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10000亿的京东方之突出重围“第三篇”

但是王东升没有这么做,他知道这几年虽然厂子做起来了,但是技术一直没有大的突破,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别人手里。

价值10000亿的京东方之突出重围“第三篇”

京东方

液晶显示器的时代马上到了!

如果这时没有国内的企业站出来,中国未来的显示器面板还是只能靠进口,我们就还是会面临缺芯少屏的现实。中国还是会在这个产业里被外国人压着打。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因为经济的衰落和行业的周期性下降,一大批日本液晶工程师纷纷失业。

这时候,韩国趁机崛起。三星、LG纷纷开建液晶生产线,大量雇佣日本工程师。抢人抢市场的同时还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
价值10000亿的京东方之突出重围“第三篇”

三星标识

很快,韩国就取代了日本。 日本电子产业的产值在2000年时有26万亿日元,到了2013年只剩11万亿了,其中的绝大多都被韩国人抢到了手里。不光日本和韩国打得难解难分,很多台湾企业也被卷入其中。

三大势力混战之时!京东方呢?

无人问津,也没人在乎,因为那时候中国的面板企业,根本没被别人放到眼里。因为外国人对我们的技术封锁,京东方拿不到技术,在液晶显示器上,他们钻研了很久也没有摸到门道,一直没有办法加入竞争。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现代集团因为扩张过度负债累累。为了避免拖累整个集团,他们把液晶面板业务打包出售。

“机会来了!”

王东升马上召开董事会议讨论收购事宜。现代给出的报价是3.8亿美元,“不行,太贵了!”董事会一片反对之声。

要知道,当时京东方的净资产加起来也只有20亿。如果收购现代的液晶面板业务将给自身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小蛇怎么能一口吃掉大象呢”但是王东升觉得这个机会绝对不能错过,面对反对的董事会王东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98年我们就定了液晶面板的主攻方向,现在正是通过并购掌握核心技术的好机会”终于,董事会被王东升说服了。

2003年,京东方完成了收购,获得了韩国现代二代、三代和3.5代共三条完整的TFT-LCD生产线和技术专利。有了这个基础之后京东方一下子入了门,后面的进步开始变得非常顺利,没过多久京东方在亦庄建设了。一条五代生产线一边消化买来的技术,一边在这个基础上钻研我们自己的技术。京东方制造的面板,慢慢地在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

这时候,韩国、日本、台湾看到了京东方的势头,他们不想让中国的企业进来分这块蛋糕。于是,从2001年到2006年三星、LG和台湾的奇美、友达等六家企业一共召开了53次晶体会议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电视生产和消费国每当中国厂商要买卖面板时,他们就一起作价操纵市场,合力打击中国企业。这还不够,

京东方收购的生产线也在疯狂使坏。那时,韩国员工掌控着国内的五代生产线,我们很难把技术转移到国内。他们还以保证质量为理,故意选择采购价格较高的原材料,不断提高京东方的运营成本。接着是日企的过河拆桥!

2005年,TCL、创维、康佳、长虹4家国产彩电企业想要联合京东方一起成立合资公司。就在这时以前根本看不起中国的厦普突然跳了出来。说你们别跟京东方合作了,他们的产品又不行,跟我合作吧!我用技术入股怎么样?在当时,夏普的技术的确是比京东方好的。

四家企业被夏普说动了,他们取消了和京东方的合作,然而,等到他们的合作取消之后,夏普又突然宣布投资停止。原来,他根本没有转让专利的意思,就是想把京东方的投资搅黄。
价值10000亿的京东方之突出重围“第三篇”

夏普

更过分的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韩国、日本和台湾的面板厂商都因此遭受重创。为了挽救濒临破产的台湾企业,

国家工信部联合九家大陆彩电厂商赴台向他们提供了雪中送炭的44亿美元大订单,谁料台企竟然和韩国串通,将面板悉数卖给韩国,逼大陆向韩国采购,韩国产商还乘机将面板价格抬高60%。

国际市场产能紧时我抬,你本土的厂商要崛起时我压价。面对日韩台无所不用其极的招数,京东方被坑得屡屡亏损。从2001年到2015年,京东方一共亏损75亿人民币。
价值10000亿的京东方之突出重围“第三篇”

京东方

屋漏偏逢连夜雨!

京东方连续数年的巨大亏损,引发了国内舆论的怀疑和痛骂。京东方的股票也一直在被停盘的边缘,赚不到钱的股民愤怒了,他们都说:

京东方就是“卑鄙”的“烧钱机器”他们的生产线是“落后的产能”

媒体也落井下石,批评京东方不应该在外国人强势的领域和外国人争夺,说他们是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