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見人,不想打招呼,就想在家裡,並且感覺很累是什麼心理?

shiyichuan2005


如其他答主說得那樣,如果題目所提狀況只是暫時性的,那可能與當時的狀態,遇到的問題等有關,一旦問題被解決,題主的狀況可能就會好轉。但是如果是長期的,就需要警惕,這些可能是抑鬱症的表現。

首先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如果這種狀態已經嚴重影響到了題主的工作和生活,請務必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由於大眾對抑鬱症還存在一些誤解,因此,我在這裡想給大家提供一些關於抑鬱症的基本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對抑鬱症的定義,抑鬱症的典型症狀可以從四個角度來描述。下列症狀僅供參考,請大家不要自行診斷。

情感

· 長期情緒低落沮喪 (比如, 無端流淚)

· 更容易脾氣煩躁,感到焦慮,或情緒失控

· 對曾經認為愉快的事情失去興趣

身體

· 體重變化(比如, 增加或減少10%的體重)

· 食慾變化(比如, 食慾太好或太差)

· 睡眠習慣改變(比如, 嗜睡或失眠)

認知

· 注意力和決策能力下降

· 對自己和自己的未來有著負面的預期 (比如, “我是個沒用的人”)

· 感覺內疚或懊悔,並會自我貶低

· 反覆想自殺

行為

· 精神運動型阻滯或激躁 (比如, 移動非常緩慢遲鈍或焦躁不安一刻停不下來的活動)

· 工作和學習上的效力降低

· 對社交失去興趣 (比如, 不想出門)

· 無活力,無積極性 (比如, 幹什麼都覺得很費力)

除了上面提到的典型症狀,研究表明抑鬱症患者,特別是男性,很有可能經歷一些非典型症狀, 包括情緒和行為上的失控 (易怒,衝動,暴力), 通過錯誤的方式麻痺自己(酗酒,性癮,賭博), 情緒上的剋制及自我孤立 (比如,不和家人朋友傾訴自己的痛苦)等。

從上述的症狀中我們可以看出抑鬱症對正常生活有著相當嚴重的負面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危害不僅是對心靈的一種摧殘,還是對身體的負擔。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患有抑鬱症的人會經常無法上學或上班,因為他們很可能完全沒有力氣走出家門,更不要提完成正常的學業和工作。更糟糕的是,抑鬱症有很多併發症,包括焦慮症,物質成癮等。

以往調查研究顯示,世界上約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中國發病率為3.02%。許多人在受抑鬱困擾時,不會選擇尋求專業幫助,而是忍耐或通過和家人朋友傾訴來緩解。和家人朋友傾訴不失為一種好的排解方式,但是很多時候,不專業的建議有時會給抑鬱症患者更大的負擔。如果你的抑鬱情況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工作和社交,還是請務必及時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

歡迎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諮詢”——全網超過400萬用戶信賴,專業的心理諮詢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References:

Hooley, J.M., Butcher, J.N., Nock, M. K., Mineka, S. (2017). Abnormal Psychology (Seventh ed.).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N.A. (2017, April 1). 2017年抑鬱症調研報告:僅有10%的人會尋求治療. 健康界.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70401/content-491111.html


知我心理諮詢


不想見人,不想和人打招呼、就想呆在家裡,感覺很累,如果這幾個症狀是單一的出現,可能只是性格的問題,但是如果這些症狀綜合出現在一個人的身上,那麼要警惕是抑鬱症,抑鬱症的最主要的症狀就是持續的心境低落、興趣及愉快感喪失,而且很多人會有疲勞感,正是因為情緒低落,對什麼都沒有興趣,才會出現不想見人、不想和人打招呼、就想獨立一個人待著的體驗,這正是抑鬱症對人的認知以及生活能力出現的損害。

除了以上的症狀還有什麼呢?可能你會經常的因為心情不好想哭,感覺悲痛欲絕,沒有什麼事能讓自己高興起來,食慾差,睡眠也不好,有些人會出現入睡困難,易驚醒,早醒等,但是最明顯的是早醒,醒了就再也睡不著,反覆想那些不開心的事,當然還有全方面的社會功能的損害出現,比如以上說的,不想見人,不想出門,繼而自卑,有可能出現自傷、自殺的念頭。

