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上梁山後,爲何和武松關係好,和林沖反倒疏遠了?

手機用戶64053014451


《水滸傳》既是一部快意恩仇的江湖小說,也是一部充滿腹黑權斗的政治小說。

在一百零八好漢沒有聚嘯梁山泊之前,好漢陸續出場,個個都性格突出,魅力十足,如史進、魯智深、武松、楊志、林沖等,哪個不令人印象深刻。

但當他們被逼上梁山泊之後,這些個性突出的好漢,被融進一個以宋江為首的集體之中。雖然都號稱梁山好漢,內部還是派系林立。自此,一部江湖小說變成了政治小說。

政治講究什麼?講利益,講鬥爭,講立場,講站隊。具體到魯智深與林沖方面,就是兩人在梁山泊上的政治位置微妙。

魯智深、武松、楊志、施恩、孫二孃、史進等人是帶著二龍山大隊人馬上山的,可以說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對於宋江來說,二龍山派系是得力助手,也是一大威脅。

林沖在梁山泊的位置很尷尬。按理來說,他比宋江、吳用等人早上梁山泊,是元老。林沖本有機會當大頭領的,但在官場侵染日久,造就了他謹小慎微的性格。自他推舉晁蓋為大頭領後,就屬於晁蓋一派。

宋江上山後,就梁山的領導權產生激烈的鬥爭,最終以晁蓋失敗、宋江勝利結束。對於宋江來說,林沖屬於前朝一員,忠心與否,還有待考驗。對他有所警惕,在所難免。晁蓋死後,林沖在梁山泊的生存境況著實不樂觀。所以,他後期作為主將拼命地為梁山泊打拼。

所以,在梁山泊上魯智深與林沖過於親密,必定會遭到宋江、吳用一派的猜忌,一場內耗在所難免。魯智深大智若愚、林沖行事風格謹慎,兩人肯定會刻意避免多餘接觸,免得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兩人的友情並沒有變質,而是在複雜的梁山政治生態之中不得已而為之。

征伐方臘後,梁山好漢如鳥獸散之後,武松在六和寺照顧林沖,即可說明林沖與二龍山派系的關係很是不錯。

政治就是這樣,步步為營,步步驚心,一不小心,就會丟了性命。


王輝城


林沖上梁山原因:林沖身為京都八十萬禁軍教頭,是個有身份的人。只因高俅的乾兒子看上了他妻子,便被設計陷害發配滄州。在發配途中本想秘密殺死林沖,卻被魯智深搭救。高俅又不死心,派陸謙等人殺林沖,又點火燒掉大軍草料場,使林沖再無存身之地,無奈上了梁山。林沖是最典型的被逼上梁山。

魯智深上梁山原因:開始因為弱者打報不平,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只得落髮出家五臺山逃避官府追捕。後因酒醉大鬧僧堂安身不牢,長老只得讓他去東京大相國寺討出身。到了相國寺後在那裡看菜園子而認識了林沖。後因林沖被誣陷,發配滄州,高俅想在途中殺死林沖,被魯智深搭救。高俅便派人抓捕魯智深,魯智深只得逃走。後和楊志、武松等人一起在二龍山落草,三山大聚義後,上了梁山。可以說,魯智深因不見容於惡勢力社會而上了梁山。

林沖是梁山的元老,魯智深很晚才上的梁山。上了梁山,魯智深和林沖這對多年未見的好兄弟,顯得並不是那麼的親熱,甚至有些生分。他們見面之後,魯智深只說了一句話,他說,“灑家自與教頭滄州別後,可知阿嫂信息否?”

這句話太奇怪了。兄弟見面,魯智深不先問林沖好不好,倒只關心兄弟媳婦的境況。這是其一,其二,魯智深之前和林沖明明是稱兄道弟的,可這一次久別重逢,魯智深卻稱呼林沖為“教頭”,明顯生分了許多。

從此,全書林沖和魯智深再沒說過話。施耐庵雖然沒有說,但只要是讀過《水滸》的人,都不免會有這樣的感覺:這二人關係,好像的確沒有之前好了。

為什麼會這樣?有人說是林沖得罪了魯智深。說是林沖說話沒把門,變相向高俅洩了密,使高俅知道魯智深藏身相國寺,害得魯智深在相國寺呆不下去,不得不亡命天涯。魯智深因此對林沖有意見。但魯智深即便知道林沖洩了密,也不會深怪林沖,因為魯智深不是那麼小肚雞腸的人,然而,林沖到底有沒有出賣魯智深呢?


