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李市位於常熟市白茆鎮南部,是蘇州市歷史文化名村。明正統年間,有李氏大族聚居成市。新中國建立初期,曾設李市鄉。李市地理位置荒僻、四周水網發達,是農耕時代既可躲避戰亂,又能生意興隆的風水寶地。從網上知道了李市,莫名其妙的衝動,於是就去了一趟李市。導航儀把我帶進了鄉間小路,問了好幾個當地人,繞了好幾個彎,終於找到了李市!一個幾近蕭條的村落。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據說,李市於明朝年間一位李姓商人看中此地,認為是一塊“既可躲避亂世,又不致影響生意”的風水寶地開始,逐步演變成李氏大族的定居村落,又因其家族雄厚的財力、旺盛的消費,便吸引了周邊居民來此買賣、來此定居,於是,蔚然成市,漸成小鎮。到明末清初,戰亂交疊、後來的太平天國、近代日本侵華,周邊的豪門大戶紛紛來此避居,李市居然達到了空前繁華的程度,緊隨著常熟名鎮金唐市、銀梅李之後,被冠以了鐵李市的美稱。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現在的李市,僅剩下139戶住戶也多為老人看護舊宅,年輕人則進城住進了新公房或在老街以外的地方造了新房子。老街旁的店面都鋪板緊閉,不再營業。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中街,是商業街,規模不大,顯來一副破敗不堪的模樣,弄堂裡蹩腳的水泥路替代了舊時的青石板。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這是東街,大多的居民早已搬遷,已成空巢的老屋屋門緊鎖,院牆坍塌,昔日的繁盛在這裡沒有留下半點痕跡。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西街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偶見還保留有生活氣息的老屋廳堂內,幾位留守的老人聚在一起嘮著閒嗑。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簡易的棋牌室裡,一些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們聚在一起搓麻將。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聽老人們說:“六十年前,李市街上很熱鬧,集市日子街邊擺滿攤頭,河裡停滿了裝稻穀的船……大街分支的三條石板小道都有名字:橋弄、西弄、南弄,現在李市破敗了。”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永祥橋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李市古村內河道呈“一縱(南北向主河道)兩橫”形,有東西、南北向古橋各兩座,聯通村內街道。大街北端的是惠綏橋,兩側橋樑石和橋基是原舊,中間橋面改為水泥板,西側金山石樑上“惠綏橋”名隱約可見,東側樑上只能看清個“乾”字,但《白茆鎮志》記載惠綏橋建於清雍正乙巳年。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現代文明快速發展,逐漸湮滅傳統古村落。李市村內也是一派蕭條,年青人外出空巢現象嚴重,老街旁的店面都鋪板緊閉,僅有幾家剃頭店、搖麵店和煙雜店仍在苟延殘喘。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那幢李市古村的招牌臨河二層樓房,北山牆已經開裂得很嚴重了。這幢樓的基礎(包括駁岸)是清代的,但地面建築是改革開放前後的式樣。為何能成為招牌,還南北雙向拼接起來印上海報,因為李市古村再無拿得出手古建築和景觀。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李市古村招牌臨河二層樓房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很多人家至今還保留著大灶頭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如今的李市,猶如一位苟延殘踹的老人,昔日的繁盛在這裡沒有留下半點痕跡。

一個幾近蕭條的江南古村落——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