這些都是抑鬱症的症狀,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一定要意識到現在的自己出現了問題及時去醫院就診,必要的時候需要服用抗抑鬱藥物,治療期間合併心理治療,只有這樣才能走出抑鬱,否則就是一味的沉淪下去了。我經常遇到這樣的病人,大多數都是網上諮詢,因為這個時候尚且知道自己有問題,而且主動尋求治療,但是礙於面子或者其他的問題,始終不願意接受自己抑鬱這個現實,這說明你是在與抑鬱作鬥爭,假如你足夠堅強,你可能會僥倖的跨過這個難關,倘若你不幸戰敗,你就真的抑鬱了,所以尋求專業的治療是最好的選擇。

該指導意見是由好心情平臺王亞剛醫生回覆的,如有相關問題,可以通過好心情app與王亞剛醫生溝通交流。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臺


“不想見人,不想打招呼,就像在家裡,並且感覺很累”,如果只是暫時性的想逃避現實不想與外界接觸,可能只是真的累了,自己只想靜靜,這沒什麼,等休息好就沒事了。但如果是持續性的這樣,那你就要小心了,當心自己得了抑鬱症。

抑鬱症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遲緩為主要典型症狀,平時主要體現在不想見人、不想說話、待人接物越來越被動,每天都感覺得身體不舒服、失眠、胸悶氣短、壓抑、整天鬱鬱寡歡開心不起來。最常見的抑鬱症患者是產後抑鬱,嚴重時會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顧嬰兒的能力。



抑鬱症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像題目所說“不想見人,不想打招呼,就像在家裡,並且感覺很累”,已經有點輕度抑鬱的表現了,遇到這種情況,我建議還是先不要看心裡醫生,免得憑白無故給自己增大壓力和心理暗示,可以適當的去調節一下,例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等。

其實這種症狀很多人都經歷過,只不過有些人沒有在意,自己回家睡上一覺,第二天身邊的朋友叫上一起去瘋一瘋、跑一跑就沒事了,怕就怕自己圈子小、平時也內向,陷入某種惡性循環之中,從而加重心理負擔,這時才需要心裡疏導和治療。

如果是首次出現這種情況,或者以前出現自己沒有意識到,我建議不要在家裡悶著,參加體育鍛煉,例如跑步,讓自己放鬆下來,然後約上自己朋友一起去唱唱歌、吃吃飯,多溝通交流一下,完全可以調解過來,玩累了再回家美美睡上一覺,第二天就會生龍活虎,照樣積極向上,陽光燦爛。

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到你。


天涯0咫尺



如上所述,庸醫自然要提醒你快抑鬱了。這是駭人聽聞的誤診。這是人生的一個過程,每個人都要經歷青春期,更年期,抑鬱期。所與抑鬱症不同的是抑鬱期屬於短暫的內分泌紊亂。有人可能要持續一年左右,和更年期一個道理。很多處在抑鬱期的男女,會被嚇唬成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真正的精神疾病,而抑鬱期不是,抑鬱期發生在不同的年齡段,如月經一樣,每個人不同。【史記】中載,孔子的父親叔梁與顏氏野合生孔子。而孔子之父,因為野合,覺得沒臉見人,就每天呆家裡。恰好扁鵲路過,仔細把了叔梁的脈,知道是抑鬱期,什麼藥方也沒開,直接給了幾十張面膜,面膜讓叔梁神采奕奕,煥然一新,再也不想悶在家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就說明孔子不想說話,只聽別人說。【溫故而知新】是孔子什麼也不想幹,沒理想,只回憶過去。【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孔子不想和熟人打招呼 ,不想和身邊的人來往,只對遙遠的陌生人感興趣。就如今天的網友吧。孔子的很多話,都可以看出是在抑鬱期寫的。而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是說道上沒有一個同路人,除了道還是道,孤獨寂寞。老子也是處在抑鬱期。抑鬱期不是抑鬱症,孔子,老子也沒跳樓,成了聖人。