山坪居士


其實為什麼魯智深到後期跟林沖疏遠了,主要原因還是林沖出賣了魯智深!

楊角風最近接連推出四期楊角風的視野看《水滸》,反響不錯,今天再接再厲,推出第五篇。

前情回顧:1、武松打不過老虎、2、魯智深拔不動柳樹、3、高衙內得到了善終、4、丫鬟害苦了林沖。(超鏈接見文章尾部)

縱使罵我千百遍,我待大家如初戀,寫這樣的文章最容易被人罵,希望大家理想的看待,分析的有道理,點贊,沒道理請勿怪!

5、林沖出賣魯智深:

前面講到,林沖被丫鬟錦兒和高太尉等人算計了,最終犯罪被刺配滄州。而魯智深作為林沖的好朋友、好哥們,好兄弟,不可能見死不救,於是一路暗中追隨。但是為什麼水滸後期魯智深卻疏遠了林沖,只因為他好心在野豬林救了林沖的命,而最後林沖卻無意中出賣了他,最終導致他在相國寺的逃亡!

為什麼這麼說?且聽我細細道來!

水滸傳原著中,自從魯智深與林沖在離滄州還有70裡的地方一別後,再次見面就到了“三山聚義打青州”那一章了。

(梁山泊中大擺筵席為)呼延灼、魯智深、楊志、武松等共十二位新上山頭領(慶賀)。坐間,林沖說起相謝魯智深相救一事,魯智深動問道:“灑家自與教頭滄州別後,曾知阿嫂信息否。”

這裡有個疑問,林沖是繼史進、李忠、周通之後,魯智深結實的第四個好漢,並且一見如故,很快就拜了把子兄弟。平常兩人稱呼都是兄弟相乘,而這裡卻直呼教頭!而且按照前面劇情發展的套路和魯智深的性格,好不容易見面,魯智深應該特別熱情的首先打招呼,而不是被動的被林沖先相謝!

所以在這裡可以看出,魯智深心裡面有一條梗,過不去的梗,這條梗是什麼,再往下看!

押送林沖的衙役,董超、薛霸被高俅收買,準備在野豬林結果了林沖性命。這時候魯智深出現,救了林沖的性命!後來又一路護送到滄州附近70裡處。原著中是有對話的,其中董超、薛霸問魯智深:“不敢拜問師父在哪個寺裡住持?”

魯智深道:“你兩個撮鳥問俺住處做什麼?莫不叫高俅做什麼奈何灑家?別人怕他,俺不怕他。灑家若撞著那廝,叫他吃三百禪杖。”

這裡可以看到魯智深雖然口口聲聲說不怕高俅,但是最終也沒有說出自己的來歷,說明他還是有點忌憚高俅的,不敢透露自己的身份,而董超、薛霸也不知道這個野地裡冒出來的大和尚是誰,不然不會問。而且魯智深非常聰明的是現身的地點離東京已經非常遠了。

最後離開時展現了一把武藝,把一棵松樹直接砍斷,並警告他們,如果敢對林沖不敬,你們的腦袋就跟這棵樹一樣。

再看看林沖是怎麼沒腦子說的話:

魯智深走後,董、薛二人尚且餘驚未定。林沖見狀,道:“這個值得什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

果然,董、薛二人回到東京把上面的事情告訴了高俅,魯智深也因此不得不離開大相國寺,漂泊江湖。就像後來他對楊志說的那樣:“不想那兩個防送公人回來,對高俅那廝說道:‘正要在野豬林裡結果林沖,卻被大相國寺魯智深救了。那和尚直送到滄州,因此害他不得。’這直娘賊恨殺灑家,吩咐寺里長老不許俺掛搭;又差人來捉灑家……(因此)逃走在江湖上。”

從後面的對話中,可以得知,魯智深是非常震驚的,他用了“不想”二字,說明他非常謹慎的隱瞞自己的身份,而最終身份卻還是洩露了,他又不傻,只能想到一個原因,就是:可能是林沖“出賣”了他!

