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大荔

大荔具有豐富的地貌多樣性,東大河、西沃野,南沙苑、北鐮山,恰似大荔男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般精彩。往世不言,僅近現代來講,保家衛國、忠誠為民,可圈可點者何止二三百。

自古英雄出大荔

自古英雄出大荔

自古英雄出大荔

大荔東北出人才,最是兩宜、高明一帶,平羅村的王果亭便為忠勇之士。青年行伍,王果亭在馮玉祥部經受了血雨腥風歷練。抗戰初期包頭淪陷,所在部隊奔赴前線與日寇隔黃河對峙,王果亭看著滿目瘡痍的國土痛心疾首、心憂如焚。1938年5月,他被鄧寶珊將軍選任伊東遊擊縱隊爆破隊隊長,率30餘人攜帶槍支和爆破器材,從榆林出發渡河襲擊爾格森守敵。爆破隊一隊埋設地雷、一隊擔任主攻、一隊後援策應,首攻敵官兵往來穿梭的俱樂部。傍晚時分,一聲槍響,伏兵四起,槍彈炸藥同時發火,正在俱樂部花天酒地的日偽軍死傷多人。日寇佔領內蒙古後,經常通過鐵路運輸軍火兵員、掠奪搶佔的中國人民財富,成為抗日軍民心目中的眼中釘、肉中刺!1940年春,日軍計劃用火車拉運軍械至包頭車站,王果亭遂掐算好時間,率兵深夜爬進巴彥淖爾盟磴口黃河鐵橋,殺死哨兵,埋好地雷,火車來時綁在橋礅上的兩大包炸藥轟天巨響,鐵軌列車騰空而起,軍械屍體滿天橫飛,鬼子傷亡近百人,一舉斷絕了日偽交通運輸線。天搖地動的爆炸聲讓正渡河與我防守中隊激戰的日偽軍聞聲大驚,疑受夾擊倉皇逃竄。此後,這支“鐵道游擊隊”神出鬼沒、聲東擊西,沿著包薩鐵道線成功爆破200餘次,專炸鬼子的鐵路、公路、機場、橋樑和倉庫等軍事設施,炸軌毀車破壞交通、擾亂敵軍牽制力量,炸得鬼子心驚膽戰、晝夜不得安寧,不敢輕舉妄動。王果亭敵後鬥爭給敵人以重創,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隊外線作戰,英雄事蹟傳遍包綏一帶,鬼子偽軍提起名字驚恐萬狀,人們稱讚這位抗日勇士是威震敵膽的“八部雷神”。王果亭和他的特種戰鬥分隊機智勇敢,來去無蹤,敵人無計可施,便懸賞5000元偽蒙鈔捉拿,由於地痞敗類告密,他在一次炸燬敵火車的戰鬥中犧牲,年僅36歲。值得一提的是,王果亭終生抱定“地雷救國”思想,使地雷在抗戰中發揮出顯著威力,後為冀中平原軍民所仿效,引發了中國軍事史上著名的“地雷戰”。

