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打擊政敵誅除異己的第一把鋼刀——酷吏政治的興起與消亡

酷吏這個詞,在漢朝就有了,史記和漢書裡都有酷吏列傳,但漢朝的酷吏和武則天時期的酷吏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漢朝的酷吏其實大多數還是清廉正直的好官,比如東漢的強項令董宣就不畏強權秉公執法,西漢的汲黯更是被稱為社稷之臣,可見在西漢時期,酷吏還算不得個貶義詞,只不過是他們以嚴刑峻法來理政,難免有些枉殺無辜的事兒。


至於武則天時期的酷吏,那就是徹頭徹尾的貶義詞了,他們以告密羅織為能事,為了迎合武則天,打壓異己,排斥政敵,也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之私,誣陷忠良的事兒,那是不絕如縷。

武則天在歷史上功過如何,自有學界名家評定,但是無論如何應當承認的一點是,她的確殘忍好殺,新舊唐書裡都說,來俊臣索元禮等酷吏能夠趁勢而起橫行無忌,全是因她而起,這並沒有冤枉她。

武則天打擊政敵誅除異己的第一把鋼刀——酷吏政治的興起與消亡

武則天

那麼酷吏政治到底是如何興起的呢。

光宅元年(684年),武則天廢中宗李顯為廬陵王,將其軟禁於密室之中。有一日,十幾個飛騎(皇家禁軍)將士在一家酒店聚餐,其中一人發牢騷說要幫助中宗皇帝對付李顯。不料交友不慎,同桌喝酒的藉著尿遁馬上就去玄武門告密,酒席還未散場,在座諸人就都被逮捕,最後,說話之人被殺,其餘的人以知情不告受絞刑,而那個賣友求榮的告密之人卻得到了五品高官,資治通鑑記載“告密之端自此興矣”。

武則天打擊政敵誅除異己的第一把鋼刀——酷吏政治的興起與消亡

來俊臣

為了鼓勵告密,朝廷又出臺了種種優惠措施,資治通鑑卷二百零叄就曾記載,凡是自請告密的,交通、食物、住宿,一概由國家負擔,就連鄉下種田的農民,都可以得到武則天的親自召見,告密的內容如果讓武則天滿意了,就不論資歷授予官職,即便所告不實,也不會被治罪,依舊朝廷負責還鄉費用。政策出臺之後,史書記載“四方告密者蜂起”,以致於當時的人們不敢輕易出門與人交談,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安上個莫名其妙的罪名。

這就是武周時期酷吏政治大行其道的原因了,有各種成功者作為表率,再加上朝廷的大力扶持,那些奸邪之輩,自然趁勢而起誣陷忠良了。

武則天打擊政敵誅除異己的第一把鋼刀——酷吏政治的興起與消亡

請君入甕

直到後來,武則天的政敵被打擊得差不多了,也確實覺得那些酷吏流毒天下太過嚴重,就聽從了御史周矩“豈被告者盡是英雄以求帝王耶?只是不勝楚毒自誣耳”的說法,同時也是到了過河拆橋收買人心的時候,於是將索元禮下獄,將來俊臣斬首,威壓天下的酷吏政治終於結束了,天下百姓也終於得以喘一口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