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塔」推進資源共享 三年減少重複投資1073億

日前,由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港珠澳大橋公網覆蓋工程完工,三家運營商的網絡驗收測試全優。該公網覆蓋工程的基礎設施全部共享利用現有大橋設施資源,總體投資成本相比傳統模式下降了66%,建設週期縮短了65天。這是中國鐵塔踐行共享經濟的又一個生動案例。

中國鐵塔董事長、總經理佟吉祿表示,中國鐵塔因共享而生,成立三年多來,在通信行業內深入推進資源共享,堅持“一家建設、多家使用”“能共享、不新建”,快速推動了移動網絡超常規發展,基本杜絕了行業內的鐵塔重複建設現象。三年多來共累計改造及新建交付的鐵塔站址達到146.2萬個,助力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網絡,為數字經濟、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支撐,累計相當於少建鐵塔60.3萬個,減少重複投資1073億元,節約土地資源2.8萬畝,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從主要面向通信行業拓展到面向全社會,推動“通信塔”與“社會塔”相互轉變。中國鐵塔利用188萬個站址等資源優勢,立足行業共享,面向環保、廣電等十幾個行業擴大社會共享,提供以“資源共享”為核心的跨行業站址應用與信息服務,持續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在生態環境部“2+26”空氣質量網格化監管項目中,中國鐵塔一個月內在20多座城市部署了超過1000臺PM2.5監測設備;在天津、河北等地,提供環保監控信息化解決方案,預計全年將建成監測點超過2萬個。

——從鐵塔的單一功能共享向電力接入、末端傳輸、社會資源等綜合共享擴展,使各類資源迅速轉化為新的生產力,降低基站建設成本,提高建設效率,高質量推動4G、5G網絡佈局。例如,西成高鐵充分利用鐵路機房、線纜槽道等現有資源,僅資源佔用費就降低了60%。通過與兩大電網公司進行“共享鐵塔”合作,利用已有的電網鐵塔杆體進行基站建設,大大降低對塔體及基礎的建設投資,平均每個站可縮短建設週期約60天,並大量節約土地資源,減少鋼材、混凝土消耗。目前,中國鐵塔已儲備千萬級社會杆塔資源,作為4G、5G基站站址備選。

目前,中國鐵塔已與29個省區市的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在未來5G、物聯網發展中,倡導共享經濟的中國鐵塔大有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