當然林沖絕對不是故意的,他也是好心,想在兩個衙役面前誇讚一下自己的好兄弟魯智深,卻不知不小心洩露了他的行蹤,導致魯智深再也無法在大相國寺停留,而逃路。

所以後面魯智深跟林沖在梁山遇見後,林沖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呢,但仍然向魯智深表示感謝,魯智深雖然心裡面有一條梗,但最終念及兄弟情義,而沒有說破!畢竟自己沒有親耳聽到,只能算懷疑吧!

所以林沖真的好心的無意識的就把屢次救他性命的魯智深“出賣了”!

前情回顧:1、武松打不過老虎、2、魯智深拔不動柳樹、3、高衙內得到了善終、4、丫鬟害苦了林沖。(直通車)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另外只是個人觀點,請大家指正!


楊角風發作


大家都被林沖和魯智深騙了!

林、魯二人的生疏,是環境使然,也是宋江樂於看到的。


第一,我們要看到林沖在梁山那尷尬的地位

首先,林沖曾經火併過王倫,在綱常上有逆上的陰影,幹掉自己的老大,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都讓人覺得此人不可靠。


其次,林沖火併王倫之後,是把梁山的頭把交椅讓給給晁蓋的。林沖有自知之明,無論是自身勢力、領導能力、管理能力都無法與晁蓋相比,他心甘情願。


但是,在宋江眼裡面,難免會覺得林沖是晁蓋一派的。晁蓋在曾頭市中箭而死,疑點甚多!所以,宋江難免猜忌晁蓋。


再者,林沖個人的武力,在梁山屬於超一流武將。而宋江的嫡系心腹,高手不多,一流高手幾乎沒有,在以武力為尊的亂世,誰能真正地拿捏得住豹子頭林沖?


所以,林沖在梁山的位置是相當尷尬的。以林沖的武藝,職務、排名太靠後了。


第二,我們得看看二龍山集團的人員構成

二龍山集團,分別是魯智深、楊志、武松以及操刀鬼曹正,包括金眼彪施恩。

曹正是林沖的徒弟。有勇有謀。魯智深是林沖的師兄、救命恩人,武功、名望均是一流。

武松更是能力過人、單挑幾無對手,江湖之上從來沒有吃過大虧。而孟州孫二孃、張青與武松是結拜兄弟。

楊志更是可與林沖匹敵的一流高手。此外,再算上當年林沖的同事、王進的徒弟史進,更別說史進和魯智深還有過一段。


在那個年代,結拜兄弟義重如山,而師兄弟關係更是牢不可破。二龍山集團的武力和人脈,已經異常驚人了。

那麼,如果再加上一個林沖,敢問梁山能與二龍山集團抗衡的還有幾人?

林沖若是成天與二龍山的兄弟們在一起稱兄道弟,難道那黑廝沒點想法?

難道他不怕二龍山火併了及時雨?

第三,林沖心思之細膩、歷事之豐富,非常人可比

林沖父輩即為軍職,武藝過人,林沖等於是接了父親的班,屬於專業技術人員,但是這並不代表林沖不通世務。

傻子是無法成為絕頂高手的。


林沖遭逢鉅變,歷經了朋友背叛、親人被害、家破人亡,一顆心早已經不動如山、細膩如絲。他早已經看透了宋江的為人,隱忍不發而已。

魯智深,外表粗豪,內心之機變,實不下於林沖。楊志,著名的倒黴蛋,所有倒黴的事都碰上了,早被鍛煉出來了。


所以,在有些事情上,大家心照不宣,早已經達到了默契。

表面上維持著這樣不遠不近的關係,挺好。

既是做給別人看,也讓宋江放心。


拉幫結夥,不僅僅是因為兄弟義氣,更是因為利益相關、身家性命。梁山“替天行道”的大旗下,風波險惡,稍一不慎便是生死相見啊!


我們可以想象的是,在某一次執行任務期間,二龍山集團的核心曾經有過密談,並結下了生死同盟、共同進退、守望相助。


別看他們表面疏遠,真要是有大事發生需要站隊了,你再看看!


脂肪故事


這種觀點純屬無稽之談!

理論依據無非就是魯智深把林沖送到滄州地界離開後,林沖向押送他的兩個公差董超,薛霸暴露了魯智深的行藏和身份,從此兩人心存芥蒂,成了泛泛之交:

林沖道:“這個直得甚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起來。”二人只把頭來搖,方才得知是實。

如果僅憑這一句話就斷定林沖是在出賣魯智深太武斷了,不符合正常邏輯。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動物,古今同理。

即使向林沖這樣面對權貴欺侮忍氣吞聲的人也是這樣。他為什麼忍氣吞聲,一再妥協,無非就是想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過上自己想過的日子。

那麼,他出賣陷害魯智深的動機是什麼?對他有什麼好處呢?

