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跨境電商:在線報關助力通關便利化

過去,靠著駱駝、船隊,古絲綢之路上的非洲實現了與中國的貨物往來,如今,電子商務突破了傳統貿易方式,打造了更多的非洲與中國的跨境貿易機會。近日,在國家有關部門及相關協會的指導與支持下,由中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搭建的中非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即中非網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正式上線,為中國與非洲國家間的經貿往來搭起了一座網上的橋樑。

中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志剛指出,傳統國際貿易如今效率越來越低下,環節繁多、成本過高、週期過長,貿易雙方難以有效交易,也容易受到貿易壁壘的制約,有些環節還易滋生腐敗。而跨境電子商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尤其是在通關方面,以進口報關為例,傳統貿易模式下,企業首先需要準備報關材料,填寫報關手寫草單,打印報關複核表並在收到海關數據回執後打印報關單,現場遞單申報,之後還需進行稅單核銷並在海關查驗後放行,一系列的手續非常繁瑣。

中國報關協會會長葛連成表示,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需要提交報關的業務也日漸增多,中國報關協會也正在嘗試利用互聯網等數字新技術,從跨境電商實際應用出發,針對制約報關和通關的突出問題制定新的電子解決方案。

中非網對此的解決方案是,通過在線報關來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在線報關是運用海關的“互聯網+”技術完成在線報關的過程,客戶在平臺輸入報關單號可以查詢到報關內容,然後選擇匹配的合同訂單進行關聯,關聯成功後即可在線上傳外匯審核所需的三單資料,最後由銀聯電子結匯付款到用戶賬戶上。

跨境貿易程序的複雜不僅體現在報關上,也體現在貿易雙方簽約、支付、物流等各個環節。為此,中非電子商務公司打造了集在線報關、在線結匯等環節於一身的跨境貿易一站式服務平臺——中非網。中非網通過與海關端口的對接,在貿易主體雙方開設銀聯國際商務卡支付的模式下,將國際貿易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來完成,並且提供在線詢價、在線簽約、在線物流、在線支付、在線報關及清關、在線外匯審結等國際貿易服務,減少了貿易中間環節,大大節省了資金及時間成本。

近年來中國海關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加強與跨境電商平臺的合作,逐漸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跨境電商發展之路,但是跨境電商平臺的通關便利化也離不開與非洲國家海關部門的合作。對此,葛連成強調,中非海關應攜手共建共同遵循的監管標準,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中非海關之間的協調機制,加快推進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為跨境電商平臺的發展提供協調一致的監管環境。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鵬表示,中國將繼續與非洲國家一起共同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更多的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經驗分享給非洲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