回家過年吧,帶著你的愛和溫暖。

炊煙升起的地方,就是家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