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內兩度被罰 中弘股份被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屋漏偏逢連夜雨,股價幾近成仙的中弘股份(000979)因存在重大行政處罰事項未及時披露、募集資金使用不合規等違規事項被罰。

三月內兩度被罰

7月16日晚間,中弘股份公告稱,公司收到安徽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公司及董事長王繼紅、董事會秘書吳學軍被出具警示函,被罰原因有二。

一方面,子公司海南如意島旅遊度假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如意島子公司”)近期發生停工、被處罰等重大事項及多筆債務逾期,公司未及時披露;另外,該子公司於2017年9月19日被海口市海洋和漁業局罰款3733萬元,公司也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造成信披違規。

另一方面,募集資金使用不合規。2017年4月份,中弘股份擬使用閒置募集資金26.8億元暫時補充流動資金,並稱補流使用期限不超過12個月,該議案於2017年4月27日通過審議。經查,公司在補充流動資金期間使用20.7億元用於償還短期拆借資金,但未能在12個月內將資金足額歸還至募集資金賬戶,違反了相關規定。

這是近期中弘股份第二次收到安徽證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5月初,安徽證監局稱其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實控人王永紅凌駕於公司內部控制之上,干預公司經營管理並直接決策公司的重大事項,導致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但公司卻未及時進行披露,責令其改正。

兩個多月後,安徽證監局再次對中弘股份下發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這次是對中弘股份及其董事長、董秘出具警示函,並將相關情況記入誠信檔案。中弘股份表示服從決定,不申請行政複議,並稱該行政監管措施對公司生產經營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

麻煩不斷

中弘股份近期麻煩事不斷,因鉅虧、鉅債、定增終止、項目停產停工、銷售停滯等原因導致股價跌跌不休,最新收盤價為1.03元/股,盤中股價曾一度跌破1元,差點成為A股史上為數不多的非ST公司“仙股”之一。這與如意島子公司不無關係。

據瞭解,如意島是中弘股份重點投資實施的一個填海人工造島,如意島子公司主要進行旅遊開發及度假開發業務。2014年,中弘股份通過非公開募集資金29.58億元投入該項目,計劃總投資金額129億元,後來實際投資44.9億元,募投資金投入22.33億元。

但如意島項目進展並不順利。今年年初,海口市海洋和漁業局對轄區內的所有填圍海項目下發通知,實施“雙暫停”(暫停施工、暫停營業),如意島項目也在其中。3月9日,中弘股份發佈公告,確認了子公司開發的如意島項目近期暫停施工。

去年11月,中弘股份稱,如意島子公司被海口市生態環境環保局責令停止部分項目建設,並處177.56萬元罰款。但被安徽證監局提及的逾3700萬元罰款,中弘股份並未及時進行披露,這才有了上述的處罰決定書。

今年上半年,中弘股份預虧14億元,同比由盈轉虧,並且公司逾期債務超過40億元。如意島子公司目前暫無收入,今年前4月虧損約7200萬元,去年虧損近5000萬元。

這種情況下,中弘股份決定斷臂求生,甩賣如意島子公司。7月11日晚間,中弘股份公告稱,公司與海南羅勝特投資有限公司(簡稱“羅勝特投資”)已於7月8日簽署了附加生效條件的《股權轉讓協議》,擬以14億元的價格轉讓如意島子公司100%股權,擬接盤的是佳兆業系公司。

接手如意島子公司,佳兆業系要求頗多。其對如意島子公司進行評估,前提假設是如意島開發項目能夠順利恢復施工,並正常進行後續開發;要求如意島子公司承擔對北京銀行的委託貸款本金餘額41億元、承擔18億元債務以及不超過15.61億元應付工程款等等。

中弘股份危機不止於此。其控股股東中弘卓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被司法輪候凍結,涉及債務超過38億元。目前中弘股份正在謀求重組,控股股東擬將所持股份全數轉讓給同為地產行業的佳龍系公司。

不過,因中弘股份目前涉及債務過多,出售如意島子公司、轉讓控股權兩項重大事項均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