因為抑鬱症給人帶來的恐懼感,面對抑鬱期,親們會有些慌亂,不用害怕,是生理的新陳代謝。這個時期,最好的醫生是你自己。雖然你心裡出現厭倦,這是正常的,就像和尚唸經,遇到了不認識的字,也一樣混過去,經照樣是經。不要把抑鬱期,看成抑鬱症,抑鬱期人人都有,而抑鬱症則是特別現象。一定要記住,以前的你,和現在的你都是健康的,只是你心中有一件無法擺脫的事情,讓你暫時沒有了心情,你一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健康,你擁有了,至於心裡的那件事情,可以暫時不去想,如果一件事情,想一次對自己是一次傷害,那我們一天想幾百次,不但解決不了問題,會被自己多餘地傷害幾百次,豈不是太糊塗,太不明白活著的意義?人與自然相比,太短暫了,是沒有時間表的。古時一個天下首富,把自己的房子建在一片墓地對面,朋友問他,你每天對著這些墓碑快樂嗎?富豪說:我每天面對著這些,不敢不快樂。



人真應該簡單些,我們連明天都無法預料,何必去想一年兩年或今後幾十年的事情呢?不同的時間,會出現不同的狀況,只是你沒有耐心慢慢等待了,這就是抑鬱期,不是抑鬱症。說到底是你生活中出現了一段缺乏耐心的日子。以前不知道遇到過多少次,只是這次你認真了。不要與抑鬱症聯繫在一起,這樣會讓你自己和自己過不去。要允許自己煩躁,情緒波動。不能草木皆兵,說自己心理疾病,我們是感情複雜的人類,心理有萬千感觸,心情不好,情緒不穩定是正常的,與抑鬱症半毛關係都沒有。不能看誰都像抑鬱症。我們為什麼不能安靜一會,不想打招呼,不想見人,感覺很累,這說明人在慢慢成熟,不想裝了,不裝不是抑鬱症。


不說別的,明朝的皇上,有的幾十年不上朝,有的喜歡作木匠,有的喜歡上吊。清朝的順治皇上,好不容易打下江山,居然不想當皇上,五臺山出家做和尚。屈原,李白投水…………。為什麼沒有人說他們是抑鬱症。只是人生的法則不同罷了。不迴避今天的生活壓力大,也不能把抑鬱症作為時尚疾病,隨便買一送一。很多抑鬱症是被人以莫須有的狀況給認定的,要徹底冷靜,不要用正常的心理反應折磨自己。親們,是先有你健康地活著,才有了這個美麗的世界,還有什麼心情不能放下,什麼事情不能遲緩的呢?


無論有多少心煩,是能過去的,有什麼可怕呢?窮不過無房無車無老婆,禍也大不過死生。放開心情,別停留在自己心間,腳下有路,別怕多邁幾步。不要把短暫的一生放在無限的追求中,知足是走出抑鬱期最好的藥。


白這個顏色


大家好,我是一名心理學者,感謝邀請,讓我學習更多的心理知識!喜歡心理學的跟我一起學習心理學吧,我會將心理學的分析過程寫出來,供大家一起進步!

不想見人不想打招呼,就想在家裡,並且感覺很累,這是一種疲乏的心理,也是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前身、導火線!

一般情況下,這種心理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春秋時期,很多人都會出現疲乏的身體狀態,這終究是所謂的“犯春困、犯秋困”,這種現象過一段時間就會痊癒!

那麼這裡提到就想呆在家裡,

分析一下,家在人們心中的概念!

家是守護自己的地方,也是躲避外人傷害的最好場所!

從這裡可以看出,你在外面不論學習還是工作都受到了一定的心理傷害,你想呆在家裡,尋求家的庇護,對吧!

所以才會出現不想跟人打招呼,因為有人傷害到你了,你會聯想到“傷害”更不願意跟人接觸,覺得跟人接觸很累,這就是連鎖反應,

所以這也是很多人在外面工作回來就不想動的原因!

個人給你以下幾點建議:

1、學會分清人

2、保持樂觀的心態

3、和小孩子接觸(或者寵物)

4、多吃水果,聞聞花香

5、充實自我


為什麼大人在教小孩子的時候總要讓他學會分清對與錯,就是為了讓他更好的選擇對的事情去做!

你學會分清好人和不好人的時候,你是不是更多的能回報的是感恩等正面能量,可以有極大幾率避免傷害(這也是我學心理學的一個原因)

當你學會避開“垃圾人”的時候,你就會減少傷害!

然後用積極樂觀的心態與人打交道,

實驗證明和小孩子接觸多的人群更快樂,這是因為小孩子的天性中有一種磁場能緩解人的疲勞感!

再者寵物也是如此!

