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我只要這個生命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一遭

有這樣一句話流傳於朋友圈:“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不用替我爭門面,不用為我傳宗接代,更不用幫我養老。我只要這個生命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一遭,讓我有機會和她(他)同行一段。

”其實,這句話是比較開明的一段話,它詮釋了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他不屬於任何人,更不是誰的附屬品。他是生命個體,獨一無二。不過生命個體體內都有不可控的“洪荒之力”,進而會生氣、發脾氣,所以父母要記住:孩子天性如此,不要因為孩子的天性而生氣,相反,這是生命活力的象徵。

「育兒觀」我只要這個生命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一遭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3歲的小男孩兒把一碗滾燙的菜湯倒進了花盆裡 ——這盆名貴的花,是他爸爸剛剛從花市裡找來,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親自搬回來的!

爸爸怒不可遏,這小子太淘氣了,簡直就是個破壞分子!三歲的兒子看爸爸到處找笤帚,已經嚇得哇哇大哭了。這時媽媽衝上去拉住了爸爸,她說:“你別忘了,我們是在養孩子,而不是養花!

媽媽的一番話,提醒了爸爸:孩子和花,到底哪個更重要?更何況在沒有弄清楚他那麼做的原因之前,就要開打,是不是在說孩子的自尊和快樂,還遠遠不如一盆花重要呢?

媽媽蹲下來幫孩子擦乾了眼淚,輕聲地問:“寶寶為什麼要把湯倒在花盆裡啊?”小男孩抽泣著說:“奶奶說……熱熱的菜湯有營養……我想讓花長高高……”這下輪到媽媽流眼淚了,孩子愛花的一顆心啊,差點兒就冤死在爸爸的笤帚下了!

數不清的父母都曾經歷過這樣的憤怒:剛換的窗戶玻璃再次被孩子的足球踢爛;沒用多久的骨瓷餐具,被孩子摔碎了一半;衛生間的捲筒紙成了孩子身上的“飄帶”,飄得屋子裡哪兒都是;茶几上擺的東西,全被孩子當成玩具蹂躪得不成樣子:菸灰缸、鮮花、報紙、指甲刀、水杯、書……無一倖免。

父母們請息怒吧,就像那株被熱湯燙死的花一樣,這些東西已經死了、破了、碎了、毀了,我們就不要再用棒子把孩子稚嫩純淨的心靈也搭上吧!如果說孩子有什麼錯,那就是他們缺乏生活的經驗,同時身上又實在有無窮的活力!可“生活的經驗”誰不是在一次次教訓裡學到的呢?

“我只要這個生命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一遭,讓我有機會和她(他)同行一段。”想想誰不是在小時候犯的大大小小的錯誤中,成長起來的。有些東西碎了可以再買一個回來,有些東西碎了,用一生去補救也無濟於事。養孩子不是為了生氣,而是為了感受生命的魅力與神奇。

「育兒觀」我只要這個生命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一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