自古英雄出大荔

自古英雄出大荔

自古英雄出大荔

大荔男人本事大、能力強,入地上天無所不行,生於1929年的張文逸正是這樣的人。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中美關係十分緊張,帝國主義對我國採取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挑釁等手段,恨不得馬上把新中國掐死在搖籃裡。美軍憑藉飛機多、性能好、飛行員水平高等優勢,頻繁地在我國領土、領海上空肆無忌憚地偵察騷擾,逐步成長壯大的中國人民空軍飛行員為此摩拳擦掌、嚴陣以待。1956年8月22日夜,沸騰的大上海變得寂靜而安寧。然而此時,一架美國P4M-1Q型電子偵察機正貼著海面向我長江口上空飛來。嗚——嗚——航空兵某團指揮所裡傳出急促的戰鬥警報,擔任戰備值班任務的團領航主任張文逸一躍而起,迅速跨入油滿箱、彈滿艙的戰機駕駛座艙。“起飛!”張文逸接令後駕駛米格-15型戰鬥機騰空而起,直向敵機撲去。0時17分20秒,張文逸在衢山島附近海面上空發現敵機。他立即用暗語向地面指揮員報告,指揮員命令:“向敵機再靠近些,要三炮齊射,穩、準、狠地打!”張文逸按照多次演練戰術調整著跟蹤動作,在距敵機600米時用力按下發射按鈕,只見炮彈如閃電般從敵機上方滑過。第一次沒打準,敵機拼命地想逃跑。想跑,沒那麼容易!張文逸再次冷靜地控制飛機向敵機逼近,在距離400米時三炮齊射,直到把機上所有炮彈都打完才罷手。夜色中,一串串炮彈像支支火箭噴射而出,剎那間只聽“轟”的一聲,敵機凌空“開花”,猶如一隻烈火中的困獸直向大海墜去。“敵機被打掉了!敵機被打掉了!”張文逸一面激動地向地面指揮所報告,一面在空中盤旋一週看著敵機墜海後才勝利返航。當晚,美國人發現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偵察機沒有回來,朝野上下一片震驚,但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後來,毛澤東主席針對此事說出了“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英明論斷。戰鬥英雄張文逸後歷任師副參謀長、副師長、師長、中國駐美大使館武官、廣州軍區空軍副參謀長、參謀長等職。

自古英雄出大荔

自古英雄出大荔

自古英雄出大荔

新世紀這短短十幾年發生的災難彷彿就在昨日,而每一個最危急的時刻,困境中的老百姓總能見到那一抹靚麗的軍綠色。2010年的舟曲泥石流傷痛猶在,沉甸甸的記憶裡我們不能忘記一個人——“感動中國”人物王偉。王偉是埝橋遊斜人,時任武警甘肅總隊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中隊副中隊長。8月7日晚11時許,雷電暴雨籠罩舟曲縣城,王偉和懷孕的妻子張蓉正在通過電話互道問候,突然聽到好似鋼筋在水泥地上摩擦的刺耳聲,腳下伴有明顯的震顫和搖晃,王偉便對妻子說:“我這邊有情況,你也小心點。”掛掉電話,警覺的王偉預感到不祥,卻沒有料到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也裹襲著電話那一頭。緊急集合哨吹響,73名官兵一分鐘內全部衝出宿舍集合。此時,營房開始晃動,巨大的泥石流翻滾著瞬間將周邊房屋一卷而空。災難降臨了,王偉帶領25名官兵冒雨衝入泥石流現場,扶著倒塌的碎石,憑藉著記憶與呼救聲搜尋著倖存者。在一棟即將倒塌的危樓中,他們手挖腳蹬救出老少四人;在倒塌的斷牆下,看見碎石下裸露的手臂,立即徒手掀開瓦礫,40分鐘後一名男子成功獲救……就這樣,王偉與戰友們顧不得危險、更顧不上休息,連續在救援一線奮戰二十多個小時,先後救出23名群眾,搶挖出遺體9具,並協助交警指揮疏通車輛5000多臺,引導救援部隊40餘批,5600餘名群眾得到及時營救和轉移。就在8月8日下午,王偉聽說岳父母家附近已被泥石流夷為平地時才慌忙查看手機,發現妻子零點06分的一個未接來電顯示,回撥時已經打不通了。泥石流災難無情地奪走了妻子張蓉及岳父母一家的生命,而這裡距離王偉救人的地方僅五百米之遙,妻子危難時無助的電話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此後的幾天裡,王偉拭去眼淚只想多救人,他覺得多救出一個人心裡才能好受些!“送別妻兒他落淚了,但他深信愛人就是愛所有的人,英雄堅強,舟曲人民永遠是你的親人。”這是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給予王偉的感人頒獎詞。

自古英雄出大荔

自古英雄出大荔

自古英雄出大荔

大荔男人一座山,一道巍峨雄壯、層巒聳翠、安詳美好的風景。他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敬天地、忠社稷、孝父母,不僅魂歸大荔父老鄉親,更是渭南精英、三秦嬌子,全中國人民的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