最後多吃水果和聞花香與上面同理,水果的微量元素能夠緩解壓力,花香也有很大程度放鬆心情!

最後需要你充實自我,只有自己強大了,別人才傷害不了你!


北凕爵士小喵



生活節奏的加快,日常選擇的多元,文化價值的小眾,這個時代既給我們豐裕的物資供給,讓我們衣食無憂的野蠻成長;這個時代也讓我們比前輩有了更多的自信和傲嬌,個性張揚的多彩覆蓋著集體模式下的蒼白。

無疑,這是一個社會轉型的時期。在大勢如潮下,不管願不願意社會都會產生改變的動力,相應地也會產生反作用力。心理疾病不是現代社會才有的,自古有之,我們比較熟悉的不僅有發生在帝王將相身上的疑心病,也有文藝作品中的“失心瘋”,如范進中舉後就發病了。

“日落而出、日落而息”的單調生活,早被“晚上12點夜生活正式開始”的宣言所覆蓋。我們依舊隨著時間的車輪奔向未來,但是相比較過往,我們有了更多的生活壓力源,失戀、失業、失親、不善社交、易被打擊、經濟壓力等等,都會成為產生心理問題的導火索。


生病了,該多喝白開水,白開水不見效,那就及時問診啊。該吃藥的吃藥、該掛點滴的掛點滴、該動手術的去開刀啊。道理就是這麼簡單,有什麼病,得治啊。治要走對方向,南轅北轍,那是會害人的。

心理疾病也一樣,每個人要發現自己心理有點不正常了,就該給診斷診斷。放任不理固然不對,但是迷於燒香誦經、求助神漢巫婆也是不上道啊。

你得根據心理科學,給自己望聞問切一通,沒有人比你自己更瞭解自己,自我治癒未嘗不是一個好方法。當然,你發覺自己能力不行,別怕有心理諮詢師啊,人家那可是祖師爺賞得吃飯本事。

那些實在自己無力給自己診斷的,那就趕快去找心理諮詢師啊。千萬別害臊,這事關你的人生成長和健康問題,這也關係到你的社會責任和道德問題,每個人都不去找心理諮詢師,人家活不下去都得吊樹上去了。


心理諮詢師不是什麼人都能成為其客戶的,他們只接受正常的人。對於具有器質性疾病的人,心理諮詢師是無能為力的,或許專業性知識有可幫助的一面,但是病人們更適合心理醫生去治療。這類病人一般為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精神症、癔病等。

因此,心理諮詢師初見客戶的時候,首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區分客戶是否具有器質性疾病,相關的體檢報告是必查的材料之一。如果是,就會建議去醫院。如果不是,嘿,喝杯茶,繼續諮詢。

他們聊他們的,我們聊我們的,現在今天的文章正式進入主題,我要教的“屠龍一技”是什麼呢?


“屠龍一技”無非是一些最基本、最基礎的心理診斷手段,是一組聯合拳,一套接著一套,讀者朋友請接招,天資聰明的看我一招打完,就學會了;愚鈍點的,請趕快錄像,事後多看幾遍,也就會了。

因為道理很簡單,推演很連貫,不是什麼高難度動作。但是我設置前提條件了,就是“你若滄海未曾鉅變”,如果對於病人,這套拳法是沒用的。

好啦,大家開始集合。排除了器質性疾病的病患後,我們要從身體健康的人當中區分心理健康上的是病非病,即沒有心理問題的健康態以及有心理問題的一般性心理態、嚴重心理態、神經症心理態


第一招:是病非病三原則,違反任意原則便為異常(有心理問題)

1、主客觀統一性原則:在生活中的所見要腦子裡的認知保持一致。

簡單的說,比如你看到一條狗在叫,如果身邊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條狗在叫,那麼你就可以認定你的認知與現實的狀況是符合的。不然,你認為狗在叫,其他人都認為沒在叫。結論就只有一個,要麼你有病,要麼大家有病。

2、內在協調的一致性原則:保持認知、情感、意志的相一致。

舉例來說明,最好的朋友不幸遇到車禍去世了,而平時你是個特別重感情的人。但是,朋友去世的消息被證實後,你居然表現出來很高興的樣子來。顯然,關於這個事件,你的認知不正常、情感錯位、意志不對頭,恭喜你,你發病了。而正常的狀態,你應該很傷感。

