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武漢做法再獲全國綠委辦肯定和推介

2018年全國全民義務植樹系列宣傳陝西站活動暨全民義務植樹機制創新工作座談會上,武漢市因為在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工作方面的主動作為和積極創新,受到全國綠委辦的高度肯定,並作為唯一的城市代表,受邀同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上海市、江蘇省、湖南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陝西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12個省(市、區)的綠委辦參加活動,並作典型發言,介紹和交流武漢全民義務植樹工作經驗。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

6月21日,以“履行植樹義務 共建美麗中國”為主題的2018年全國全民義務植樹系列宣傳陝西站活動暨全民義務植樹機制創新工作座談會,在陝西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舉行。本次活動由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中國綠化基金會、陝西省綠化委員會共同主辦。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胡章翠出席並講話。

胡章翠強調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義務植樹是動員社會公眾參與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重要途徑。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開展全民義務植樹的重大意義,領導幹部要帶頭履行植樹義務,帶動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投入國土綠化行動。各級、各部門綠化委員會要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不斷改進和加強義務植樹管理。各級、各部門綠委辦要不斷創新義務植樹工作機制,不斷豐富和創新義務植樹盡責形式。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全社會生態意識,倡導社會各界力量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環境。要深入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加快建設各級“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形成“實體參與”和“網絡參與”一體兩翼共同發展新格局。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造林司司長趙良平主持會議,陝西省政協副主席馮月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造林司副司長許傳德、中國綠化基金會副秘書長許新橋、陝西省林業廳廳長薛建興等出席。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

武漢市因為在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工作方面的主動作為和積極創新,受到全國綠委辦的高度肯定,並作為唯一的城市代表,受邀同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上海市、江蘇省、湖南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陝西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12個省(市、區)的綠委辦參加活動,並作典型發言,介紹和交流武漢全民義務植樹工作經驗。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副局長劉順輝全面介紹了我市在創新全民義務植樹工作機制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

在思想認識上,武漢市綠化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全國綠委辦、省綠委辦戰略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不忘為民初心、牢記興綠使命,以生態為民、生態利民、生態惠民作為抓好抓實全民義務植樹工作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和生態自覺。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

在具體實踐中,武漢市創新形式,大力實施六大行動,全面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

一是組織開展大規模現場植樹活動。習總書記指出,參加義務植樹是每個公民的法定義務,要通過參加植樹活動,培養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生態意識。我們堅持領導帶頭、部門聯動、社會動員、方式創新,持續掀起全民義務植樹熱潮,不斷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各級領導帶頭垂範。每年植樹節前後,省、市主要領導帶頭參加義務植樹活動,起到良好示範作用。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

各區各部門層層發動。全市市直各機關部門、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組織參加各類主題植樹活動。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

市民義務植樹熱情高漲。兩年來,全市共開展義務植樹主題活動600多場次,植樹190多萬株。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

發佈綠化狀況公報。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

二是建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網站。我們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全國率先開發建設了常態化義務植樹平臺—武漢全民義務網站,以及同名微信公眾號和微博,搭建了武漢市“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的活動組織和宣傳發動平臺。在今年植樹季,共發佈義務植樹報道183篇,現場採訪60餘場次,拍攝視頻19個,推送微信37條,著力倡導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方式。今年通過網絡報名植樹的人數達5萬餘人,創歷史之最。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

三是設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項目基金。今年,武漢獲批全國第二批“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試點城市,經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綠化基金會批准,武漢“眾森家園”項目於5月22日正式上線,首日收到社會愛綠企業和愛綠人士捐贈239.6萬元。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

四是創新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我們建立了“互聯網+義務植樹”信息系統和數據庫,將線上網絡植樹與線下實地植樹相結合,由市民自行選擇義務植樹八種盡責形式,並推行“一人一樹一證一碼”,對盡責者發放包含人員、樹木、地址等信息的全民義務植樹盡責電子證書,正在探索運用區塊鏈技術和碳匯積分,建立“義務植樹”數據與信用積分相掛鉤的綠色信用體系。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

五是大力開展綠色示範創建活動。為貫徹落實多種形式的義務植樹盡責形式,近年來,我們聯手教育、民政、房產等部門,持續開展園林式小區、園林式學校和花園家庭等系列創建活動。通過典型引路、示範帶動,形成了多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強大合力。開展了園林式小區、園林式學校和花園家庭評選活動。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

六是建設社區“綠色驛站”。全民義務植樹必須依靠群眾、發動群眾,走群眾路線。我們堅持重心下沉,面向社區和農村,將義務植樹與綠色生活有機結合,建立基層的“綠色根據地”,以義務植樹的星星之火,形成生態文明的燎原之勢。綠色驛站是我們因地制宜利用小區、學校的既有環境,進行景觀提升和生態營造,與責任主體單位共建微型綠色惠民綜合體,主要有園林小景、口袋公園、社區花圃、假日花市等,並有機串聯現有的花園家庭、園藝沙龍、園林式小區、園林式學校、惠民送花等活動。建設思路歸納為“12345”:1個主題,即“紅色引擎,綠色行動”;2大陣地,即城市社區和農村村委會;3生融合,即融合生產、生活、生態;4支力量,即政府、社區、企業和居民;5大功能,即全民義務植樹的盡責基地、居民綠色生活的共享空間、服務家庭園藝的植物診所、改善社區環境的口袋公園、倡導綠色消費的假日花市。今年計劃建設綠色驛站100個,每個輻射3000戶居民,帶動9萬人,影響90萬人。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武汉做法再获全国绿委办肯定和推介

在下一步工作推進中,武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其他兄弟城市先進經驗,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舉措,以落實共抓長江大保護為重點,以建設美麗武漢為目標,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態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追求細緻、精緻、極致、卓越,推進全民義務植樹工作再上新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