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爱学习怎么办?怎样激发学习兴趣?(谢英新)

学生不爱学习怎么办?怎样激发学习兴趣?(谢英新)

作者 谢英新

在我很多次讲座之后,总有老师们问我同一个问题:谢老师,学生不爱学习怎么办?

学生不爱学习怎么办?怎样激发学习兴趣?(谢英新)

遇到这个问题,我一般并不急于作答。我通常都会反问一句:你说的“学生不爱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不听你讲了?学生在课堂上不参与课堂讨论了?还是学生回到家里不写你留的作业了?老师反馈说,都有。

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1、老师宣布,周六春游,教学生们去钓鱼捞鱼。我相信没等老师说完,学生扑通扑通都下河了。2、学生家长跟学生说了,周末时候,帮我修理三轮车,田间地头练练开车,该帮忙干农活了。一般男孩子很乐意鼓捣机械的东西,开起三轮车来谁也挡不住。

那么,钓鱼、学开三轮车,是“学习”吗?

我这个问题把老师们给问住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钓鱼、学开车,都是“学习”。

那么我们说“学生不爱学习”,这句话怎么听着别扭呢?是哪里出了问题吗?是这句话有逻辑错误吗?还是现实的事情不存在呢?

假如,学生不爱学我教的数学,学生喜欢学语文老师教的课,喜欢学物理老师教的课呢?似乎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如果老师说学生,“你怎么不爱学习呢?”学生在内心里的反应可能是反叛的:“你才不爱学习呢!”

那么“学生不爱学习(某一学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有一种情况,可能是这门学科难度高,学生没学会,慢慢就跟不上了。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学科本身不难,但是老师在讲授过程中,没能讲清楚,学生学不会。还有可能是学生在家里,没能养成写作业的好习惯。甚至还有时候,学生不喜欢老师的做派,或者曾经跟老师发生过冲突,也有可能成为“不爱学习某一科”的缘由。当然还有其它原因,比如家庭,比如学生受到外部环境干扰等等。

学生不爱学习怎么办?怎样激发学习兴趣?(谢英新)

遇到“学生不爱学习了”,我觉得老师首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先回顾和审视一下课堂授课是否达到及格水平,然后再分析外部因素。在我的其它文章里讲过很多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老师们可以去阅读学习思考。

学生不爱学习怎么办?怎样激发学习兴趣?(谢英新)

关于学生作业时间管理的问题我说几句。首先假定学生会写作业,就是拖拉拖延不愿意完成。然后再假定学生面对作业“不会做”的情况。

十几年前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一个中国家长移民欧洲,片段介绍欧洲某国幼儿园教育情况。自己小孩磨磨蹭蹭写作业10分钟,刚写了几个字就停止了。家长就问到幼儿园是怎么回事?老师介绍说,第一步先要求孩子们,在课桌前坐到10分钟,不要求写完作业。(我猜测老师可以定义“写作业”的行为:屁股不许离开座位,眼睛要盯着课本看,手要持续书写。)

幼儿园老师要求孩子们“写作业10分钟”这个动作,其背后的意义就在于首先训练孩子们的写作业时间,坚持到10分钟。我猜测接下来她们有很明确的要求和动作,逐步训练孩子们养成写作业的良好习惯。

那么试问一下,在我们的幼儿园阶段,在小学1、2年级阶段,是否有老师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写作业的习惯?如果没有,孩子们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这件事,你还觉得奇怪吗?是我们从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等从上到下根本就没做!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家们对物理学的探索从原子、电子、粒子,到今天的纳米,工艺材料技术已经突飞猛进。前几天中兴芯片被禁,又引发国人强烈反思呼唤工匠精神。

我们的教学教研活动,各级教育行为,还是“差不多就行”。教育学、心理学这是“社会科学”范畴。难道不需要科学体系设?操作步骤严谨规范吗?(现实情况是少有人能做出来)

下面我就再讲到一个经典教学案例,进一步说清楚一个道理,就是“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题。

在我的另一篇文章里,我讲到一个阅读《西游记》的案例。我已经在全国各个地方见过很多《西游记》阅读的课例,所以我就根据学生学情状况,开发了几个关于《西游记》阅读的课例。

学生不爱学习怎么办?怎样激发学习兴趣?(谢英新)

《西游记》阅读之后,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分组讨论,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孙悟空有几个名字?看看哪一个小组搜集到的名字多。课后作业把孙悟空的这些名字出现在哪个章节里?是什么原因得到的?按照时间、章节顺序一一都写下来,一周时间完成;第二堂课提问:孙悟空闯过哪些祸?受到过什么惩罚?如此照搬,课堂讨论,课后阅读和梳理;第三堂课提问:孙悟空从一个妖怪,修成长生不老的神仙,后来成了斗战圣佛,是什么样的偶然事件必然事件促使孙悟空走向成功?依然是课堂讨论,课后梳理,一周时间不够用就两周,两周不够就三周。总之,要求学生例证详实,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严谨规范,要做到真正的深入探究。

像这样的作业任务,既有趣又好玩,同时学生感觉到自己努努力就能完成,所以就愿意接受挑战。经历过一番研究探索、酝酿梳理、编辑修改之后,每一个学生都能拿出自己像样的作品来。这样的作品有思想性,有深度,学生很容易生成成就感,能增强对问题探究,项目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不爱学习怎么办?怎样激发学习兴趣?(谢英新)

经历过前面既有趣,又有挑战,同时能有效完成的作业任务训练之后,后面的作业可以是:西游记人物性格分析、孙悟空救师傅哪几个场景让你印象深刻、故事的主线是什么?等等。接下来的作业任务,学生能手到擒来。而且前面的任务只要做过一遍,学生经历过一遍或几遍深入阅读研究之后,学生对其它名著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即使没做此类任务的深入研究,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写出像样的作业作品来,别忘了可能出现方法思路的迁移。

反观一线课堂教学现状,绝大多数教学内容的引入直接步入主题,丝毫没有前期引入和疏导的过渡,作业任务简单粗暴,几近强迫,毫无技巧策略可言。学生在他的学习生涯历程中,一次深入的项目研究探索都没做过。学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不能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认识。也就难怪“学生不爱学习了”!

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的,船到桥头自然直,那是因为顺着水流走下去。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每一个人都面临着跟他人不同的复杂的生存环境。所有培养人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我们需要从家庭角度,从学校角度,从职业市场角度,从社会角度,需要整个教育体系从上到下,给学生们提供合理的培养环境。

提到培养环境,学校应该提供怎样的“阳光”、“空气”、“水”、“养分”?“温度”和“湿度”怎样控制?具体到各项现实指标,国家应该提供怎样的教材课程?教育管理部门作出了哪些教学规划?学校、教师提供怎样的授课做支持?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态度)是怎样的?图书馆应该配备哪些经典书籍?检验学生学习状况的标准是如何设计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不是一事一物就能满足的)。

我国的教育体系从上到下,各级厅局、基层局校,是时候该梳理教学、教研、课改的流程、方法、途径、步骤了!

【作者简介:谢英新教授,中国素质教育战略顶层设计奠基人;教育科学转化与应用中心课改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培训专家等。】

研究方向及服务

学生不爱学习怎么办?怎样激发学习兴趣?(谢英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