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城市大腦」什麼樣?阿里雲提出三個標準

上週,阿里雲發佈《城市大腦探索“數字孿生城市”白皮書》,描繪了一幅阿里雲ET城市大腦助力下的未來生活藍圖。

AI概念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什麼樣的AI才是真正的“城市大腦”呢?

白皮書指出,目前的智慧城市雖有高額投資,但處於硬件過度建設、“智商”仍顯不足的尷尬情況。

而“高智商”的城市大腦需要滿足三個標準:能夠實時處理超大規模全量多源數據(整體認知),能夠洞悉複雜隱藏規律(機器學習),能夠制定全局最優策略(全局協同)。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首個成功落地杭州的阿里雲ET城市大腦,這位“高智商學霸”自2016年正式啟動後,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樹立起了行業標杆。

真正的“城市大腦”什麼樣?阿里雲提出三個標準

杭州的阿里雲ET城市大腦以交通治理創新為主。它接管杭州128個信號燈路口,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時間節省4.6分鐘,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縮短一半之多。

阿里雲以杭州的實踐案例告訴大家,城市大腦真正價值所在是它的“思考”能力,也就是在海量數據中的分析能力、決策中的運算能力等。

過於放大硬件的作用造成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現象,則會讓智慧城市建設走入誤區。

真正的“城市大腦”什麼樣?阿里雲提出三個標準

如今,第一批“數字孿生城市”已經藉助阿里雲ET城市大腦實現了數據共享、數據共創、數據自動控制的互聯網模式,杭州、蘇州、衢州、上海、吉隆坡等11座城市踏上了“人工智能高速公路”。

真正的“城市大腦”什麼樣?阿里雲提出三個標準

阿里雲作為行業領頭羊,對於城市大腦使命與生態的探索具有相當高的實用性和統籌性,數字化城市或將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