難道是為了向高俅賣好,表忠誠?

這得是多麼的居心叵測啊,把自己的救命恩人出賣給置自己於死地的敵人。

如果林沖胸中有這種城府,那他絕不會被高俅,陸謙等人害到如此地步。

退一步說,林沖就是這樣想的,出賣魯智深保自己平安,那麼高俅會放過他嗎?

同樣不會,他們之間有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林娘子。

只要高衙內不對林娘子死心,林沖必須得死。

所以說他即使想通過出賣魯智深向高俅換取自己的安全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林沖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頭腦中不會連這點邏輯都搞不通。

他向兩個公差說這番話的舉動很有可能就是情緒激動下的無心之失,並無其他。

另外,像魯智深這樣,體積龐大,一身花繡,手持六十二斤水磨禪杖,一口一句“灑家”正宗的關西話,這樣辨識度極高的一個人,即使林沖不說,只要高太尉稍微摸排一下就能查到。

所以後來魯智深遭到高太尉的打擊報復和林沖說不說那句話關係不大。

至於說他和武松關係好,只不過因為他倆原來都是二龍山的大王,投靠梁山泊後又同為步軍頭領,經常並肩作戰。


而林沖作為五虎將之一,是騎兵頭領,和魯智深沒有那麼多的機會相處。

當然,在“菊花大會”上武松公開反對招安的時候,魯智深發言支持,林沖表示沉默。

這也只是政治觀點的不同,不代表私人關係水火不容。

即使是現代政治,兩個持不同政治觀點的人私下也有可能是很好的朋友。

《水滸傳》這本書,人物繁雜,線索眾多,要想捋順各種關係,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很難,但是也不能斷章取義過度解讀,那樣會陷入看誰都是“陰謀家”的泥潭。


田獲三狐


簡單的說,魯智深和林沖不是一類人;而魯智深和武松的性格、背景都比較類似,從相識到相知,經過對彼此的互相瞭解,自然有了遠近親疏。

工作背景

先從職位上來說,林沖是京城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文中有段買寶刀的情節,曾提到:

林沖把這口刀翻來覆去看了一回,喝采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寶刀,胡亂不肯教人看。我幾番借看,也不肯將出來。今日我也買了 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試。”

京城衛戍部隊的教官,又與太尉相識,相當於京城高級公務員;魯達在老種經略府當提轄官,類似縣級武裝部部長的職務;武松作過陽穀縣都頭,相當於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大隊長從職務上來看,魯智深與武松的官銜更加接近,工作性質也比較類似

性格比較

林沖第一次與魯智深相遇,有如下對話:

林教頭便問道:“師兄何處人氏?法諱喚做甚麼”智深道:“酒家是關西魯達的便是。只為殺得人多,情願為僧。年幼時也曾到東京,認得令尊林轄。”林沖大喜,就當結義智深為兄。

智深道:“教頭今日緣何到此?”林沖答道:“恰才與拙荊一同來間壁岳廟裡還香願,林沖聽得使棒,看得入眼,著女錦兒自和荊婦去廟裡燒香, 林沖就只此間相等,不想得遇兄。”...

這說明林沖的父親也是京官(林沖也算是個官二代),說話文縐縐的語氣也能看出林沖受教育程度較高,也可以說成長氛圍比較好。

文中對魯智深和林沖開場是這樣寫的:

史進道:“小人大膽,敢問官人高姓大名?”那人道:“酒家是經略府提轄,姓魯,諱個達字。敢問阿哥,你姓什麼”史進道......