3、個性的相對穩定性:每個人的性格特徵相對是保持穩定的。

如果不經過特別事件或者經歷,一個人的性格是被認為很難發生改變的,會保持長時間的穩定性。俗話說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生活中,一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突然變得大方起來,無非是兩種情況:一來有非奸即盜的企圖,二來是他發病了。

第二招:觀察是否出現特異行為表現

觀察一個人的行為,是不是與往常的行為模式很不一樣,有一些奇特的舉動或者怪異的行為。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會突然告訴別人自己長時間的聽到一種聲音,而別人卻聽不到的情況,這是“幻聽”的症狀。類似的還有“幻視”“妄想”的表徵的特異行為,他們都是發病了。

第三招:主動地向身邊人或者醫生尋求幫助的行為

一個人突然主動地向身邊人傾訴自己的心理煩惱和困惑,甚至會主動去尋找心理諮詢師或者專業醫生以求得幫助。說明這個人還是有一定自知力的,面對心理問題,能直面並解決問題。但是,很可能他的確心理上出現問題了。

稍微總結下,通過以上三招,我們基本辨析出身體健康人群中的無心理疾病者和有心理疾病者。話說有心理疾病者分為一般性心理態、嚴重心理態、神經症心理態,我們繼續來辨析。

衝動是魔鬼

一般性心理態、嚴重心理態、神經症心理態,可以再細分為一般性心理態、嚴重心理態、疑似神經症心理態、神經症心理態(下文名詞采用略稱),前三者是心理諮詢師的範圍,而神經症已經是需要醫生藥物治療了。

這裡有點繞,上面這段再看一遍,最好記到紙上,劃分清楚。現在開始將兩個概念:一是變形,包括神經症和疑似神經症。二是常形,包括健康人(不存在心理問題的人)、一般心理、嚴重心理。

所謂變形,就是與平常的行為很不一樣了,或者說行為產生質變。它有兩大標準:

一是變形與現實的處境沒有關係或者聯繫。變形的事情都是生活中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一般人不會操心,而當事人會“芝麻看成西瓜大”,特別花心思。例如,一個人愛洗手,不是洗個一兩次就算了,而是控制不住的一直洗下去,洗破了皮膚還要洗。

二是變形的事情沒有明顯的道德色彩。還是上面這個例子,洗手這件事情完全是個人行為,也不會影響到道德評判。也就是說這件事情,跟文化、價值、美德等因素無關。

如何去區分“變形”和“常形”?看下面的評分表格。分數相加,不到3分,不是神經症;4-5分,疑似神經症(可疑神經症);過了6分,就是神經症了。

評分表格

生活很美好

到現在為止,我們來個小結。首先,區分出器質性疾病的人和身體健康的人。然後,在身體健康的人當中區分出沒有心理疾病的人和有心理疾病的人。接著,在有心理疾病的人當中去區分一般性心理態、嚴重心理態、疑似神經症心理態、神經症心理態,到目前為止區分出疑似神經症心理態(這個心理諮詢師能解決)、神經症心理態(這個要吃藥)

那麼現在來區分一般性心理態、嚴重心理態、疑似神經症心理態,這是大部分有心理問題的人的症狀。這裡可能需要對“泛化”做一下解釋,用一個比方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講的就是泛化問題。因為由於怕蛇,而導致把這種怕擴散到一切像蛇一樣的事物上來,這就是把怕的狀態泛化了。


撰文到此為止,我想說的是,心理問題並不可怕,人人都有,只是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區分。關鍵在於,有問題要早點去解決,千萬不能小事託大、大事拖炸。

很多心理大師最初選擇心理學領域,並不是出於要治病救人,反而是很自私的想治癒本身的心理問題。頭條號諸君要有信心,希望本文對大家有幫助。


子屠龍


如果你除了不想見人,只想待在家裡,感覺很累以外,還覺得情緒低落,意志消沉,而且這種狀態不間斷的持續超過兩週,你就要考慮患抑鬱症的可能。

抑鬱症是一種情感障礙,也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終身患病率高達3%。它的主要症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題主可以自我對照一下:

1. 情緒低落:這是抑鬱症的核心症狀,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會覺得整日都鬱鬱寡歡,高興不起來,覺得生活沒有以往精彩,有度日如年的感覺。

