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弘、加多寶重組「羅生門」內幕再調查:曾有國資背景企業欲接盤


中弘、加多寶重組“羅生門”內幕再調查:曾有國資背景企業欲接盤

導讀:在這場與加多寶重組的“羅生門”爆發之前,曾有一家有地方國資的企業欲接盤中弘股份,並已經到了實質性談判階段,而這家企業才很有可能是中弘股份真正的重組方,面對中弘股份退市形勢愈發嚴峻,與加多寶的“緋聞”則或為其真正的重組方爭取重組時間。


本文由叩叩財訊(ID:koukounews)獨家原創首發

鬧劇一場接著一場的中弘股份(SZ.000979),不僅在二級市場上遭遇投資者們的集體拋售,在行業內部也遭受到業內大佬的嫌棄。

“幾乎和市場上所有房產商都有接觸,但對中弘股份沒興趣,對中弘股份旗下項目也沒興趣。”這是8月31日,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在其中期業績會上的喊話。

在此之前,8月27日,中弘股份剛剛爆出與加多寶重組的特大利好,卻在次日遭加多寶全盤否認.雖然其後中弘股份依然堅稱和加多寶的有關協議真實有效,但劇情又再次反轉,8月30日,中弘股份最終公告確認與加多寶的有關債務重組終止。

這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僅僅發生在三個交易日內。

與加多寶的“羅生門”重組以失敗告終,而圍繞在這場鬧劇背後的疑問卻始終未有真正解開。

據叩叩財訊獲悉,在這場與加多寶重組的“羅生門”爆發之前,曾有一家頗有背景的企業欲接盤中弘股份,並已經到了實質性談判階段,而這家企業才很有可能是中弘股份真正的重組方。

“與加多寶的重組很可能是一權宜之計,甚至是一開始就知道要失敗的,其目的是為之後的他方重組爭取時間,畢竟由於中弘股份面臨的市場環境等因素的變化,留給它的時間不多了。”一位來自於香港資本圈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財訊透露。

8月31日,中弘股份盤中一度跌停,最終以0.81元收盤,距離跌停僅相差0.01元。這已經是其第13個連續收盤價低於1元的交易日了,再有7個交易日,如果其收盤價還未能站上1元,那麼其將鐵定終止上市。

1)真正的神秘接盤方

中弘、加多寶重組“羅生門”內幕再調查:曾有國資背景企業欲接盤

從港橋投資,到新疆佳龍,再到加多寶,僅僅半年時間,中弘股份的“白衣騎士”就已經似走馬燈般換了又換。

而據叩叩財訊獲悉,除了港橋投資因涉華融賴小民案,遭夭折外,其與的新疆佳龍與加多寶的重組或更多皆是“煙幕彈”以為中弘股份的後續資本運作拖延更多時間。

雖然早在6 月 29 日,中弘股份便披露,控股股東中弘卓業集團有限公司與新疆佳龍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於 6 月 28 日簽署了《股權轉讓框架性協議》。新疆佳龍將受讓中弘集團持有的中弘股份全部股權,若上述重組相關方案實施完成,公司控股權將發生變更。

然而,這一協議在中弘股份內部一早便知道,可實施的可能性並不大。

“中弘內部債務問題漏洞巨大,其次同為房地產企業的佳龍,因為政策的緣故,亦不可能依靠借殼中弘股份上市。”早在7月中旬,便有新疆佳龍的有關人士透露,與中弘簽訂的僅為一個框架協議,協議簽訂之後,實際上一直就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另一邊,雖然與新疆佳龍簽訂了框架協議,中弘也在加緊尋找真正有能力解決其重組問題的“下家”。

7月底,一家真正有能力挽救中弘敗局的企業出現。

“一家有地方國資背景的企業,與中弘股份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聯。”對於這一家接盤方,上述來自香港資本圈的知情人士並未向叩叩財訊透露具體的詳細情況。

而對於是否是中弘股份上市公司所在地安徽省國資所屬企業,該知情人士並未否認。

8月中旬,就在中弘股份正式公告被安徽證監局以涉嫌虛假記載立案調查後不久,該國資背景企業有關代表更是飛赴香港與中弘股份實際控制人王永紅就有關重組進行了商談。

“談判結果還是比較樂觀的。”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對於中弘股份的現狀,該國資背景企業無論從政府關係還是資金實力,都是中弘股份目前最好的選擇,但該國資企業就重組中弘股份提出,將盡快配合處理好被證監局立案調查的問題,以期迅速結案,並盡力降低對重組推進產生負面影響,“雖然王永紅近大半年時間都寄居在香港,但是其對中弘股份的掌控依然是‘一股獨大’,中弘股份的事情都還是需要王永紅說了算。”

