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酒,王翦之意不在田——自己抹黑自己有什麼好處

相信看過史記的人都知道王翦自汙求田的故事,就是王翦帶領六十萬軍隊伐楚的時候,為了讓秦始皇安心,故意屢次派信使給始皇帝上書求取良田美宅,給世人一個貪財形象,表示自己志在當一富家翁。

王翦的自汙讓自己得以善終,那麼歷史上還有沒有類似事蹟呢?

我想,應該還是有的。

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其實也曾經用過自汙之策,史記魏公子列傳裡有就曾記載這麼一件事兒“魏王日聞其毀,不能不信,後果使人代公子將。公子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飲者四歲,竟病酒而卒。”可見信陵君為了消除魏王的猜忌心理,日以醇酒婦人自戕,雖然最終因為病酒而卒,但總比不明不白的被國君弄死要強。

醉翁之意不在酒,王翦之意不在田——自己抹黑自己有什麼好處

戰國四公子之信陵君魏無忌

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因為長期鎮守後方,就曾經用過自汙之策。根據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漢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將擊之,數使使問相國何為。相國為上在軍,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軍,如陳豨時。客有說相國曰:“君滅族不久矣。夫君位為相國,功第一,可復加哉?然君初入關中,得百姓心,十餘年矣,皆附君,常復孳孳得民和。上所為數問君者,畏君傾動關中。今君胡不多買田地,賤貰貸以自汙?上心乃安。”於是相國從其計,上乃大說。”這就是蕭何聽從門客意見多買田宅以安劉邦之心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王翦之意不在田——自己抹黑自己有什麼好處

漢初三傑之蕭何

同為漢初大臣的陳平其實也用過自汙之策,那是在呂后當朝的時候,為了消除呂后的猜忌之心,也是以醇酒婦人自娛,史書有載“呂嬃常以前陳平為高帝謀執樊噲,數讒曰:“陳平為相非治事,日飲醇酒,戲婦女。”陳平聞,日益甚。呂太后聞之,私獨喜。面質呂嬃於陳平曰:“鄙語曰‘兒婦人口不可用’,顧君與我何如耳。無畏呂嬃之讒也。”可見陳平正是因為自己的自汙之策才打消呂后懷疑讓他不要怕呂嬃的讒言。

醉翁之意不在酒,王翦之意不在田——自己抹黑自己有什麼好處

六出奇計之陳平

單單一本史記,就有這麼多的自汙的事兒,可見在古時官場,適當的表達一下自己貪財好色還是有好處的,現在人喜歡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實,天天把想當將軍的想法表現的士兵說不定早就被將軍穿小鞋給幹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