2. 興趣缺乏:就像題主提到的那樣,抑鬱症患者會喪失對生活的興趣,覺得以前的愛好都變得索然無味。喜歡一個人待在房間裡,只是玩手機、打遊戲,甚至什麼都不幹,就是躺著床上看天花板,無所事事。不願出門,疏遠親友,迴避社交。

3. 精力不足:抑鬱症患者會時常覺得勞累,疲乏無力,不願付出努力做事情。稍微重一些的活動就讓他感到力不從心。

4. 自我評價低、沒有價值感:開始變得沒有自信,覺得自己前途沒有希望,沒有價值。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對自己的判斷與事實有很大的差距。

5. 注意力和記憶的下降:抑鬱症患者會有明顯的記憶力和注意力水平的下降,他們會覺得自己的思維變得遲緩,說話和動作也沒有以前靈活,無法集中注意力,經常忘事情。

6. 睡眠障礙、食慾下降:失眠、早醒、多夢是抑鬱症常見的睡眠障礙。抑鬱症患者的食慾也會有明顯的下降,覺得吃什麼都沒有胃口。

題主如果覺得自己的情況跟上述的症狀有很多相同之處,建議你儘快就醫,做詳細的檢查和評估,以免延誤病情。


鵜鶘心理夯小七


感謝邀請,按照你描述的這種心理狀態,我想其實很多人都曾經經歷過,從心理過程來說,這是很正常的一種心理反應,這也說明了我們的心理對於社會適應力是有一定侷限的。

當我們處於這個階段的時候,實際上是我們的心理啟動了一些防禦機制,這讓我們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得到一些情緒上的緩解。一般情況下,會走到這樣的一種心境當中都是之前我們經歷了較多的負面情緒導致的,也許我們不一定會十分清楚,但是由於我們的心理適應力一部分是由潛意識控制的,它最清楚我們什麼時候該休息。所以,這種心理機制其實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幫助。

之所以會發生不想見人,不想打招呼,想要把自己和人際關係隔離開,是因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負面情緒,60%以上都來自於人際關係中所帶來的影響,所以,適當的脫離社會圈,其實有時候對我們的心理健康來說是有幫助的。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不要過於的陷入這種封閉的狀態,這同樣會給我們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之所以說我們偶爾脫離群體是有幫助的,是因為這不僅能夠平復我們的情緒狀態,而且能夠幫助我們理清思維過程。當我們接觸群體的時候,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情況就是,我們的思維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這有可能讓我們難以保持較好的獨立思考的模式,而我們自身的思考與外界的信息發生碰撞時,則會產生自我懷疑的一種心理過程,而這種心理過程長期存在的話,就會造成一些心理矛盾,從而讓我們的心理狀態產生疲憊的感覺。

所以,你的這種狀況不必太過擔心,只要不是過於封閉自己,其實給自己一定時間的緩解是挺好的。


心理學了個啥


先送給你一首詩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怎麼樣?是不是感覺魯迅這個時候的狀態跟你的感覺很像。

我們脫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和他的現實意義,我就針對你來分析一下這首詩

這首詩的題眼在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什麼意思呀?就是按照你的思想體系,價值觀念,你認為 身邊的事情應該是怎麼樣的

可是現實中的事情與你的價值觀念,或者與你的主觀願望恰恰不一致。

這種矛盾導致了你主觀體驗的痛苦。

你對你自己價值觀念,或主觀願望的執著,你對你所處環境的無力把控。使得你的心智總是消磨在這些痛苦之上。而不得掙脫。時間久了,即使你認為你應該把這些你認為使你痛苦的東西看淡。

但恰恰相反,這種痛苦被你轉到下意識了。就是說這種矛盾的痛苦在時時刻刻的折磨著你。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你為什麼會很累?累的本質是什麼?

如果讓你牽著你暗戀的人的手去軋馬路,我保證你連續走12個小時都不覺得累。

可是如果讓你跟你不喜歡的同事一起出去辦事,走一會你就覺得累了。

累的本質就是不願意。

如果你的思想過於關注你內心的體驗,特指那些經常使你感到痛苦的體驗。

那麼你就很難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你的生活中去。以熱情與飽滿的精神去應付你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

關於這一點,網上有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你可以去看一看《生活正在褒獎那些精力充沛的人》

