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磨蹭?這些辦法比「催」更管用,不信可以試試

拖拉恐怕是當下很多家庭中寶寶經常出現的問題,很多家長們一說起這個“老大難”問題,都能滔滔不絕的說上半天,真的是太可怕了。

小菊的孩子已經6歲了,可做什麼事情都是慢條斯理的,哪怕你有再著急的事情都是如此,這讓小菊十分的煩惱。終於有一天,因為學校考試的事情,小菊的兒子因為拖拉的毛病,結果耽誤了考試的時間,小菊為此還打了孩子。其實,孩子的“拖拉症”是有原因的。

孩子太磨蹭?這些辦法比“催”更管用,不信可以試試

一、對自己缺乏信心

例如有些寶寶非常的討厭學習和做作業,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本來就學習不好,再怎麼努力都是白費,便會找些理由拖拖拉拉不想做作業,此時如果再有家長不瞭解情況,一味的對寶寶大喊大叫,那樣的話,寶寶對學習難免就會產生牴觸心理。

二、自身能力不足

孩子太磨蹭?這些辦法比“催”更管用,不信可以試試

其實,這樣的寶寶並非自己故意拖拉敷衍,而是由於其自身能力不太強,從而限制了其完成工作的能力,這些是需要父母知道的,不要過於責怪孩子。

三、時間觀念淡薄

由於寶寶的年紀還比較小,很難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極易被其他有趣的人和事所吸引,便會出現難以專心致志做事情的現象,大把的時間就損耗一空,而寶寶此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在“拖拉”了。

孩子太磨蹭?這些辦法比“催”更管用,不信可以試試

四、做事情缺乏興趣

父母應該明白一件事:由於兒童的天性,使得他們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才不會拖拉。家長如果告訴孩子:“坐過山車了或者去吃肯德基了!”想必所有的孩子都會第一時間跳起來說:我要。相反,如果你讓孩子寫作業、幹家務,孩子一定會用拖延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

下面的招數用好了,可以讓你的寶寶不再拖拉!

孩子太磨蹭?這些辦法比“催”更管用,不信可以試試

一、告訴孩子時間的概念

要告訴寶寶這個叫鐘錶,給寶寶講時間的涵義,讓孩子瞭解時間是有長短、一去不復返的。比如使用沙漏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能讓孩子對時間的流逝有更直觀的印象,也更富有趣味,讓寶寶感覺好玩。

二、給孩子制定合理的計劃

孩子太磨蹭?這些辦法比“催”更管用,不信可以試試

可以採取給孩子列出時間表並掛在牆上,並給寶寶制定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並督促其完成,在孩子每完成一個任務時,就在孩子自己的任務後面打對號或掛小紅花。

三、培養孩子對做事產生興趣

孩子太磨蹭?這些辦法比“催”更管用,不信可以試試

比如和家庭其它成員比賽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看誰用最短的時間做完,在比賽時,父母可以藉故放慢節奏,等孩子一下,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有取勝的可能性,讓孩子覺得自己通過努力可以把事情做得又好又快。

此時,為人父母的人們一定要明白:孩子最好的老師就是和自己朝夕相處的爸爸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