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4節氣和陽曆、陰曆是什麼關係?

天涯孤行者


各種“歷”是人們對氣候呈規律性變化的科學總結。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人們需要按氣候規律性變化安排勞動生產,一年分為4季還是太粗糙,更加精準的24節氣的發明,最直接的應用就安排精準的農業生產。

中國古人從太陽和月亮的變化中找到了規律,陽曆(太陽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運行變化為基礎發明的歷法,陰曆(月亮歷)是以月亮圍繞地球運行變化為基礎發明的歷法。

中國古人為什麼不用陽曆?陽曆相對準確,但對於古代底層農民來說不可能人人都有“日曆”本,所以使用不直觀;

中國古人為什麼不用陰曆?陰曆使用直觀,只要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的變化,就大概能判斷時間了,但問題是,月亮的變化是29天多點,而一個太陽年是365天多,一年中月亮盈虧了12次還大約多個十天,才能與一個太陽年重合,多用幾年之後會出現很大的誤差。這對農業生產來說簡直是個災難。所以兼容了陽曆和陰曆的特點後,發明了更加實用的

農曆,具體的做法是有讓某些年12個月,有些年增加一個月,即13個月,所以農曆是一種陰陽曆

為什麼還要發明24節氣呢?從農曆產生的原理上看,準確性也並不是太好,可以作為農民記錄日期的工具,但用於準確安排農業生產還是差了些。所以還需要一種更加準確直觀易懂的方式告訴他們怎麼做,那就是24節氣。

24節氣是根據地球上所觀察到的太陽變化分為24個時間節點,本質上是一種陽曆。

24節氣和農曆本身是沒有直接關係,但都是中國古代同使用,使用的主要人群是農民,所以九成的當年輕人誤以為24節氣是根據農曆推算出來的


愚公傳說


陽曆

就是“太陽曆”,它的依據是地球繞太陽的公轉,以地球繞太陽一圈為一個“迴歸年”,時間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

二十四節氣就是一種陽曆,它依據地球上所觀察到的太陽變化而建立,體現了四季變化。從黃經0度起,太陽沿黃經每運行15°,所處的位置就為一個節氣,全年運行360°,共24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可以精確到某天某時某秒,比如2016年冬至在12月21日18:44:07,這都可以根據公式算出來。當然,我們平時一般按照習慣,把這一整天都當做這個節氣。

陰曆

就是“月亮歷”,它的依據是月亮的圓缺盈虧,體現了月相變化。

無月為朔,滿月為望,月亮每經歷一次從圓到缺的循環,從一個朔日到下一個朔日,就是一個月,時間為29天12小時44分2.8秒。

我國古人常把月亮叫做“太陰”,所以也叫“陰曆”。

但是,純粹的陰曆使用並不廣泛,“伊斯蘭曆”就是一種純陰曆。這種曆法只考慮月亮的變化,跟四季的吻合度比較低,每年只有354天8小時48分,每隔2.7年就跟公曆差一個月,每年1月可能出現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用起來太麻煩。

農曆

很多人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並非如此。

農曆是我國古代人民獨創的一種曆法,兼顧了陽曆和陰曆,屬於“陰陽合曆”。

我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當時的農業生產完全是靠天吃飯,需要嚴格掌握氣候變化的年週期,而這極大地依賴於太陽的變化規律。因此,我國古代把陽曆中的四季變化和陰曆中的月相變化相結合,創造了農曆。

二十四節氣是農曆的一部分,它本質上是陽曆,我們現在通用的公曆也是陽曆,因此正如題主所說,兩者吻合度很高。而農曆是陰陽合曆,因為有陰曆的成分,所以跟通行公曆有較大差距。