話說宋江因躲一杯酒,去淨手了,轉出廊下來,襤了火鍁柄,引得那漢焦燥,跳將起來就欲要打宋江。柴進趕將出來,偶叫起宋押司,因此露出姓名來。那大漢聽得是宋江,跪在地下,那裡肯起,說道:“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一時冒瀆兄長,望乞恕罪……

魯智深說話直白豪放,武松出場同樣是剛烈直爽,這兩位開篇是能用拳頭的絕不多費口舌,性格相近,處事風格也比較相似。

兩個生活環境不同、閱歷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人生觀和價值觀自然也不會相同。這將直接導致處理問題的方式存在明顯差異。這兩類人共享樂沒問題,一旦遇到事情產生分歧,很容易分崩離析,事實上,這兩類人是很難作成朋友的。所以嘛,魯智深上梁山後,和武松關係好,和林沖疏遠也算正常。


浪里爾




魯智深和林沖是結義兄弟不假,但是他們結義的時候,魯智深並不知道林沖的性格。

在第六回中,魯智深在大相國寺管理菜園,正和當地幾個被他收服的潑皮喝酒吃肉,給那些人演示武藝的時候,林沖這個時候出現了,在外面喝彩。

隨後兩人互報姓名,魯智深說年幼的時候,曾經見過林沖的父親林提轄。

林沖大喜,就要和魯智深結拜(這裡是林沖要與魯智深結拜)。



結果結拜之後兩人嘮嗑,然後錦兒跑過來說,林娘子正在被調戲。林沖先走一步,見到調戲的人是高衙內,把揮起的拳頭放下了。

後來跟娘子下來的時候,魯智深帶著二十多個潑皮過來,要幫忙打架,且看原文:

林沖將引妻小並使女錦兒也轉出廊下來,只見智深提著鐵禪杖,引著那二三十個破落戶,大踏步搶入廟來。
林沖見了,叫道:“師兄,那裡去?”
智深道:“我來幫你廝打!”
林沖道:“原來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內,不認得荊婦,時間無禮。林沖本待要痛打那廝一頓,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一次。”
智深道:“你卻怕他本管太尉,灑家怕他甚鳥!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灑家三百禪杖了去!”

這個時候,魯智深估計已經對林沖的人品有所懷疑了,畢竟妻子被調戲,這樣的忍讓,不是好漢所為。


魯智深跟林沖剛認識還不知道有沒有半個小時,就敢帶著二十多人去打架。注意,他這個時候還是在大相國寺裡看菜園,如果在寺廟打架,是肯定會再次被開除的。

他能為了剛認識片刻的林沖丟掉職業,而林沖為了保全職業,面對妻子被調戲竟然能隱忍不發,真的是佩服!

後面發生一系列的事情,也佐證了林沖的人品有問題,最後害得林娘子自縊而亡。

再說魯智深與林沖的事情。

林沖在發配滄州的路上,被董超、薛霸兩人暗害,幸好被魯智深及時救下,魯智深想要把兩個公人就地正法的時候,又被林沖阻止了,還美名其曰不過是聽了高太尉的指示,不要冤枉了他們。實際上,只是畏懼高太尉權勢,不敢將事情鬧大而已。


再後來,林沖雪夜上梁山。而魯智深則經過了一系列的事情,很久之後才上梁山,這裡就不提了。

再說說魯智深上梁山之後,與林沖久別重逢,理應很激動啊,畢竟是結拜兄弟,可是他見了林沖只問了一句:“灑家自與教頭滄州別後,可知阿嫂信息否?”

這裡有兩個問題,一是不問林沖近況,反問林娘子怎麼樣。二是不叫兄弟,反稱教頭。

話說魯智深在滄州一別後,自是回到了大相國寺,林娘子的事情他肯定有所耳聞,所以他這個時候不是問林沖,而是藉此表達了對林沖的態度,你好端端的活在這裡,不去找高俅報仇,你妻子九泉之下,能瞑目嗎?

像你這樣的人,連自己的妻子都保護不好,還有臉做我魯智深的兄弟?

這也是魯智深和林沖疏遠的主要原因。



至於為什麼和武松好?武松是真正的好漢啊,縱觀水滸,武松做的哪一件事不是為人稱頌?

再說了,武松和魯智深太像啦,都有千斤之力,都是膽大心細,都是正義感爆棚,都是擔當起“英雄好漢”這個稱呼的!

而反觀林沖,呵呵呵!


戲曲說


如果你拼著拋棄前程,救了一個兄弟的性命,本來想著這會讓你們結成生死之交,他卻掉頭把你賣了。你什麼感覺,還會跟他推心置腹嗎?


薛霸董超要殺林沖,被魯智深救了,二人怕回去不能交差,所以想套出魯智深的身份:〖不敢拜問師父,在哪個寺裡主持〗?

魯智深笑道:〖你兩個撮鳥,問俺住處做甚麼?莫不去教高俅做甚麼奈何灑家〗?

