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赤水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特傳統製作工藝『油紙傘』的故事

 在貴州赤水丙安古鎮,有一家傳統的油紙傘鋪,店內有個老藝人和年輕的人們在現場製作油紙傘,四周的牆面上擺滿已經制作好的油紙傘供展示和銷售,來參觀的遊客可以親身感受油紙傘的製作過程。傘面精美的圖案各異,古香古色、恬淡高雅,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傳統的民間工藝特色。

貴州赤水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特傳統制作工藝‘油紙傘’的故事

油紙傘,以手工削制的竹條做傘架,以塗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紙做傘面。油紙傘是世界上最早的雨傘,純手工製成,全部取材於天然,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

油紙傘是大江南北普遍使用的傳統日用雨具,是一項傳統、普遍的手工業。從前的油傘作坊就像裁縫鋪、鐵匠鋪一樣,遍地開花,尋常可見。只是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受工業文明的猛烈衝擊,油紙傘退出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國內僅餘有十家左右的工廠還在生產。

貴州赤水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特傳統制作工藝‘油紙傘’的故事

 據瞭解,紅軍油紙傘起源於唐朝年間,是一家保持桐油、石印傳統工藝紙傘生產企業,其傳統制作工藝被譽為“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也是油紙傘行業中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性文化遺產”,在全國旅遊商品博覽會獲得“馬踏飛燕”獎。產品暢銷法國、英國、德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日本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廣大用戶和旅遊者喜愛。

紅軍油紙傘在紅軍四渡赤水曾作為紅一軍團的軍傘,參加過血雨腥風的戰鬥,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此傘多道手工製作,完成一把傘需要100多道工序。它以其精美繪畫和獨特製作工藝在業內享有很高的聲譽。

貴州赤水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特傳統制作工藝‘油紙傘’的故事

 油紙傘那竹木的傘柄,那密密的傘骨,那紅色的、黃色、綠色……的油紙傘面,是那麼的古老,又是那麼的質樸,彷彿是中華民族歷史傳統的一部分----油紙傘與服飾中的旗袍、長衫一起,能讓人回憶起過去的時光。

油紙傘已經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把油紙傘集合了瀕臨失傳的手工藝、文人墨客之書畫和富有中國文化元素的典雅造型,古樸懷舊,精緻唯美,是一件高雅的藝術品。油紙傘收著是一種思念,展開掛在牆上或掛於屋頂能起到很好的裝飾效果,讓整個空間充滿藝術感,格調高雅。當您擁有一把油紙傘,您可以用她為您遮風擋雨,讓您在風雨之中依然優雅動人,氣質傾城;您也可在閒暇之時,將其作為照相的道具,增添幾分懷舊的情結。

貴州赤水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特傳統制作工藝‘油紙傘’的故事

 油紙傘內涵豐富,傘文化主要表現在:

代表多子、多福--油紙諧音“有子”。

寓意節節高升--傘骨為竹,竹報平安,寓意節節高升。

寓意美滿、團圓、平安--傘形為圓。

代表恩愛百年--自古油紙傘下演繹了多少經典愛情:《白蛇傳》中,許仙與白蛇在西湖斷橋以紅傘為媒,同傘風雨,結下千古奇緣的佳話,戴望舒《雨巷》,描繪了“古鎮+雨巷+油紙傘+美女”美好浪漫的景象,油紙傘早已成為浪漫古典愛情的符號。

消災辟邪、平安吉祥--在中國民間,傳說桐油可以消災、辟邪、驅鬼,有桐油紙傘放在家中,保平安吉祥。

祭祀祖輩先靈--

在很多地方,有用油紙傘祭祀祖輩先靈的習俗。習俗來源於中國古代皇帝打著黃蓋傘,表示至尊無上。用油紙傘祭祀祖輩或亡靈,顯示其在是陰間地位顯赫,不受苦受難,可早日投胎轉世。

預祝金榜題名--在中國古代,有一個習俗,就是赴京趕考或做官上任,背上包袱裡除書本外,一定會帶一把紅油紙傘,即“包袱傘”,又稱“保福傘”,預祝路途平安、高中狀元。現在,很多地方親朋好友送考生油紙傘,寓意其高考成功。

喜慶--紅色油紙傘代表著喜慶,我國家很多地方,做壽、結婚、生子、喬遷、高升等依然保持送紅色油紙傘的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