大臉撐在小胸上


立春前一天跟人談起曆法和24節氣,說起一個朋友收到科普短信,又蒙圈了,短信說,“小寒節氣是太陽運行到黃經285度”。這位朋友對這個短信的評論是,黃經是什麼鬼?285度又是什麼鬼?本來還大概知道小寒是個節氣,可這麼一解釋,又不知道究竟是什麼了。這也難怪,這個短信從科學標準上來說,雖然無可指摘,但引入了科學術語,又不曾解釋,那麼缺乏相關知識背景的人當然就暈菜了。

首先應該說,現代24節氣的定義實際上是在四百年前明末清初經過德國傳教士、天文學家湯若望修改過的,即按照太陽在黃道上的經度位置平均分成24份。黃道是我們看上去太陽一年走過(相對於恆星背景)的路徑,是一個大圓(就像赤道那樣),這一圈分成360度,每個節氣15度。360除以15,24節氣就有了。

看到沒,24節氣描述的太陽運行的時間節點,也就是說,它是夏曆(農曆)中的陽曆成分。所以跟陽曆是對應的,日期相對公曆(公曆是一種陽曆)固定。

在湯若望以前,中國傳統定義的節氣略有差異。不是按黃道大圓平均劃分度數,而是一年裡按時間平均劃分。因為太陽運動有快慢不均的現象,所以它實際上對太陽的路徑描述並不好,但也合乎陽曆,差異不算很大,對於農事活動足夠了。

而夏曆日期(也就是一般說的陰曆,其實不是純陰曆),則是根據月相變化來確定的,以月亮週期為準。所以24節氣跟夏曆日期並不具有對應關係,而是在一定範圍內來回變化。

這裡反映的是,我們看日曆的時候,究竟在關注什麼。天文曆法,這個詞就反映了曆法來自天文現象。但日月規律並不和諧匹配,才會出現陰陽曆錯綜複雜的關係。不同民族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中國古代選擇了陰陽合曆,用月亮變化表示日期,用太陽運動定節氣和年份(包括閏月)。理解了這一點,就知道為什麼節氣和夏曆、陽曆之間有趣的關係了。


松鼠老孫


24節氣和陽曆、陰曆的關係好比是陽曆爸爸與陰曆媽媽先後生育的24個子女的關係。古人利用“日晷”測量日影的長度,以確定“冬至”時刻的到來,這是中國人以太陽視運動為依據,創造的最原始的“太陽曆”,一年大約為365.25日。古人在發明“太陽曆”的同時,還依據月相的變化,發明了“太陰曆”,算得月相的變化週期為29.5天,在劃分月份的時候採用“定朔法”,就是隻確定“朔日時刻”,“朔日”即為每月初一:該月份滿30天,就是“大月”;該月只有29天,就是“小月”:連續兩個大月或是連續兩個小月也是屬於正常的。“太陰曆”規定12個月為一年,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平年天數大約為354天。古人利用“太陽曆”來確定24節氣的每一個“節點”;利用“太陰曆”來確定每月的初一。因為“太陰曆”年比“太陽曆”年每年少大約11天左右,怎樣解決這11天的誤差呢?因為“太陰曆”是以“月份”為整體的,是不能任意拆分和添加天數的!所以不能用每年“補加”11天的辦法去解決,只能以“三年一閏,五年二閏,十九年七閏”的辦法,即以“整月批發”的辦法:十九年中分七次解決的辦法處理誤差。有“閏月”的年份實際月份是13個,天數大約384天。目前中國使用的歷法叫作《時憲曆》,是一部中西合璧的歷法,1645年大清順治朝頒佈。《時憲曆》已將“太陽曆”與“西曆”融為一體,稱為“公曆”。


薛納瑞06291


很有意思的是,我們國人是陰曆陽曆結合用,譬如說:農業生產方面用二十四節氣,清明前後點瓜種豆;立秋十日割谷穇;交了白露節,夜寒白日熱等等。而生活娛樂方面多用陰曆,譬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七夕節、仲秋節等等。說明了中國人對天地人之間的關係和對萬事萬物的認識;充分體現了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哲學思想,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