可以看出魯智深不論出於什麼目的,是不想增加危險也好,是不想丟掉逍遙自在的菜頭的工作也好,他都不想暴露自己。但是林沖在他走了之後,都不等他二人問就說:〖這個直得什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起來〗。

無論林沖是無意的還是有意的,給魯智深造成的傷害,都會讓他心裡寒嗖嗖的。並且結合林沖之後暴露給他報信的李小二,打讓他烤衣服的老莊客,殺收留他的王倫,殺起無辜的路人毫無心理負擔(電視劇裡將林沖美化成了不忍濫殺無辜)看,如此恩將仇報,自私冷血。林沖是故意賣了魯智深,好讓他倆不再找自己麻煩,自己服完刑好回去過小日子的可能性更大。

況且,林沖一直都沒怎麼把魯智深當兄弟。

林沖偶然見到魯智深使兵器喝彩了兩句,魯智深見他是個軍官,又認識他爹,交談甚歡就結為兄弟。坐下才喝了三杯,林沖就去解救林娘子,〖魯智深提著鐵禪杖,引著二三十個破落戶,大踏步搶入廟來〗要來幫他,林沖只是不冷不熱地說了句〖師兄說的是。林沖一時被眾人勸了,權且饒他〗,並沒有多感激。注意,林沖說的是師兄,而不是兄弟或大哥,他內心裡還是嫌魯智深脾氣爆,怕鬧大了影響自己,跟他保持距離的。

後來為了嚇唬陸謙,林沖在他門口待了三天,〖第四日飯時候〗,還是魯智深找的他。以魯智深的武藝、長相嚇唬人是最好的,林沖卻一直不叫他,說明他內心裡根本就不信任魯智深。

但魯智深耿直啊,仍真心實意地把林沖當弟兄,不辭勞苦地跟蹤兩個差役,救了自己“兄弟”的性命,誰能想到轉頭就換來了出賣。這讓誰不心裡寒磣磣的?

但武松呢,恩怨分明,恩怨必報,別人對他好,他對別人更好。

哥哥含辛茹苦地把他撫養大,他為給哥哥申冤,寧願好好的都頭不作了,鬥殺西門慶。

施恩敬他是條漢子,對他禮遇有加,他對施恩捨生忘死,醉打蔣門神。

以魯智深待人的誠摯,武松投奔入夥之後,他對武松肯定推心置腹,武松也會感激在心,投桃報李;兩人的感情越來越昇華。

人都說感情最深的就是一起同過窗,一起抗過槍,兩人經常一起上陣,更加深了鮮血凝成的友誼。

魯智深霸氣沖天,到哪都當大哥,而武松權欲不強,對以國士待他的人忠肝義膽,二人又不會起什麼矛盾。

魯智深上了梁山之後,跟林沖說完那句〖灑家自與教頭滄州別後,曾知阿嫂信息否〗之後,怎麼會再跟他關係好,反而跟生死兄弟武松疏遠呢?


待我施為地煞變


廢話,任誰整天拿熱臉貼人冷屁股,時間長了也覺得沒勁。

你追個妹子時間長了沒動靜也會覺得索然無味,更何況是個大男的呢。

魯智深對林沖那是沒話說,做到了兄弟的極致了。然而林沖怎麼對魯智深的呢?

我看了下前面答主們說的,明白人還是有不少的。林沖在野豬林賣了魯智深,可能很多人覺得還不至於。

好,不至於就不至於吧,我也不想把林沖想得那麼壞,雖然我認為那就是事實。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和林沖在一起,魯智深一直是很憋屈的。

想他好好一個血氣方剛的莽和尚,卻為了顧全所謂的大局(其實不過是林沖的仕途),這也忍那也忍。

碰到一個毫不相干的金翠蓮被鄭屠欺負了,他魯智深都能找上門去把人家鄭屠三拳打到地府;

明明白白的看到自己剛認的兄弟媳婦兒被一個紈絝調戲,要不是林沖攔著,他能忍?

看到自己的兄弟要被奸人所害,他還得放過那兩個賊廝鳥的性命,要不是林沖攔著,他能忍?

