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要哭!公积金单位缴存比例下调,到手工资、账户金额全变少

员工要哭!公积金单位缴存比例下调,到手工资、账户金额全变少

近日,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改进住房公积金缴存机制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通知》。《通知》中规定:公积金单位缴存比例最高不得超过12%的规定不变,而下限则调整至5%。也就是说,缴存单位可在5%—12%的区间内自主选择。

员工要哭!公积金单位缴存比例下调,到手工资、账户金额全变少

很明显,这项政策对于企业的好处是极大的,如果企业选择降低缴存比例,无疑会大大的降低成本。据统计,通过这些措施,今年将为企业减负300亿元。但实际情况是,对于这项政策,员工和企业都很不乐意!

对于员工而言,有抵触情绪是很好理解的,毕竟不仅自己公积金账户的钱变少了,到手的钱可能也“变少”了。

举个例子,在该政策推出以前,小明公司的公积金缴存比例为10%,具体金额为2000元,按照公积金单位缴存比例与个人缴存比例相等,小明自己也需要缴纳2000元。按照公积金单位缴存金额与个人缴存金额都归属到员工个人公积金账户的规定,也就是说,小明公积金账户中会有4000元。

员工要哭!公积金单位缴存比例下调,到手工资、账户金额全变少

在政策出台之后,小明单位将公积金缴存比例调整为5%,具体金额变成了1000元,同样的,小明也需要缴纳1000元。此时,小明公积金账户的金额就变成了2000元。因公积金缴存比例下调而少缴纳的1000元,则成为小明工资的一部分。

而与公积金为免税项不同,个人工资则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一来,小明拿到手里的,必然是不足1000元的。这也就意味着,员工到手的工资看似增加了,但因为要交税,所以收入增加的幅度并不明显。可见,公积金单位缴存比例降低之后,不仅员工个人公积金账户的钱变少了,到手的工资也会“变少”,员工不乐意是必然的。

员工要哭!公积金单位缴存比例下调,到手工资、账户金额全变少

但对于企业而言,缴存比例下调意味着其成本将大幅减少,为什么企业不乐意呢?实际上,大部分的企业并不愿意减少缴纳公积金,而是更希望通过少缴社保费来减少开支,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对此,金柚网上海区负责人陈鸿飞表示:一方面,相比于公积金,公司在社保方面的成本更高;同时,社保单位缴纳的部分是归属国家统筹账户的,员工对此并没有任何感知;而公积金是全部归属到员工个人账户中、可自由支配的。

员工要哭!公积金单位缴存比例下调,到手工资、账户金额全变少

还是以小明为例,在住房公积金上,单位缴存1000元,小明自己缴存1000元之后,其公积金账户中就会有2000元;而社保不同,如果小明个人缴纳金额为500元,单位就可能需要缴存2000元,但小明账户中只有自己缴纳的500元。

由此可见,企业虽然支出了2000元的社保费用,但员工是没有感觉的;而企业交1000元的公积金,员工则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企业虽然都想节约成本,但如果是必须缴纳的,还是希望能给员工更实在的福利,与其多缴纳一些社保、不如多缴纳一些公积金。

员工要哭!公积金单位缴存比例下调,到手工资、账户金额全变少

但归根到底,此项政策并非强制性执行,而是给企业多一个选择。对于员工个人而言,如果单位不选择降低公积金的缴存比例,无疑是再好不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