如果你無法精力充沛的投入生活,就不能積極主動的推進你的生活,感情,與事業

你就不能很好的處理你身邊遇到的人或事。

你就會收到消極的暗示與反饋體驗。比如會不斷的有人覺得你辦事不夠得體,對於一些問題的處理欠周全。

所以你就越發的不願意與外界接觸了

我們來聊一下怎麼解決這些問題。

你的心地要粗糙。

我們從小到大,受到的為人處世的教育是一回事,可是真的等你到社會上之後,你會發現是另一會事。這個社會上,心裡不健全,或行為失當的人比比皆是,你完全沒有必要,去為了一時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耿耿於懷,如果你沒有過激反應,也許過段日子,他就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失當,過來跟你道歉,或者向你示好來彌補他的無禮。心地粗糙,不要什麼事都放在心上。

學會自我調節,

杜甫都說了: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語之人無二三。你不要總覺得其他人都很幸運,只是這個世界對你不公,不是那樣的,誰不是一邊想要自殺,一邊又拼命的活著,人家打扮的很精緻,然後興高采烈的跟你打招呼,那是因為人家懂事。年紀越大越能明白老子說的話的意思,勝人者智,克己者強。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來說,叫情商,如果一件事情有兩個解釋,那麼你選那個比較樂觀的解釋,這不是阿Q,這叫內心強大。

努力上進:

這哪跟哪呀?作為一個屌絲,你的99.999%的煩惱,幾乎都直接或間接的跟錢有關,即使你認為六月飛雪的奇冤,如果你換一個層次再去看的話,都會覺得雲淡風輕,在遠鄉,兩戶人家,極有可能因為犁地的時候,削了一下鄰居的地邊子,吵起來,就有可能結成一生的仇人,你覺得不可理解,家庭主婦,放棄了在外面工作,整天圍著孩子,廚房,時間久了,極有可能因為家庭的一些瑣事,而覺得天要塌了。你覺得很搞笑。這是因為她們的世界就只有那麼大。

你在嘲笑他們的時候,其實自己也是他們其中的一員,世界太小了,由於視野的問題,導致了過於執著,而不得解,這時其實應該換一份工作,那種有挑戰的,有壓力的工作,整天累成狗,整天被經理老闆在後面不停的罵著,也許能找到你想要的充實與幸福感。


百悅軒


首先想想看最近是不是發生什麼事情,在有這種狀態之前,發生什麼大的事情。一般有這種狀態,肯定是受到了一些事情的刺激。看看這件事情能不能及時處理掉,假如已經及時處理掉了,還有這種狀態,那麼就把不想變成想。變化總是痛苦的,改變也是會讓人覺得是折磨的。

沒關係把自己稍微打扮一下,試著約一個自己最好的朋友來家裡坐一坐,哪怕十分鐘。換一個狀態,和自己相處,和好朋友相處,因為人總歸是社會性的動物,長時間不和人說話,也許是不適應這種狀態了,那我們就嘗試著稍微改變一下,另一個自己喜歡的朋友來家裡坐一坐,一起看一部好看的電影,或者是回味一下以前的生活。

你會說我不想讓別人來自己家裡!那麼打一個電話給自己覺得最有安全感的人,跟他談一談家長裡短,不要說自己現在的狀態就隨便聊一聊。也許現在這種不想見人不想說話的狀態,換個焦點會比較好。當你邁出了第一步之後,那麼你會好好的感受一下的心理狀態又會是什麼樣子了。現在大家能聊聊家長裡短的人越來越少了。都是抱著功利心去與人相處,那麼你找一個有安全感的人去談一談。

有的時候不好的情緒,反而是上帝給你開的一扇窗戶。好好靜下心來思考一下,自己怎麼了,怎麼會變成這樣子。有沒有什麼事情可以讓自己稍微改變一下狀態,假如你是一個吃貨,那麼就去大吃一頓吧。也許你不想出門,那麼就點一份外賣。和外賣小哥說一聲,謝謝,人家會報之於微笑,那麼你的心情肯定也會好一點。

多去做一些嘗試,讓自己離開這種狀態,千萬不要想著自己是抑鬱症,病哪有那麼容易找上門。所以給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的改變能力,因為你能意識到自己的這個問題,說明你還是想改變的,對嗎?

喜歡小慄的回答,就請點擊右上角【糖炒慄職】關注我吧!喜歡我回答的親們,請點贊,留言,收藏和關注哦!更多職場問題小慄加糖炒給你們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