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護理學師常考的護理學知識點問答有哪些?

今天小編來彙總一下護理學基礎知識的問答,旨在幫助考生掌握基礎護理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的考試複習有一定的幫助,具體內容如下:

1.簡述基礎護理學的基本任務。

解答:基礎護理學的基本任務是幫助個體和人群減輕痛苦;維持健康;恢復健康;促進健康。

2.請簡述對健康有影響的社會環境因素有哪些?

解答:經濟狀況、文化背景、醫療衛生保健服務、人際關係、

3.請簡述護理人員在保護環境維持人類健康中所應承擔的職責是什麼?

解答:(1)幫助發現環境對人類的不良影響和積極的影響。

(2)告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有害物質。

(3)加強宣傳保護環境資源,採取措施預防環境的不良因素對健康的威脅。

(4)與衛生當局共同協作,提出住宅汙染對健康的威脅。

(5)幫助社區處理環境衛生問題。

(6)參加研究和提供措施,以早期預防各種有害於環境的因素。

解答:良好醫院環境的要求是:保證病人安全;滿足病人舒適需求;保持病室的整潔和安靜

初級護理學師常考的護理學知識點問答有哪些?

5.醫院適宜的溫度是多少?過高或過低會帶來什麼影響?

解答:(1)醫院適宜的溫度是:一般病室的℃保持在18~22℃;新生兒、老年科室及治療檢查時溫度保持在22~24℃。

(2)室溫過高會使神經系統受到限制,干擾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於體熱的散發,使人煩躁,影響體力恢復;室溫過低則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縮,缺乏動力,又可能會造成病人在診護理時受涼。

6.何謂溼度?適宜的病室溼度是多少?過高或過低會帶來什麼影響?

解答:(1)溼度一般指相對溼度,即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單位體積的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量與其飽和是含量的百分比。

(2)適宜的病室溼度為50%~60%。

(3)當溼度過高時,蒸發作用減弱,可抑制出汗,病人感到氣悶不適,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腎臟負擔,對患有心、腎疾病的病人尤為不利;溼度過低時,空氣乾燥,人體蒸發大量水分,引起口乾舌躁,咽痛,煩渴等表現,對呼吸道疾患或氣管切開病人不利。

7.為什麼室內要保持通風?

解答:室內通風可以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調節室內溫溼度,增加病人舒適感,降低室內空氣汙染,減少呼吸道疾病的傳播。

8.通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一般情況下通風多少時間就可達到置換空氣的目的?

解答:通風的效果與通風的時間、室內外溫差的大小、氣流的速度、通風面積有關。一般情況下通風時間為30min就可達到置換室內空氣的目的。

初級護理學師常考的護理學知識點問答有哪些?

9.何謂噪音?醫院白天的噪音應控制在什麼範圍內?

解答:噪音是指凡與環境不協調的聲音,患者感覺不愉快的聲音均為噪音。WHO規定:醫院白天的噪音強度在35-45dB內。

10.醫院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做到哪“四輕”?

解答:醫院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做到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關門輕。

來學寶典app為您提供醫學高級職稱考試系列、執業醫師考試系列、主治醫師考試系列、主治中醫考試系列、醫學三基考試系列、護士資格考試系列、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系列、藥學考試系列等備考資料,如果你正好也在備考執業醫藥師或者衛生資格類考試,歡迎諮詢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