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五亮五比五促」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煙雨濛濛的夏日,走進昌寧縣耈街鄉土皮太村苗家山寨牛頭山村民小組,苗族村民們忙碌有序地開展著生產,整潔的村莊與綠色的環境相得益彰。村民小組長張學軍夫妻倆正忙著收拾走廊裡的農具、農資,整理自己家的家庭環境。張學軍說:“得好好收拾了,上次鄉里、村裡組織我們村民小組長和建檔立卡戶出去考察學習,覺得我們差距太大了,跟他們一比我們的環境就像垃圾場。”

收拾完走廊,張學軍夫妻倆又來到大門外,細心地打掃每一個角落,清理大門口的花盆,給正在開放的花兒澆水。他邊收拾邊跟妻子說:“不走出去不知道別的地方有多好,一走出去真是嚇一跳。特別是田園鎮勐廷村和我們耈街的水爐村,不僅經濟發展得好,村容村貌也搞得特別好。我一邊看一邊就在想,為什麼同樣是少數民族村寨、同樣是山村,人家搞得好我們就搞不好。”

張學軍家所在的牛頭山村民小組,是土皮太村的純苗族村民小組之一,全組22戶群眾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戶,目前仍有在檔貧困戶2戶。近幾年來,在各級的幫扶下,全組群眾積極發展烤煙、核桃、養殖等經濟產業,經濟發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因生活習慣等原因,人居環境一直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今年6月,耈街鄉在開展脫貧攻堅“五比五亮五促”評議活動中,在內部亮、比、促的基礎上,針對苗族村寨髒亂差現象突出的實際,分兩批組織苗族村組幹部、建檔立卡貧困戶等100餘人,到田園鎮、漭水鎮和本鄉內的其他村進行參觀考察,學習其他村寨勤儉持家過日子、移風易俗建家園、清潔家園愛衛生、轉變觀念奔小康的經驗,讓張學軍和其他苗族同胞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禮。張學軍說:“回來後,大家更覺得精準扶貧的政策好,扶貧要先扶志的提法好。確實,我們不能什麼都靠著政府幫助,更要自立自強,從自身的內生動力出發,靠自己苦出好日子、建出好環境。於是,動員大家先把自己家收拾好、把寨子的整體環境清理好,養成好習慣,在收入增加的同時讓自己的環境舒適起來。”

耈街鄉組織苗族外出考察,只是昌寧縣“五比五亮五促”評議活動的亮點之一。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昌寧緊緊圍繞 2018 年全縣脫貧摘帽目標,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五比五亮五促”評議活動,即:村(社區)幹部“亮思路、比擔當,促責任落實”;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亮職責、比服務,促作風過硬”;幫扶單位和幫戶幹部“亮目標、比措施,促幫扶成效”;建檔立卡貧困戶“亮決心、比干勁,促內生動力”;非建檔立卡戶“亮計劃、比創業,促和諧發展”。評議活動每季度開展一次,目前,第一輪評議已全部結束,有效增強了村(社區)幹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幫戶幹部和幫扶單位的責任擔當,促各項扶貧政策措施落細落小、落實見效;營造了脫貧光榮氛圍,堅定了貧困群眾擺脫貧困的信心和決心,提升了非建檔立卡戶幹事創業的激情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打平村上米庫村民小組苗族村民王子華在外出考察後,和妻子一起在耈街綜合交易市場開起了苗族服飾、繡品專營店,邁出非農業生產創業第一步。王子華激動地說:“這幾年,各級創造了很多讓我們苗族同胞學習進步的機會,花費了不少精力、財力和物力。特別是前不久組織我們出去學習,看到他們家園建設得很美好,我們確實自愧不如。今後,我們就是要學習外邊的經驗,把生產發展好、把家園建設管理好、把民族文化傳承發展好,努力與其他民族一起過上好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