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兵器助林沖大戰楊志,幫盧俊義捉拿史文恭,武松卻用它逃生

一、朴刀亮相水滸

水滸江湖堪稱是兵器庫,比《三國演義》中的兵器更繁雜,比如誰聽聞過石子也是兵器的?偏偏水滸江湖中就出現了,且那作用不亞於弓箭——沒羽箭張清用石子連敗了梁山15員戰將。

若說石子成為武器,是水滸一大新鮮創意的話,那麼還有一種武器,在水滸江湖中最尋常,這就是朴刀!哪怕宋江在逃亡時,也扛著朴刀,當然他最多也就是壯壯膽,因為宋江是靠嘴皮子和銀子,混江湖的。

此兵器助林沖大戰楊志,幫盧俊義捉拿史文恭,武松卻用它逃生

第一位使用朴刀的好漢,是九紋龍史進,但為救朱武、陳達和楊春時,史進在燒了自己的史家莊,四人一起殺出後,史進便提著朴刀直奔李吉,然後“手起一朴刀,把李吉斬做兩段。

兩個都頭正待走時,陳達、楊春趕上,一家一朴刀,結果了兩個性命”。那麼史進為何不使用他的“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

此兵器助林沖大戰楊志,幫盧俊義捉拿史文恭,武松卻用它逃生

因為這種兵器在馬上才能發揮出巨大威力,而在步下卻難以施展。皆知林沖的主要兵器是“丈八蛇矛”,同樣也是騎在馬上作戰時,林沖才使用。那麼林沖用過朴刀嗎?

當然用過,這就是林沖和楊志的朴刀大戰。當時林沖投奔梁山後,受到王倫的排擠,非要林沖三天內交出“投名狀”,林沖空耗了兩頭,直到第三天才終於動手。

此兵器助林沖大戰楊志,幫盧俊義捉拿史文恭,武松卻用它逃生

二、林沖、楊志雙對刀,盧俊義用它捉拿史文恭

哪料來人正是楊志,手裡也提著朴刀,但見林沖“倒豎虎鬚,挺著朴刀,搶將來鬥那個大漢。此時殘雪初晴,薄雲方散,溪邊踏一片寒冰,岸畔湧兩條殺氣,一往一來,鬥到三十來合,不分勝敗。”

這場龍虎鬥,是水滸中最精彩的“朴刀對決”,一位八十萬禁軍教頭,一位楊家將的後人,引得王倫最後都跑來制止,想讓楊志上梁山以牽制林沖,但奈何人家楊志不同意。

此兵器助林沖大戰楊志,幫盧俊義捉拿史文恭,武松卻用它逃生

若說朴刀在林沖和楊志手中,演義出了一段精彩絕倫的雙刀對決的話,那麼則在盧俊義手中,則堪稱是發揮出了最大威力。

當時盧俊義被吳用的藏頭詩騙出家後,本來是“提了棍棒,出到城外”,哪料聽聞要路過樑山後,竟然“取出朴刀,裝在杆棒上,三個丫兒扣牢了,趕著車子奔梁山泊路上來”。

此兵器助林沖大戰楊志,幫盧俊義捉拿史文恭,武松卻用它逃生

從這行文字中可以看出,朴刀也是蠻神奇的,居然還是可以進行組裝。由此可見,林沖和楊志雙刀對決時,所用的朴刀應沒被組裝在杆棒上,史進那時則必是安裝在了杆棒上,因為面對的對手和情況不同。

林沖僅面對楊志一人,情況簡單,不需要組裝。而史進和盧俊義,面對的危險是不確定的,情況複雜,所以必然組裝好,以便使朴刀發揮出最大威力。

此兵器助林沖大戰楊志,幫盧俊義捉拿史文恭,武松卻用它逃生

果然,盧俊義提著這杆朴刀,先後大戰了李逵、魯智深、武松等多人後,被騙進梁山跟宋江見了面。雖拒絕上梁山,但奈何被宋江“黑”上了,因為宋江讓盧俊義上山,就是想讓他完成晁蓋遺言,然後自己上位當老大。

所以盧俊義經過一番生死徘徊後,終於上了梁山,並正是用朴刀,一刀砍傷史文恭的腿,將史文恭捉住。所以盧俊義是將朴刀“玩出”最大威力的一位好漢。

此兵器助林沖大戰楊志,幫盧俊義捉拿史文恭,武松卻用它逃生

三、武松用它跳牆逃生

正所謂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當朴刀落入武松手中時,會發生什麼?說來都讓人咋舌,武松竟然用朴刀跳牆逃生。

武松在風雲浦用朴刀,殺掉蔣門神派來追殺自己的人後,便回了孟州,隨後便血濺鴛鴦樓,活幹完後,武松便要在逃出城,這時“奇蹟”發生了,原文如下:

此兵器助林沖大戰楊志,幫盧俊義捉拿史文恭,武松卻用它逃生

武松到城邊,尋思道:“若等開門,須吃拿了,不如連夜越城走。”便從城邊踏上城來。這孟州城是個小去處,那土城苦不甚高,就女牆邊望下,先把朴刀虛按一按,刀尖在上,棒梢向下,托地只一跳,把棒一拄,立在濠塹邊。

首先解釋女牆,又叫女兒牆、箭垛,主要築於城牆之上,呈凸凹的齒形連續排列。凸出的牆垛可作為掩體,有的牆垛上部有瞭望孔,用來瞭望敵情;凹處既可用於守城士兵瞭望,也作為射孔。

此兵器助林沖大戰楊志,幫盧俊義捉拿史文恭,武松卻用它逃生

武松正是利用朴刀的高度,從容跳牆逃生而去了——不得不說,武松真聰明!從上面的介紹來看,朴刀,在水滸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何其之大,雖這種兵器,尋常的幾乎可以被忽略,但卻是越尋常越奧妙,竟演義出了如此之多的神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