這會兒,他還可以認為林沖為人仁厚軟弱,只是不是個爽快人,總是瞻前顧後。

但是當他聽說林沖火併王倫犯下恩將仇報的罪過時,可能他對林沖的看法就真的變了。

當初想害自己的董超薛霸都不殺,不管怎麼說收留了他的寨主王倫卻又能狠心下手。

以下犯上,忘恩負義,恩將仇報,殺人上位,向晁蓋表忠心。

我是不憚於用各種惡意的想法去揣測林沖的。

魯智深畢竟不是傻子,事後仔細想想,他可能自己都害怕,原來所謂的兄弟林沖卻是這麼個賊廝鳥。

但是,一日為兄弟,終身為兄弟,他也不想去質問林沖什麼,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不是一條路上的人,他也沒必要老是熱臉貼著冷屁股。

說白了,當初對他好,不就是看他武藝高強,以為他是個好漢嗎,然而梁山上最不缺的就是武藝高強之人,最起碼,身邊這個有仇報仇有恩報恩的武二郎就不在他林沖之下。

相比林沖,武松的性格更符合魯智深的口味,更和他聊得來,和林沖一起,太累。


何事男兒不讀書


首先要看這三個人是哪一個類型的人。

林沖的父親和岳父是老同事,都是京城禁軍教頭。這種家庭出身的背景類似現在的教師家庭,從小過的就是平淡的日子,長大後也沒有大的夢想,依舊是想過安穩日子。京城的官多,教頭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低級官職。和現在一樣,隨便丟一塊磚頭,就能砸死幾個高級官員,而林沖則不過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官職。

魯智深在軍中任職提轄一職,何謂提轄?“復置提舉兵馬、提轄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練軍旅,督捕盜賊,以清境內。"也就是說平時訓練士兵,維持地方治安,督捕盜賊。魯智深任職的地方,基本上北宋的邊境,平時做的打打殺殺的活。這種地方,一般正經人是不肯來的,實在不是什麼好地方。大宋明將狄青就是因為犯罪才被流放於此,後因建功立業,才最終成一方大員。從上可以看出魯智深不過是一個粗魯漢子,草莽人物,沒有多少文化。

武松則是另外一個類型,從小家貧,父母雙亡,從小被哥哥帶大,又入少林寺學藝,後因回家時打傷人而流亡江湖。經過景陽崗打虎、殺死西門慶、醉打蔣門神、火燒鴛鴦樓之後加盟二龍山,與魯智深楊志結識。整體經歷和魯智深比較接近,沒有文化,出身草莽,都是武藝高強,沒有什麼心眼的漢子。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林沖和其它二人不是一類人。

林沖從小在京城長大,有文化,又見過世面,從小結交大概都是差不多經歷的文人或武人。從內心深處,他應該是看不上魯智深這種沒文化沒修養的人的。不僅是魯智深,就算在梁山之上,林沖的朋友也基本上沒有。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象林沖這樣的人,不管是梁山,還是其它小地方,是找不到朋友的。出身不一樣,經歷也不同,說話也說不到一起,彼此之間容易出隔閡,最後慢慢關係也就遠了,感情也就淡了。

在林沖心中,最好的地方就是京城的家中,有嬌妻,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還有許多從小一起長大做差不多工作的朋友,平時可以切磋武功,說說詩文。這才是最好的生活,奈何心比天高命比低薄,老天把他送上一群江湖禽獸聚集的梁山。他心有不甘,卻又無可奈何,又沒有膽量自己幹一番事業。家破人亡後,他就和死了沒有區別了,只有混日子,勉強活一條命而已。

而在梁山之上,能和魯智深聊得來的人就比較多了,反正整體上梁山上都是這樣的人。大家平時用粗話相互聊天罵人,大碗喝酒吃肉,再比比武藝,就是他們最幸福的生活。而林沖的心中卻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其它人不過是眼前的苟且罷了。

林沖和魯智深兩個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社會認知不同。

就象現在的互聯網運營的人和傳統行業從業者在一起,相互之間是根本 談不來的。都認為自己代表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把對方視為另類,不要說做朋友了,沒有打起來就不借了。

我們在生活交往也是如此,不要和認知能力低的人交往。這裡邊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彼此無法在同一水平上對話。

同樣的一個意思,在林沖心中和魯智深心中想出來的東西就不同,表達方式也不同,話中的深意也是不同的。兩種類型的人強行呆在一起反而不是什麼好事,有可能起更大的衝突。

因此魯智深和武松關係好,和林沖反倒疏遠了,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反而是比較正常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