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慘案,暴跌,血流成河

端午節歸來的第一天,滬指暴跌3%,跌穿3000點,個股一片慘綠。

619慘案,暴跌,血流成河

兩市1600只個股跌幅超9%

跌停個股近1000只,兩市無一板塊翻紅,恐慌情緒蔓延。

創業板大跌4.5%報1568點,創2015年1月以來新低。

600只個股跌幅超9%,僅不足百隻個股飄紅。

在岸人民幣跌破6.45關口,為今年1月15日以來首次。

與此呈鮮明對比的是,10年期債主力合約T1809漲0.41%,盤中一度漲超0.5%,5年期債主力合約TF1809漲0.26%。

避險情緒升溫。

從市淨率來看,上次市淨率低點1.58倍出現在2014年5月份,而目前市淨率為1.89倍,相距仍有17%的空間。

即使考慮兩市2018年業績增速在20%-17%左右,則預計市盈率和市淨率的仍有15%-17%的調整空間,即上證指數跌至2600點出現歷史低點的概率較大。

為什麼A股市場會出現如此暴跌,幾乎被血洗呢?

一方面,美國與全球主要經濟體貿易摩擦在加劇,與中國的貿易爭端也繼續發酵;受美國加息及美元走強影響部分新興市場動盪;

歐元區也因意大利大選而陷入動盪。

另一方面,金融去槓桿深化背景下不少投資者擔心債務違約、流動性緊張及增長超預期下滑。

展望未來,這些方面的干擾仍可能會給下半年乃至明年市場前景帶來不確定性。

6月美聯儲議息會議鷹派,年內加息預期從3次提升到4次.

特朗普“貿易戰 + 稅改”的組合正成功把政策刺激的效果留在國內,美聯儲緊縮對其他國家政策寬鬆形成約束。

2001年以來,端午節前後兩個星期,往往是市場階段性變盤點,且向下概率遠大於向上。

具體而言:2001年確立了2245.43點熊市頂部,2003年確立了6個月的中期頂,2004年股市連續大跌,2005年是1146.42點短期頭部,2007年出現了4311.99點短期頭部,2008年則是10天暴跌21.64%,2010年在2600點附近構築短期頭部後挖坑,2011年同樣是2750點構築頭部後挖坑,2012年則是跌破了2242點M頭頸線位,2013年就是著名“錢荒事件”引發的股災。

通過歷史上每次“端午節魔咒”的數據整理和資料蒐集,我們發現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半年度結賬因素,大量資金會選擇在此時套現,資金面相對偏緊;二是半年度經濟工作會議會左右市場情緒,資金對高估值高漲幅品種兌現慾望強烈;三是市場對中報業績存在的變數有所擔憂,特別是近年來成長股業績增速無法支撐起股價漲幅,迫使理性投資者選擇落袋為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