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要哭!公積金單位繳存比例下調,到手工資、帳戶金額全變少

員工要哭!公積金單位繳存比例下調,到手工資、賬戶金額全變少

近日,住建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於改進住房公積金繳存機制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的通知》。《通知》中規定:公積金單位繳存比例最高不得超過12%的規定不變,而下限則調整至5%。也就是說,繳存單位可在5%—12%的區間內自主選擇。

員工要哭!公積金單位繳存比例下調,到手工資、賬戶金額全變少

很明顯,這項政策對於企業的好處是極大的,如果企業選擇降低繳存比例,無疑會大大的降低成本。據統計,通過這些措施,今年將為企業減負300億元。但實際情況是,對於這項政策,員工和企業都很不樂意!

對於員工而言,有牴觸情緒是很好理解的,畢竟不僅自己公積金賬戶的錢變少了,到手的錢可能也“變少”了。

舉個例子,在該政策推出以前,小明公司的公積金繳存比例為10%,具體金額為2000元,按照公積金單位繳存比例與個人繳存比例相等,小明自己也需要繳納2000元。按照公積金單位繳存金額與個人繳存金額都歸屬到員工個人公積金賬戶的規定,也就是說,小明公積金賬戶中會有4000元。

員工要哭!公積金單位繳存比例下調,到手工資、賬戶金額全變少

在政策出臺之後,小明單位將公積金繳存比例調整為5%,具體金額變成了1000元,同樣的,小明也需要繳納1000元。此時,小明公積金賬戶的金額就變成了2000元。因公積金繳存比例下調而少繳納的1000元,則成為小明工資的一部分。

而與公積金為免稅項不同,個人工資則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樣一來,小明拿到手裡的,必然是不足1000元的。這也就意味著,員工到手的工資看似增加了,但因為要交稅,所以收入增加的幅度並不明顯。可見,公積金單位繳存比例降低之後,不僅員工個人公積金賬戶的錢變少了,到手的工資也會“變少”,員工不樂意是必然的。

員工要哭!公積金單位繳存比例下調,到手工資、賬戶金額全變少

但對於企業而言,繳存比例下調意味著其成本將大幅減少,為什麼企業不樂意呢?實際上,大部分的企業並不願意減少繳納公積金,而是更希望通過少繳社保費來減少開支,從而獲取更多的利潤。

對此,金柚網上海區負責人陳鴻飛表示:一方面,相比於公積金,公司在社保方面的成本更高;同時,社保單位繳納的部分是歸屬國家統籌賬戶的,員工對此並沒有任何感知;而公積金是全部歸屬到員工個人賬戶中、可自由支配的。

員工要哭!公積金單位繳存比例下調,到手工資、賬戶金額全變少

還是以小明為例,在住房公積金上,單位繳存1000元,小明自己繳存1000元之後,其公積金賬戶中就會有2000元;而社保不同,如果小明個人繳納金額為500元,單位就可能需要繳存2000元,但小明賬戶中只有自己繳納的500元。

由此可見,企業雖然支出了2000元的社保費用,但員工是沒有感覺的;而企業交1000元的公積金,員工則可以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所以,企業雖然都想節約成本,但如果是必須繳納的,還是希望能給員工更實在的福利,與其多繳納一些社保、不如多繳納一些公積金。

員工要哭!公積金單位繳存比例下調,到手工資、賬戶金額全變少

但歸根到底,此項政策並非強制性執行,而是給企業多一個選擇。對於員工個人而言,如果單位不選擇降低公積金的繳存比例,無疑是再好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