2)“仙股”的多重意外

中弘、加多寶重組“羅生門”內幕再調查:曾有國資背景企業欲接盤

但讓中弘股份和重組方始料未及的是,自8月14日,中弘股份有關立案調查公佈後,中弘股份股價當日跌停,並由此開始了其“仙股”之路。

在其後連續多個交易日大跌之後,中弘股份股價一度跌至0.71元,創下國內A股資本市場的最低股價,根據《證券法》有關規定,若連續20個交易日其收盤價若都低於股票面值,則將終止上市。

“因為未能趕在立案調查之前以重大事項為由停牌,在立案後,按照規定,基本上所有重大事項都將被叫停,中弘股份基本上不可能有理由申請停牌以拖延可能造成退市的時間。”上述知情人表示,在面對退市危機的不斷放大,重組的國資企業方提出要求中弘方面要確保“不退市”作為此次重組的前置條件。

而顯然,要化解中弘股份近在咫尺的退市危機,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在近幾個交易日內,將股價迅速拉昇至1元以上。

8月27日,也就是在中弘股份股價連續第十天報收於1元以下之時,一則與加多寶進行債務重組的框架協議橫空而出。在該利好的推動下,在前一日報收於0.79元的股價,第二日便一字板漲停,其後雖然被加多寶集團表示對該重組不知情,但當晚,中弘股份發佈澄清公告堅稱重組協議有效,在8月29日,更是收穫一個“地天板”,以0.96元的漲停價收盤,距離1元的距離近咫尺。

只要中弘股份的收盤價能上到1元以上,這無疑又將使得其退市的風險獲得延緩。這對目前的中弘股份而言是頗為關鍵之舉。

“中弘股份與加多寶的重組疑點頗多,從重組協議公佈的加多寶等重組方的財務數據看,加多寶是根本沒有重組中弘股份的能力的,王永紅及其財務總監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北京一位資深投行人士表示。

據重組協議顯示,加多寶2015年-2017年未經審計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00.4億元、106.3億元和70.0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89億元、1.48億元和-5.82億元。且2017年,已經資不抵債,淨資產為-3.4億。

而另一家與加多寶一起欲對中弘股份進行重組的深圳前海銀誼資本,2017年總資本僅為5437萬,近一年淨利潤僅為2304萬。

令人生疑的還有,代表加多寶在與中弘股份簽訂重組協議的並不是加多寶的有關負責人,而是一位在此之前與加多寶完全沒有交集的自然人黃偉清。

其後,中弘股份稱黃偉清有加多寶董事長的授權函,稱在授權函中確認黃為加多寶首席執行官。

但據叩叩財訊獲悉,黃的授權函是在該重組協議簽訂前,既8月25日才獲得,也就是說,黃被加多寶授權出任首席執行官則很有可能就是為了配合簽訂中弘股份的重組協議而來。

或許如果不是8月28日加多寶集團出來嚴詞否認重組,使得該事件變為“羅生門”而成為市場焦點,其後被深交所不斷追問,中弘股份擺脫“仙股”的身份化解掉退市的危機是可以預見的,其後,無論與加多寶的重組是否繼續推進,都為中弘股份贏得了生機。

實際上,對於中弘股份與加多寶此次重組的動機,監管層也有所懷疑。

在深交所於8月30日最新下發的問詢函中,便要求“結合你公司目前狀況、《債務重組及經營託管協議》的效力及約束力、加多寶的財務狀況等明確說明你公司及你公司實際控制人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影響證券市場抬拉股價的動機及情形。”

在8月31日晚間,中弘股份公告的回覆函中,對該問題的回答也頗有深意,其稱:“經書面致函實際控制人王永紅,其口頭回復,其作為實際控制人牽線商談並促成簽署上述協議,本意也是想通過該重組讓公司擺脫困境,其控股的中弘卓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公司股票目前無法進行減持,不存在利用信息披露影響證券市場抬拉股價的動機及情形。”

經過加多寶重組波折之後,中弘股份不僅沒有告別“仙股”的身份,擺脫退市的風險,反而又一次被推到市場關注的風口浪尖,更被監管層重點關注。

“欲重組中弘的國資背景企業也被中弘股份的此舉弄得一頭霧水,經過這一事後,也在重新考慮評估與中弘股份的重組事宜。”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中弘股份的處境也因為加多寶重組”羅生門“事件而變得更加被動,也讓其朝著退市的方向又更近了一步。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